梁晓声小说《人世间》读后感是什么?
知青作家史铁生只是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另一位知青作家朱小平,说的也只是:桑树坪纪事。而梁晓声却说他曾经所在的知青点: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晓声小说,《人世间》读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就议论:人性有这么温暖和美好吗?
在梁晓声的作品里,他的人间情怀就是这么温暖的,温暖之余还有忧思和悲悯,他有人民情怀,进行的是民主写作。他作品里的“好人文化观”的确被热议,但是他的“好人文化观”有着深厚内涵,正如小说《人世间》有着深刻魅力。
当年梁晓声写《今夜有暴风雪》,是在为返城后生活没有着落的兵团知青们打抱不平,是出于道义、责任和血性。他要告诉其他人,我们曾经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们是可爱的”。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梁晓声所具备的道义、责任和血性,这样一种质朴而坚定的文学人格力量,就一直流淌在他往后的创作里,成为他获得清晰辨识度的根本依凭。只不过,此时的梁晓声所要表达的,还多少带有想被他人所理解、想证明他们自己的那么一份年轻时所特有的愿望和心情。
作家都是敏感的,梁晓声老师也是,他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做一次阶段性的文学总结,写出了《人世间》,他自己说自己是以平民子弟的视角去看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变化,看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家庭的悲欢离合,看不同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变迁,看时代的迅猛发展对生活的冲击和裂变,他所在是卑微,或者说他故意令自己卑微,所以他看到的是何等宽广、何等壮阔的人世间的情形!
周秉昆是《人世间》里的一个支撑性的人物。这个主人翁初看并不打眼,愣头愣脑一根筋,在家最小,自然留在城里。周秉昆去街道的木材加工厂,当了一名小青工。但《人世间》写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史和生活群像,并且读完,回过头来,我们不能不刮目相看周秉昆。
这也是梁晓声这样的作家,写出《人世间》这样的作品的初衷所在,人都活在年代感里,都在经历几十年社会生活的冲刷和磨洗。有人给你困难有人给你温暖,人世间没有不许哭、只准笑的道理,有的人从小苦起,有的人还有不少人欺负你,但是你的人生不能屈服,不能不富于情感,人不能是不死的,但人心和人的感情不能死。只有平凡的人存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才是热火朝天的,才是有多价值很多坚韧很多情怀的。
严格地说,我并没有读过梁晓声的巨著《人世间》,我是通过小说连播节目收听了这部小说。但我认为,收听这种方式绝不亚于纸质阅读。
每天中午做饭的时候打开收音机开始收听,在真实的人间烟火里感受作者用文字所构建的宏大的文学世界。
有时候,感觉作者所描绘的那个世界很遥远,似乎有些许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东西隐藏其中;有时候又感觉好像离我很近,特别真实,是那种现实主义的触手可及的真实。
就是在这种混沌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下,我以自己喜欢的收听方式“阅读”了《人世间》这部巨著。
在小说播讲过程中,每到书中涉及到重要的年份,作者梁晓声先生都以讲述人的身份出现,给听众讲述他自己对那个时代的切身感受。
缘于此,我也特别地注意了书中对相关年代的描述。由此,我发现作者有意回避了在我看来较为重要的某个时间点。当然,作者通过自己的文字将其过渡得十分自然,并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突兀的感觉。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可谓宝刀不老,不愧为大家。
尽管,我经历过小说中所描写的每个年代,但毕竟没有在作者为读者所设置的那个地域环境中生活过。不过,我有多位朋友曾在那个地域那个时代工作生活过,他们熟悉那里的一切。
现在,朋友大多已经离开了那里,有几位还身在异国他乡。有时,感觉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就是朋友中的某个人曾经经历过的。根据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理性地说,我认为作者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而这一点,对于如此的一部巨著来说,恐怕是最为重要的。
非常坦诚讲,笔者没有多大兴趣细读一部115万字的鸿篇巨制,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梗概。尽管,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且贯穿五十年始末,对城市底层农民一家三代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就连我这个70后的读者都兴致不高,就别说90后和00后的人了。恐怕,梁晓声老师的巨作只能献给那些同龄人,聊以自慰了。
不得敬佩梁晓声老师,这种为了纯粹的文学而写作。他没有加入什么商业化的因素,去迎合市场,想方设法成为畅销书。本着致敬文学的态度,对时代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内在勾连,在强烈的理想主义中向现实批评者的转变中逐渐完成,在将近一人高的稿纸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艰辛与执拗。
《人世间》,也许受不到广大读者的追捧,成不了畅销的卖点。但是,它的文学价值,作者对文学的崇高敬仰之情,是否对当下,一门儿心思利用文学榨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还原文学一片净土,让我们在美好的书籍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希望,《人世间》这样的作品仅仅是开始,有更多的文学大家比梁晓声老师更优秀,能把当代社会问题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没有任何商业杂质却能吻合当下读者的文本。
标签: 小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