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中有哪些通讯暗码?
古代的带兵方法是层级指挥,军队最高统帅确定大的战略。
平日操练士兵就是让他们学会听指挥,站阵型,学会号角、鼓、令旗等通信方式传递的信号,并根据信号调整队形和作战方式。
战场中主要的通讯方式是旗帜,鼓,金,号角,喊话,传令兵等等。
古代军中规定,士兵在前进时耳朵只听金鼓,眼睛只看本部高挑旗帜,夜晚则看双灯。各部各队按照级别旗帜样式和颜色也不一样,士兵只需要看自己所在队伍的旗帜,军官看上级旗帜指挥。
指挥时,士兵看到旗帜扬起并不断点动,就是在催促士兵们尽快收拾东西,拔营出战或行军。旗帜向前点头,就是前进;向左点头,就是左转;向右点头,便是右转;转一圈而向后点头,就是要士兵们后退。在行军过程中,如果听到一声号炮响,那就是警告有突发事件发生,让全军立定停止,然后观看部队旗帜情况做出部署。
除了旗帜,还有鼓。擂鼓进军、鸣金收兵。在战场上,听到中军擂鼓,就向前冲杀;听到鸣金,就有序撤回。
军事机密须避人耳目,在古代军事通信中,保密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使用阴符、阴书和蜡书等形式外,在传递内容上也设置一些不易被敌方所破译的符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军事密码,称作隐语。《武经总要后集》卷四云:“军政急难,不可使众知,因假物另隐语谕之。”也就是借助他物,或比喻、或暗示,用以传递隐含的、旁人不可猜度的军事情报。
严格来说,隐语并不是军旅通讯的“专利”。隐语,古代亦称作“瘦语”或“瘦辞”。瘦就是隐藏、隐含的意思。瘦辞出现得很早,《国语·晋语五》云:“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元朝周密的《齐东野语》中说:“古之所谓瘦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可见,隐语也就是谜语。用谜语来传递军事信息的办法,在先秦时即已有之。《左传》记载,宣公12年(公元前597年)冬,楚庄王率军攻萧国时,大夫还无社和申叔展因为“军中不敢正言,故谬语”,因而以隐语对话。叔展说:“有麦曲吗?”还无社说:“没有。”申叔展又问:“有山鞠穷吗?”还无社说:“没有。”申叔展又问:“假如河里的鱼得了肠胃病怎么办呢?”还无社说:“等鱼游到枯井洞时再来救它们。”申叔展又说:“你要结茅草作记号对着井哭就可以了。”这段隐语对话的真实含义今天已经很难弄明白。据杜预注解说,这是还无社被困在泥水之中,申叔展教他从井中逃走。对别人来说,真比猜谜还难些呢!
这种猜谜似的隐语,对于军事秘密通讯来说,毕竟需要通讯双方心有灵犀,方能较为准确地沟通,但也容易发生误会。为了使其既准确、明晰,又不让别人了解,古人在设计隐语方面逐渐形成一套术语,事先将要联络的事项以术语的形式编排好次序,将领们平时均加以熟记,每次作战之前,主将与每个受命出战的偏将约定,双方以某一首没有重复用字的五言律诗为“字验”。若有事报告,就随意写成一封书信,将要报告之事的次序对应于该诗中的第几字,然后在普通书信中的某字旁加一记号即可,主将回复亦如法炮制。
如宋朝的《武经总要》卷十五所载,军中联络事项的术语及次序是:(1)请弓;(2)请箭;(3)请刀;(4)请甲;(5)请枪旗;(6)请锅幕;(7)请马;(8)请衣赐;(9)请粮料;(10)请草料;(11)请车牛;(12)请船;(13)请攻城守具;(14)请添兵;(15)请移营;(16)请进军;(17)请退军;(18)请固守;(19)未见贼;(20)见贼讫;(21)贼多;(22)贼少;(23)贼相敌;(24)贼添兵;(25)贼移营;(26)贼进兵;(27)贼退军;(28)贼固守;(29)围得贼城;(30)解围城;(31)被贼围;(32)贼围解;(33)战不胜;(34)战大胜;(35)战大捷;(36)将士投降;(37)将士叛;(38)士卒病;(39)都将病;(40)战小胜,共40项。
一旦出战,主将与某偏将约定以杜甫的《春望》一诗为“字验”,诗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偏将若要将第28项和第40项军情“战获小胜,敌方仍在固守”报告给主将,只需在一封普通的书信中设法写进“抵”字和“簪”字,并在其旁加一个小黑点。主将一看,“抵”、“簪”二字是诗中的第28与第40字,就明白了前方的军情是第28和第40项的含义。同样,主将在回信中设法写进“春”字和“泪”字,并在其旁加一个小点,偏将就从该诗中第7和第15字的位置,得到了“给你增派马匹,立即移营”的指令。
据《宋史·舆服志六》所载,宋朝的40字“字验”是符彦卿在《军律》中制定的,后来李淑又将其省为28字,即将一首五言律诗改为七言绝句。“字验”有时还利用谐音或借用民间一些更为简便的隐语进行秘密联络。《宋史·夏国传上》载:北宋名将种世衡于庆历元年(1041)与西夏作战时,“遣王嵩以枣及画龟为书置腊丸中,遗旺荣,喻以‘早归’之意”。这种谐音的军事联络办法在今人看来,的确十分有趣,其实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在民间社会中的深厚根基。
标签: 古今灯谜三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