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
关于三味书屋,百科上已经有了不同的解释比如:
“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
但这都是后人的解释,具体是哪三味,亦或者是别的含义,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解。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都读过中学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篇文章。“三味书屋”给大家的感觉好像是一个名称。
其实据许钦文写的《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中认为:“三味书屋”的“三味”,“大概是把经书、史部、子书喻作食物的,经书是米谷,史部是蔬菜,子书是点心”。广大读者感觉作者对此解释有点拿不准,因此加上“大概”两字。
其次,所谓“三味”,确实另有出处。据宋代太常丞、龙图阁大学士、著名文学家李淑的《邯郸书目》中记载:“诗书,味之太羹,史为鲜蔬,子为美点”。太羹指肉汤汁;鲜蔬为体解新鲜的蔬菜,升之于肉片即是切肉;羹是美味的汤羹,其意是指诗史子书有太佳肴的美味。此外“三味书屋”的横匾两旁,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从中也可看出有味的太羹就是“诗书”,给“三味”的出处作了详细注解。欢迎大家关注我并留言讨论有更好的解答。
标签: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