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有家谱么,家谱如何续?如果没有家谱,中间中断的怎么办?
如果你们家以前就有家谱的,那你就应该再续下去,我们这里的家谱20年重新编制一次,因为经过20年了,有的老人不在了,有的年轻人出来了,结婚生小孩了,这个编制家谱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做出来的,这个有专门人员编制家谱的,整个一个家族,每家每户把名字都写到纸上,交给村里头的长辈,每家每户都把自己家的几口人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生?辈份是什么?全部聚集在一起,交给编制家谱的这个手艺人,他会按照你原来的祖宗往下排辈份,不能重复,按照人口和多少户?一共印多少本?有分谱有总家谱,他们会跟你说什么时候可以过去领,一共多少钱。
现在各姓氏在最近几年都续了谱,而且重新拟定了新的姓氏的字排。上一次修定家谱是在反清复明的前后,我看了几十个姓氏的族谱字排,基本内容都包含反清复明的民族志向,时间是康熙最初几年。本次修定宗谱的时间大约前后经过了二十余年。
各姓氏的字排依然接原字排往后使用,待用完了以后再启用新字排,不存在一刀切,那个家族用完了,那个家族先启用新谱新字排,按情理应该如此。
以前没家谱的,你可以去寻找本姓氏的祠堂,纳款后找回你家的宗谱,归依家门,以后按辈份和本姓氏称兄道弟,呼祖呼长。
家谱者,实乃家族之谱表也。我家是一大家族,人丁兴旺,历史久远 ,自然有家谱传世与续写,我家家谱因历史原因比较简约。续写家谱是件大事,往往要举全体族人之财力、人力与时间才能完成。我见过许多种家谱:刊印的,成册的,用毛笔竖行由右往左续写的,记载详细,都从根脉老祖记起。我见较多的家谱是从明代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记起,支脉也越来越多。如果遇有小门小户的不重视无记载 ,或后继无人了,中断了,咋办?不能空白,须发动族人一起回忆搜索寻找有关信息,接续上,办法总比困难多。家谱乃家族的血脉,也是家族繁衍史,是中华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小觑!
家谱是一部家族的百科全书。它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世系繁衍,家训族规等历史与现状。
家谱的修编工作得请族内有名望,且具有相当文化功底的人为首领再组织人员,首先募集一定经费,然后如进行人口普查工作一样,对本姓氏居民开展相关情况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就可以根据编修程序进行编撰了。家谱的编辑格式大致如下:
1、谱名 2、谱序 3、谱例 4、谱论 5、荣恩录 6、像赞 遗像 7、姓氏源流 8、族规家法 9、祠堂 10、五服图 11、世系 12、传记 13、谱系本纪 14、族产 15、契据文约 16、坟茔 17、名迹录 18、任宦记 19、年谱 20、艺文 21、字辈谱 22、领谱字号 23、后续篇 24、捐修名录
这里有一部王氏家谱目录影像:
随着社会城镇化率越来越高,家谱修订开展会越来越难。将来的家谱修订可能会逐步走向没落。
我们汇潭吴氏有家谱,也就是宗谱。在十年前进行了续谱,我的儿子已经上了宗谱。
如果没有家谱,可查阅县志,史记,文献,族人口口相传下来的史料,户籍档案等来做谱。中国人重视始祖渊源,各姓氏都有家谱流传下来,二十至四十年续一次宗谱。极少姓氏没有家谱的,也就不会去做了。
我阅读了部分汇潭吴氏宗谱,对吴氏渊源有了基本的了解。
吴姓远古初祖黄帝,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吴姓就是黄帝其中一个名叫玄嚣的儿子这一支系传承下来。
周太王古公建周国,晚年欲传位于三儿子季历,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动让贤,远到江南,由太伯建立勾吴国。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因无嗣,被称开氏始祖。仲雍继承了哥哥的位子传承下来,所以仲雍是吴姓的血缘始祖。吴王蒙寿的四子季札,以贤德著称,众望所归应继承王位,但他为了不当国王躲到延陵乡下耕种,后他的哥哥诸樊当了国王,将延陵封给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其子孙又在山东,山西,江西等地繁衍。吴国灭亡后,太子吴鸿被流放到婺源(今江西),后繁衍多个吴氏支系。
吴氏先祖吴文古唐代时世居安徽休宁之城南,元代时吴文古后裔吴盛达携三子由徽州休宁县迁徙兰溪女埠汇潭,长子分居大路村,幼子分迁莲塘村。和瑞堂。
标签: 金钱的魔力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