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都是儒家,两人的“仁”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对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要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有个说明,就是中国汉字是象形字,结构复杂,含义广泛,用一个字或词可以有多少解释,如道,礼,仁。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这里说的《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说做人要有爱和同情心。但爱或同情心不可流为兼爱,必须有等次,等次为义。
《仁近于乐,义近于礼》在外是礼乐,在内是仁义。就是要服从统治阶级的礼。
孔子又说《克己复(合)礼为仁”
孟子的《仁》主要劝国王实行仁政达到全中国统一,而施措这一目的首先实行井田制度,使老百姓先有口饭吃。
《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得民心的人做天子,天子失民心就是独夫,人人得而诛之。
从那以后《得民心可得天下亦》,这句名言一直在历朝历代流传直今。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
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义”。
孔子删诗书定礼仪,整理传承上古文化,使先贤文化得以延续光大。
孟子继承扩展夫子的思想,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他是孔子孙子子思门人的弟子,特别是传承了孔门心法,影响后世。
到宋代“四书”成为科举必读书目。
王阳明继承孟子延续的心法传统,形成洋洋大观的心学,对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以上个人陋见,请以史书为准。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儒家思想对其后千年之久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孔孟儒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仁”。孔子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建立起“孔学”伦理道德观。“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强调以“仁”作为自身人格修养的标准,以仁德修身,以仁德治国。孔子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自觉,要求人服从社会“礼”的规范性,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准则,进一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仁”成为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
孔子之后的孟子,相传从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爱”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仁政”理念。他提出的“四端”之说,具体阐释了人性本善的“人性论”思想。孟子认为人生而即有“仁义礼智”四德。“仁义”是孟子道德论的核心,孟子“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性善论,这成为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仁”具体体现于“亲民”,即与民同乐,广用贤良,尊重人权,保民而王几个方面。“仁”成为儒家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点和出发点。可见,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最高道德理想,发挥为“仁政王道”的社会理想。
由先秦而来的孔孟儒家“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之后成为汉唐宋明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明代。儒家文化思想也成为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占主流地位的文化思想。
孔子的“仁” 是一个泛泛而谈的君子修养之道,而孟子的“仁”则将孔子的思想具体化,用来约束统治阶级,这样一来,孟子就不受统治阶级待见了。
盂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三七二年至前二八九年。他一生的经历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
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而他的政治主张不被接受。他的言论,汇集在《孟子》一书里。
孟子反对暴政,说这是“率兽而食人”。同时,他对社会矛盾的尖锐,特别是劳动力的逃亡很关心。他继承孔子的仁的思想而有所发展,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张。
他认为,首先要使民有恒产,要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还要有学校教育后代以孝父母、尊长者的道理。
标签: 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