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的三年级现象?
孩子的三年级现象:小学一二年级时成绩很好,基本都是接近满分甚至满分;到三年级时一下子就降到7、80了。
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跟课程的调整变化有关,一方面跟孩子自己的发育成长有关。
首先,一二年级时,数学、语文等各科目内容,往往是孩子在学前班学过的,学起来轻松;题目也相对简单,以简单记忆为主,重复性较高。这种情况下,只要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很容易得高分。
到了三年级,学的知识多了,也更深了,做作业时不只是抄写和简单计算,需要更多理解和思考才能完成。语文开始有作文题了,这也是很多孩子容易丢分的地方。
建议:三年级之前的暑***,带孩子做好预习,熟悉数学基本知识结构;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等。将来上课时,可以有更多时间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而不是把时间花在这些基础记忆上。
其次,孩子进入叛逆期,希望独立和寻求他人认同的价值观发生冲突。
简单来说,孩子爱顶嘴了。
一二年级时,让读课文就读课文,让写字就写字。而到了三年级,可能孩子就会说“这个老师没有留”。
三年级的学生与一、二年的时候级相比较,情感上较复杂多了。过去对任何事物充满了好奇,想探究事物的真相和渴望玩伴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对心中不满意的事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语言上产生了反驳,行动上有了一定自控能力。
家长逐渐认识到孩子不听话了、越来越难管教,情绪不稳定。三年级的学习科目增加,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加深和宽,作业出现了马虎和不按时完成的现象,成绩下滑的现象严重。
针对这些现象,如何解决呢?
(1)、多陪陪、让孩子充满自信心。
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懂事、长大了,就交给爷爷奶奶,自己不管不问,到外地打工,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每当发现孩子不听话或者成绩下降时,对孩子不是喝斥就是打骂。
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底富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高人一等,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想一想,一个8、9岁的孩子远离父母的疼受和照顾,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吗,性格能得到健全的锻炼吗?
在家里由父母亲看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放手让孩子锻炼。如果做错了、做的不到位,千万不要批评,要鼓励、要告诉孩子怎样做、做到什么样,才是最好,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2)、多陪陪,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①生活习惯。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动手的能力,家长不要包揽孩子的事情。
例如:穿脱衣服、梳头洗脸刷牙、盛饭菜和收拾碗筷,按时睡眠和起床、整理学习用品和背书包上下学。在家长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在孩子的心里是大事。小事情长期做,就是了不起的事,这就是习惯的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用。
②学习习惯。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晚上和星期天,父母亲陪着,看住写作业,看看是否工整认真,这是目的,并不是要家长辅导。每天晚上要预习课文,找出课文的重点,弄懂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把不懂的内容,记在预习簿本上,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做做拓展练习题。要把习作的范文读熟,会解答范文后面的思考题,有空余时间,要进行习作练习。
③要养成读书的习题。多陪孩子到书城,让孩子挑选喜爱的读物。有老师推荐的、也有自己喜欢的,让孩子沉下心来,静静地读书。要让孩子说说读书的收获和想法,说话时做到有条理,口齿清晰,有感情,明白读书使人进步的道理。
三年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之所以很多孩子出现退步现象,实际上是因为一二年级没有打好基础,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的知识很多吗?实际上并不多,也没有特别的难。很多孩子到了三年级已经厌学了,实际上是因为学习的体验不好,积累的情绪爆发了而已。
不少家长跟我反映:孩子一二年级满分,但是三年级就厌学了,成绩大幅下滑。这种情况确实蛮多的。
一二年级主要以记忆为主,题型老师基本都讲过,孩子就是反复练习+记忆就可以了。一旦遇到需要自己动脑来思考的问题,不少孩子一下没有适应过来,或者说这项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本就没有开发。这些孩子必然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
如何改善孩子的学习?
学习肯定会遇到困难,未知的题目肯定是有的。我们不可能每次都遇到见过的题目,尝试去解决未知问题是学习的必要一环。
当然,光跟孩子讲这些没有用,我们要让孩子去体验如何面对新的问题,如何解决陌生问题。要想让孩子有勇气,有欲望去做,一开始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指导孩子自己探索。
教了二十来年的书,这学期又带三年级。
我先来说说三年级学生语文这一学科存在的现象:一二年级大家都是满堂彩,考起来都有九十几。可是到了三年级成绩开始分化了,九十分是分水岭,九十分以下也出现一拨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成绩下降呢?我们从试卷入手,到了三年级阅读理解和作文比重增加了,而这一部分是最能看出孩子语文素养的。那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文素养呢?
一、从朗读中提高孩子语感。语感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是语文学习最关键的部分。语感好的孩子,学习语文很轻松,比如老师要求背诵一段话,语感好的孩子几分钟就搞定,语感差的孩子甚至一个小时也背不出来。这也是同样学习为什么有些孩子成绩就好。语感培养最好的方法是发声朗读,如果家长能监督孩子每天朗读,朗读内容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优秀篇章,只要坚持每天读上半小时,长久以往,孩子的语感就会提升,同样语文成绩也会上来。
二、要有大语文观。什么是大语文观呢?语文不仅仅是从课文中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从课内引伸到课外,这就要求孩子多看课外书,从课外书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环境,必要时亲子共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多练字,字迹要端正。一手的漂亮字对学生来说很关键,考卷上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往往能为你的孩子加分。
四、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写作业不磨蹭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在一年级是就要重点培养,到了三年级了,家长要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学习。所以在一二年级习惯差的孩子,到了三年级了,成绩也就慢慢下来了。当然,你的孩子学习习惯在低段没有养好,三年级培养也来的及,你要耐下性子,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及时监督及时反馈。半学期孩子就会有好习惯了。
上面我是就语文学科来说的,当然,小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了语文也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所谓的“三年级现象”,指的是,三年级以前,很多女孩子的数学成绩都是很不错的,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却普遍会出现大幅度的滑坡。男孩基本上没这个明显现象。原因就在于,三年级以前,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大多着重记忆和基本的计算,因为女孩的记忆力先发展,所以5 岁左右女孩的数学比男孩好,所以三年级以前,女孩子多数可以靠记忆力学的很好。可是三年级以后,数学中会出现越来越多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多步骤的题目。这个时候,对孩子思维能力的要求就高得多。不仅要求孩子能算得对、算得快,还首先要理解题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年级现象”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跟我们从小养育孩子的方式有关。只不过到了三四年级,矛盾才会集中爆发出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从生活中入手,提高孩子的数感。
很多父母们都试图在家辅导孩子数学,但绝大多数父母都是让孩子早早的记住数字。背诵加法口诀,这样做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记忆力。可是并不能帮助孩子形成“数感”。
真正数学启蒙不是让孩子尽早的接触数学教材,数学启蒙是数学的意识和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指的是数学的“数量”概念,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们跟孩子说,“5个积木”、“1个板凳”,“2个巧克力”,这样一来,孩子才能真正把抽象的那些数字和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形成数感呢?事实上,所谓的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由于数学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抽象,所以数学又高于生活。对小孩子来说,理解具体的概念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不容易。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把抽象的数学,还原成具体的数感。下面,举几个小的例子。
比如说,数数
我们平时领着孩子上下楼梯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来数台阶的数目:一阶二阶三阶……。当然坐电梯的时候也同样可以让孩子来数这个电梯的楼层数目。
再比如说,家里包饺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来帮忙数饺子的个数,如果宝宝吃15个,妈妈吃20个,爸爸吃30个,那就让孩子来帮忙数一数饺子。这样子,一方面,孩子真正是把数的概念和这些实际的物体结合起来,而且第二点,孩子也会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多和少的概念。
类似的家庭中的场景还有很多,只要家长们留心,生活中处处皆数学。
标签: 三年级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