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里最隆重的一个节,“年”字的本意是什么?有何出处?
过年了,就是一年分四季,即春`夏、秋、冬,又分二十四个节,每一个循环就是一年,周而复始!
过年就是庆贺一年四季的收成,又迎接新的一年开始,祝愿新年有更大更好的收获!
年 就是一家人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的团聚! 贴春联 挂灯笼 放鞭炮 吃饺子 压岁钱 走亲戚••••••!
过年的‘’年‘’有两种意思:
从历法上解释,‘’年‘’是时间单位,是地球公转,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约为365天。但是历法和地球实际公转之间有偏差,为了修正这个偏差,人们引入了‘’闰年‘’的概念,四年一闰,闰年为366天。
从中国传统民俗上解释,传说‘’年‘’是上古时候的一种怪兽,头上长角,口中喷火,平时藏身在深山老林中。但是每隔很长时间,‘’年兽‘’就要下山祸害人们,每到这时,人们只能四散逃命,要想办法跨过这个坎,所以叫‘’过年‘’。后来有人发现,只要穿着红衣服,或者家里正在劈竹子有响声,‘’年兽‘’就不敢来骚扰。于是,每到‘’年兽‘’该下山祸害的那段日子,人们家家挂红灯,穿红衣,还要劈竹子,烧竹竿,用红色和竹爆响声来吓跑‘’年兽‘’,保平安,叫‘’过年‘’。
这就是‘’年‘’的两种解释。
关于春节也是中国人普遍统称的过大年,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的文献(奏始皇焚书,或其他原因)沒法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
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 “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被附会了一些传说替代其本真的起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愽大精深,春节文化作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形成涵盖了人之哲学、天文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重视信仰与祭祀活动,敬天法祖精神信仰是传统节日的核心。
“年”字,最早见殷墟卜辞。甲骨文字形上为“禾”(谷穗饱满下垂的庄稼),下为“人”,整体像人背着收获的谷物,属于会意字,意思是庄稼丰收,“人”也兼声旁。卜辞中常有“求年”、“受年”的说法,就是祈求庄稼丰收之意。因为商代一般为一年种一季庄稼,一年只收获一次,而商代中国就已经以农立国,所以“年”也引申为时间单位,即12个月。卜辞中有“至于七年”、“至于五年”等说法。
甲骨文:其受年
在小篆中,“人”字身上被加了一小“-”,变成“千”。篆书转变为隶书后,最初写作“秊”。所以东汉许慎《说文》中解释“年”(秊)说:“年,谷熟也。从禾,千声”。这个解释前半截是对的,后半截说“千声”则错了,实际上是“人声”。
今天腊月初八是什么一个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呢?
腊八节,中国传统节日,俗称“腊八” ,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这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传说当年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尽苦痛,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无奈之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等很多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用水煮了煮熬成了一大碗“五谷粥”,恰好那天又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五谷粥”为“腊八粥”。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艰苦又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那一天定为“腊八节”,又把自己那天吃的“五谷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
今日是腊八节。腊八节即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起源于古人这一天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习俗,但又有很多说法,概括说有以下几种:(1)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这一天修道成佛,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布施稀粥,故称腊八粥。 (2)起源于元末,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腊月初八这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腊八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便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3) 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4)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无粮食的民工被饿死在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民工们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大家都喝。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5)相传有老两口一辈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过日子,家业发达了,但儿子却不争气,败家败到无米下锅的地步,到了腊八这天,邻居接济他,煮了一锅“杂粮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儿子改掉了恶习,开始正日八经的过日子,结果家景一天天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让人们以此教训警告后人。
关于腊八节的习俗各地大同小异,反正"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这源自关于每个腊八节的传说都与粥有关。吃"腊八粥”寓意都含有不忘过去的意思。我们北方除吃"腊八粥”还有吃水饺的习俗,水饺形状象元宝,象征发财,腊八吃水饺是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小时候,我们老家都是在这一天打耳洞。
记得那时候有很多小姑娘来找奶奶打耳洞。
奶奶先是用绿豆之类的东西在耳垂上压呀压,然后干脆利索地用针穿过用绿豆压过的地方。针上的线应该是浸过香油的。
我的耳洞也是奶奶用此种方法穿的。至今没有一点流血或疼痛的记忆。
愿在天国里的奶奶一切安好。
今天是腊八节,当然就要吃腊八饭。在我们青岛,早晨起来这顿饭要用八样粮食或者是杂粮来组成腊八粥,这八样粮食不是统一的,谁家有什么用什么。
我们家一般用小麦,玉米碴子,绿豆,花生米,大豆,大枣,栗子,芝麻等来组成腊八粥,寓意是象征着来年家家户户百粮丰收。
早年间我们那里有句顺口溜,吃了腊八枣,扛着板凳往家跑,意思是,过了腊八节,只等着回家过年了,私塾也放假了,预示着年的开始。
现在是新时代,老的传统已经慢慢的给淡忘了,人们大部分都要等到腊月二十八九才能回家过年,过了年初四五就要上班,所以说现代人比早年间的人要辛苦很多。
不管怎么说,腊八节的开始,给我们带来了年的味道,也可以说是年的前奏,让我们传承这些民俗节日带给我们的传说与快乐,这才是我们后人最应该做到和不该忘怀的。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万年历丨元旦是中国传统节日吗?各国过法有何不同?
元旦新年是洋历年是世界公认的新的一年,中国农历新年是春节年初一是中国新的一年,中国农历日比外国洋历早几千年,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那是相当的准确,可以遇定到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下雪。所以中国老祖宗是世界的老祖宗🤞
标签: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