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三十,有些什么习俗?
讲几点我们这里可能与别的地方不一样的习俗。
除夕打灯笼。除夕夜间,孩子们要提灯笼到街上玩。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年集市上也有卖供孩子们玩的灯笼,但是样式比较单一,红色球形纱灯。所以大部分家庭都是自己制作灯笼,一般都是用高粱秆扎成架子,用纸糊成灯罩,因此灯笼各具特色,有五角形、楼阁形、鱼形、猫狗形、人物形.....五花八门。孩子们提灯去参加“灯笼会”,比的是谁家的手艺巧。灯里点的除了有用蜡烛的以外,大多是用当时常用的小灯盏儿,是陶瓷烧制的,大小跟现在的大瓶子盖差不多,还有的用一截白萝卜挖个坑作灯的,灯里倒点儿香油。孩子们一般玩到灯油燃尽后散伙回家,因此,边玩边唱:灯笼灯笼会咯,灯笼灭了回家睡咯。
元宵夜晚端灯盏儿。元宵节,各家要用杂面(大豆、玉米混合磨的面粉)蒸“灯盏”,一般要蒸十二个,各代表一个月。灯盏近似圆柱形,顶部捏一个坑,里面好插灯芯倒灯油。在边上捏上褶子,代表几月就捏几个褶子。据说刚蒸出来时可以预测哪个月雨水多,即哪个月的灯盏里有水,那个月雨就多。除了这代表十二个月的灯盏外,还要捏几个动物形灯,如鸡灯,捏成鸡子形,鸡子背上捏出点灯的坑,坑边上再安几个小鸡。
元宵夜,先点个灯盏放到大门外门墩上,点着鸡灯放到鸡窝上,预祝今年前景光明六畜兴旺。还允许孩子们去“偷灯盏”,若谁家门口的灯盏被孩子们偷走了,认为是吉祥。然后,孩子们各端上一个点着的灯盏到街上玩,也是直到灯油燃光为止,到时候肚子也饿了,灯盏被香油烤得焦香,正好充饥。
正月十六“游陆(liur)”。元宵节,我们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正月十六。为此,要先蒸一些面食:布袋馍:长十几厘米粗七八厘米的馍剂儿,腰部围一条细面条,象征粮食袋子。动物形馍:把面剂捏成刺猬、仓鼠(地搬巧儿)、蛇之类动物形状,安上绿豆眼睛。十五晚上之前,把这些动物放到粮食囤上、面缸上,象征让他们往家里搬运粮食。到了第二天(十陆儿),家中的男人带上布袋馍,出去玩一天,叫“游陆儿”。这一天,各村的故事班子(即杂耍班子),都要到各村巡回演出,节目有:耍狮子、旱船、秧歌、推小车、骑毛驴、二鬼摔跤、踩高跷等等。还有的村子拉出自己的剧团唱大戏。这一天还兴爬高,我们这里是爬寨,当地俗话叫“正月十陆儿爬爬寨,一年都不害(病)”。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上我六点就起床来,把家人都叫醒来,可他们是迟迟挨挨,不想起床!
我就说:今天是过年,要敬神、敬祖宗,这是我们的传承,你们要学习,也要继承下去!起床,先洗漱好,再我们一起来敬神、敬祖宗!
说完后,我就去准备四样水果和炒四份菜,刚准备好,他们也洗漱完了,穿好新衣服,点上蜡烛和纸钱,先把水果和菜搬到房子外面敬神,大家都掬了几个恭,之后,就把水果和菜搬到家神的案桌上,大家又掬了几个恭,这样才把这个敬神、敬祖宗的事做完!
做完这之后,天还未亮,我就煮菜了,准备了九个菜,偶意长长久久,九字也是最大的基数,偶意来年一切满意,一切安康!
菜炒好了,我们就吃饭,吃完饭正好是八点,八发八发,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家都发!
这就是我们这里大年三十日的习俗,大家吃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之后就去逛街了!
标签: 今日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