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二月二,龙抬头”有何习俗?
二月二日头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年年角宿光明亮,岁岁如意大丰收。因为”龙抬头“,就意味着结束冬眠、万物复苏、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故自古以来,人们也把二月二这天,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转来好运的日子。那么,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龙抬头简介
在广西中北部壮族是一个隆重的节日,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八月二是龙收尾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1⃣赶歌圩
邓龙屯壮族歌圩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远近群众汇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歌圩节,赛唱壮族山歌。他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节目精彩纷呈,吸引四邻八方众多群众到场观看,热闹非凡。
2⃣看斗牛
上林县木山乡庙会形成于清朝初期,由附近的村民自发组织。庙会上,人们可以兴味盎然地观看斗牛、斗鸡、山歌对唱、狮公舞表演、打陀螺、球赛等多种传统民间活动。还可品尝各种美食小吃,欣赏民俗节目演出。
3⃣逛庙会
农历二月初二,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文武庙会,祭社游行、舞龙舞狮、赏花灯、唱大戏等活动相继上演。村民则杀鸡宰鸭、摆酒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和谐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土地节
桂东地区客家人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客家人居住的村边都修建有土地庙。每年农历二月二这天,他们备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等到村边土地庙祭供,场面肃穆,以求土地神庇护,得以安居乐业(王建同:《广西客家研究综论》第一辑)。
饮社酒(治聋酒)。传说社日酒可以治耳聋,因此人们称社日酒为治聋酒。宋代陆游《社日》诗:“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又作注曰:“古谓社酒治聋。”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春分后戊日,村之民赛土神,置酒聚饮,曰:‘酒治聋。’”此外,在广西也有此俗记载。民国《来宾县志》载:“盖古者社日饮治聋酒,因以是恐村妇之溺爱耳。”民国《榴江县志》也载有春秋“社日”饮治聋酒的习俗。
广西贺州客家人在土地节做糍粑吃,并且要放棠梨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龙抬头“,意味着结束冬眠、万物生机盎然,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并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二,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 二月初二既是龙头节也是“土地诞”,在南方沿海地区,二月初二主要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广西中北部:桂中、桂北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的传统习俗,桂中北地区的壮族都流传这一句“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二月二和八月二过法性质是一样的。准备的节前,会预先制定采购小组作为庆典头领,头领采用分组轮流制,每小组5人组成。每当块到节时候,被轮流到的“头领”挨家挨户收集资金和大米。节日那天“头领“负责买菜、做饭等一切工作。”血肠“是龙抬头和龙收尾不可缺少的祭品。”血肠“壮语叫”bong“有禾苗速长、五谷丰登的含义。做完祭拜仪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代表去村社吃集体餐。吃完集体餐,“头领”负责给每位村民评价分配一段血肠和扣肉。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广西壮族二月二习俗
赶歌圩 邓龙屯壮族歌圩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远近群众汇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歌圩节,赛唱壮族山歌。他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节目精彩纷呈,吸引四邻八方众多群众到场观看,热闹非凡。
看斗牛
上林县木山乡庙会形成于清朝初期,由附近的村民自发组织。庙会上,人们可以兴味盎然地观看斗牛、斗鸡、山歌对唱、狮公舞表演、打陀螺、球赛等多种传统民间活动。还可品尝各种美食小吃,欣赏民俗节目演出。
逛庙会
农历二月初二,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文武庙会,祭社游行、舞龙舞狮、赏花灯、唱大戏等活动相继上演。村民则杀鸡宰鸭、摆酒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和谐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土地节
桂东地区客家人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客家人居住的村边都修建有土地庙。每年农历二月二这天,他们备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等到村边土地庙祭供,场面肃穆,以求土地神庇护,得以安居乐业(王建同:《广西客家研究综论》第一辑)。
饮社酒(治聋酒)。传说社日酒可以治耳聋,因此人们称社日酒为治聋酒。宋代陆游《社日》诗:“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又作注曰:“古谓社酒治聋。”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春分后戊日,村之民赛土神,置酒聚饮,曰:‘酒治聋。’”此外,在广西也有此俗记载。民国《来宾县志》载:“盖古者社日饮治聋酒,因以是恐村妇之溺爱耳。”民国《榴江县志》也载有春秋“社日”饮治聋酒的习俗。
广西贺州客家人在土地节做糍粑吃,并且要放棠梨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二月二龙抬头怎么成了壮族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民族都有的吧,咱们汉族是肯定是有的。还记得小时候的儿歌,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黄豆。万物复苏,狗熊撒欢,这是一个好季节。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禁忌及风俗习惯?你们知道多少?
在黑龙江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意思就是过了二月二,所有猫冬的虫子都会动了,另外,在黑龙江过二月二,有个风俗就是吃猪头猪蹄儿和猪尾巴,过完二月二,基本上年猪肉就吃光了,就这样吧。
引言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转眼已经是农历二月初二了,东风送暖、青龙抬头、万物复苏、春回大地。那么农历二月初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又有哪些禁忌和风俗习惯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要明白“龙抬头”,首先要知道这其中的“龙”指的是什么。这个龙实际上指的是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的青龙。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面的星星分为二十八组,即“二十八宿”。又根据“东南西北”四大方位,将二十八宿分为四大组。位于东方的就是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那“抬头”是什么意思呢?七宿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角宿为龙角、亢宿为龙咽、氐宿为龙爪、心宿为龙心、尾宿和箕宿为龙尾。在冬季的时候,青龙七宿是隐藏在地平线以下的。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时,角宿中的一两颗星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就像是这条青龙刚刚抬起了头,所以称为“龙抬头”。
龙抬头节日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龙抬头的节日活动也有所不同。
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曾记载着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百姓舞龙求雨的场面。后来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有人们戏龙的情形。所以在秦汉时期,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的活动主要有:戏龙、舞龙、耍龙灯。
唐人认为这一天是“迎富贵”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的果子”。当时的人们用青色的袋子将瓜果和谷物纳入袋中,互赠亲友。村社里则用春酒来祭祀木神句芒,祈求这一年能够丰收。宋朝时期除了这些基本的活动,宫中皇帝的御宴还增加了“挑菜”的娱乐活动。
明清时期这一天的习俗有很多,如撒灰引龙、游赏四郊、熏虫炒豆、吃龙须面等。最新鲜的是用灶灰围着房屋洒一圈,这叫引钱龙,目的是招祥纳福。
剃龙头指的是在二月初二这一天理头发。在这一天剃头发,寓意很深。对小孩来说,是希望她健健康康成长,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对大人来说,是辞旧迎新,希望这一年能够顺利发展。
在农村,这一天会使牛下地耕种。这预示着春耕的开始,所以也叫耕春牛。在这吉日里耕种,人们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放龙灯是北方黄河流域的一种习俗。人们用芦苇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油灯,傍晚时期,沿河放下,为龙照路。这不仅有娱乐的形式,而且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按我们这个地方,农村老习贯,这一天,不能吃面条,挂面,方便面之类。也不能动针线。都是老风俗,也没什么要忌讳的。也就是三里同俗,十里不同天。老风俗所说,二月二龙抬头,支熬子滩煎饼。
我的家乡到了二月二这天,象过年一样全家人早早的起床,起来之后,拿上鞭炮、烟花在院子里开始燃放,欢送龙升天!吃罢早饭,大人和面准备午饭。午饭传说不能吃面条,说面条容易缠住龙的身和腿,龙不能升天!因此,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吃烙饼和大锅菜。寓意是欢送龙升天,祈求龙为民造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己清楚认识到冷和热空气相遇生雨的常识,个别地方还实施了人工降雨,从手机上就能实时查到几点几分下雨!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己作为人们吃了一个多月的鸡鸭鱼肉过年饭,终于可以调节一下换换饭了!人们越来越相信科技依赖科技,二月二龙抬头把其当成一个美丽的传统节日进行传承罢了!
二月二龙台头,其实是指冬眠的盘龙刚刚苏醒,已经能够慢慢台起头,龙身尚待恢复,不能睠飞。
正所谓盘龙卧虎,休养生息,所以古训二月二不动刀,针之类利器,用刀是砍龙头,用针是扎龙头都不好,饭菜都是头一天备下。
龙台头一般都是七九末八九初,在经过一个月左右刚好恢复完好,所以有云三月三飞龙腾天,龙是中华儿女心中的图腾。
太原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习俗?
今天是农历中得二月二号虽然年过了,但是今天却是让人么重新拾起来了过年的味道的一天,而且在中国的传统里,由于谐音的原因,正月里也是不能够剪头发的,但是在二月二得这一天却是一个例外。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是剪头发的日子,也是过年真正结束的日子。
龙抬头这一天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同春节一样都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起源于伏羲氏时代,由于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所以每年二月初二正是“皇娘送饭,御驾亲耕”的时候。这个节日同时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不仅是龙抬头的日子,而且也是土地公公的生日,俗称称“土地诞”,所以为给土地公公“暖寿”,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也是人么的美好的愿望。
虽然我们现在是讲究科学的时候,但是在那个时代,人么没有科学可以依据,所以往往就会把自己的心灵寄托在神明身上,这也是一种信仰同时也是美好的愿望。是人么期盼美好未来的寄托。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但不是我国的法定节日。
在太原很多地方,一般来说,过年就是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二月二结束。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因为古代历法与中原地区的农业、天气有很大关系,所以位于古代中央地盘中的太原,一到“龙抬头”到日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降水。这不,这个周六、周日,太原就是这样,湿度很大。
二月二,很多太原人都会去理发,一是整个正月里是忌讳理发的,头发长了一个多月也该修建了;二是“龙抬头”时候理发,寓意好,祈福一年兴起之时的开始。
此时,太原也即将引来24节气中的春分,意味着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所以很多百姓会吃春饼。
太原这座“龙城”,乃中国盛世唐王朝兴起之地,因为二月二“龙抬头”,更多了一层美好愿景,晋源区作为古太原县城所在地,也会有架子火、闹红火等表演。
二月二,太原各地还一些小乡俗,无论怎么样,都已刻在心田里了。
二月二,一直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节日。春节过后,人们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百废俱兴,一片祥和。到了农历的二月二,更是一个祥瑞的日子,在这一天,寓意着龙抬头,隐藏着时来运转,人们的好生活就要来了,因此很多人极为重视。
除了节日自身寓意好,人们期待高,另一方面,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也源自于中国人对传统的尊重与热爱。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国人喜欢西方文化,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重视自己拥有的。
在太原,龙抬头这一天,人们会有几大习俗。首先是,人们都会抽时间仰头看看天,很多人打趣说,完成了龙抬头的壮举。其次是,理头发,正月里不能理,此时理发是个好时候。最后,在部分家庭,会做春卷,给全家人好好吃一顿。
标签: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