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结晶。
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说明了那一天、那季节的自然现象。这是中华民族比较喜庆的两个节日(当然过大年最隆重)。
其实在这两个节气日,你要真看到这个景象,真是一个喜庆和舒心的事。
先说:‘’八月十五云遮月‘’这一句,秋高气爽,夏日过后,秋风阵阵是何等侠意;天上一轮明月高挂,白云片片,那一个夜晚,人们都喜赏月。但云层遮住了月亮,就有点大刹风景…
再说:‘’正月十五雪打灯‘’这一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月圆日,人们喜盼吉祥。那一个晚上,月圆高挂那最好,但北方天气还很寒冷,时不时的下着雪。然后,红红灯笼高高挂,瑞雪飘来,宛如月在云中穿…
(以前农民对雪有期盼的感情,下雪了,明年一定是个好丰年(指腊雪,当然瑞雪也一样)——因为雪后,好多昆虫被消灭了)……
正月十五雪打灯,是老祖宗留下的气候彦语,预示着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个好年份。现在不灵验了,气候变暖,常年无雨无雪,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本地区地表水基本没有了,鸟的种类少了好多:水榨啦、耗鹊、虎不棱、青健子、红嘴叶儿,这些个鸟都不见了。黄鼠也很少见!没有了青蛙,没有了泥球,没有了龙颯,蚯蚓也很少见了。干燥的气候让多数人患上了鼻炎。人啊,是破坏地球的罪人!
在全国上下,奋力抗击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明天就到了。闲暇之余偶见题主的“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什么意思?的提问,想了想,这是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的一句关于天气的一句农谚。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经历所总结出来的天气变化的规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说如果八月十五(即中秋节)的夜晚,天气是阴雨天,看不到月亮的话,来年的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就一定会下雨或雪,人们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的灯笼就会被雨雪打湿。老人常说,天气的变化是有周期和规律性的。60年一甲子,是一个大的周期。还有很多小周期。八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是一百五十天,是很多周期中的一个小周期。至于是否准确?欢迎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留心观察。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今天已经是正月十四了,明个就是我国传统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了,相信这个2020年的春节是我们所有的华夏儿女过的最刻骨铭心的一个春节,人人都被一场入侵我华夏大地没有硝烟的战争卷了进去,人人都奋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即便是明天的元宵节,我们国人也还是不会放松这场战争,特别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更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安危和幸福在拼搏着,借此,这里,农嫂做为一个平凡者能做的就是这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向我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题主问:明天是元宵节,农村老人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既然能够成为谚语千古流传,也就可见其应该是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是经过几千年人先人们一代代的验证而证实了的。 这里的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都是指的农历,而农历十五,正是月满之日的时候,也尤以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月亮最圆。“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从小每逢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要是赶上阴天下雨天气,就会听母亲念叨:“八月十五涝涝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问其意思,母亲就会说,要是在八月十五这天阴天下雨的,那么等到了几个月后相对应的正月十五那天就能下雪,雪打萝卜灯是个好年景。
其实,这句农村谚语,也就是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也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即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气候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运行,呼应关系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
春天回暖,夏季炎热,秋来风凉,冬来雪寒,这是基本的规律,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就好像一个乐章,而一个乐章的各个节点,会有着一定的“节奏感”。一种天气过程在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天气过程又重新明显起来,这种大气中存在的内在的联系,在气候学中叫大气的韵律活动,是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这种韵律虽然时间长短不一,但多是以整月对应,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正好相差5个月。八月十五的阴雨,一般都会和正月十五的风雪来呼应,如果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晚上阴天下雨或是乌云遮住了月亮,那么,5个月后的正月十五晚上,必然会天降瑞雪,出现雪打红灯的景象,老人说雪打灯是个好兆头,雪打灯必定会是个好年景。
清晰的记得,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那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从中午就开始下个不停,晚上的月亮是被云彩遮住了的,那么5个月后的2020正月十五晚上天会不会天降瑞雪呢?我们虽然期待出现雪打红灯的吉象,但在这疫情非常时期,我们更希望尽早的春暖大地,让我们走出家门繁华与共,尽享呼吸!
标签: 八月十五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