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须知"耻?"耻"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笔者认为,"耻"是人类最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一,也是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自我意识,同时,又是社会道德对于每个人的评判。特别是在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每个人知"耻"更加重要。
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耻"的作用,把"耻"放在与"礼""义""廉"这样的社会规范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耻"对于人格培养的意义和价值。那么,"耻"文化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依笔之见,主要有:
一是《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孔子的观点,认为每个人或言或行,都要怀有耻感。具体表现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廉俭、功德方面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要知道或弄清楚自己应该为什么事而感到羞耻。
二是每个人要树立耻辱意识。这是因为,"耻"是德治和礼治的精神基础,一个人的耻行表现在方方面面,必须具备耻感意识。
三是一个人有没有耻感意识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耻"的核心内容是以遵守社会规范,激发道德力量为容,以违背社会规则、法律规则、背弃道德原则为耻。
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知"耻"、懂"耻"、怕"耻"、防"耻"。要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常说礼仪廉耻,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知耻的人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曲直,还有一句话叫知耻近乎勇,耻也可看作是自己的不足,人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改过,才能够弥补,进而变的更好更完美,人要知耻,然后不断的修炼自己,才能进步。
何为耻?
“耻”是人类最普遍的道德情感之一,是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自我意识,也是基于社会道德的自我评判。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耻”的作用,“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论述就是将“耻”放在与“礼”“义”“廉”这样的社会规范同等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十分重视“耻”对于人格培养的意义和价值。孔子提出“行己有耻”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或言或行,都要怀有耻感,分清是非、善恶、荣辱、美丑之界限,也就是说要弄清楚自己应该为什么事感到羞耻。
耻感的核心内容是以遵守社会规范、激发道德力量为荣,以违背社会规则、法律规范、背弃道德原则为耻。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廉与耻密切相关,顾炎武就说廉耻是“立人之大节”。为什么这么说?在我们了解了何为廉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八维的最后一项:耻。
对于“耻”,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从外在方面来说,耻是指耻辱、可耻的事情,《说文解字》就说“耻,辱也”。在这层含义上,耻既是对不道德、不恰当的行为的贬斥和否定,也是对来自外界的侮辱表示不可容忍的内心感受。
《论语·公冶长》中说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巧言”指花言巧语,“令色”指伪善的容貌,“足恭”指过度的恭顺,“匿怨而友其人”指内心藏着怨恨而表面上却同他人要好,这样的态度和行为,是左丘明和孔子都“耻之”的。这是一种贬斥和否定。
而从内在方面来说,耻,更是指羞愧之心。小篆的耻写作:
。可以看到,耻的左边是耳、右边是心。耳闻过而心愧,耻就是指因言行过失而引起的羞愧之心。人若有耻,就能有所不为,知道什么不该做而不去做,就会因为要保持人格的尊严,而不屑于去做不道德的、不义的事,并且从感情上加以排斥。可以说,耻是一种去恶扬善的道德情感。
孟子将“羞恶之心”,作为“义之端也”,这个羞恶之心,就是羞耻之心,它是义的萌芽,有了羞恶之心,对不义之事、不义之举就会感到羞愧而不去做。
正因为如此,历代的思想家都强调人须有耻、人须知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没有羞耻之心就太无耻了。朱熹说,“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人有了知耻心,就能不文过饰非,而是有错必改。清代申居郧在《西岩赘语》中则明确表示,人的各种道德行为都出自于人的羞耻之心:“耻者,百行所从出也”。
对于国家来说,有耻也十分重要。孔子就非常重视“有耻且格”的社会心理状态,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他认为,如果用道德来管理,用礼制来整治,民众不但有羞耻之心,还会人心归服,并且激发起迁善改过的意志。与此同理的还有明代吕坤说的:“五刑不如一耻,百战不如一礼,万劝不如一悔。”(《呻吟语》)顾炎武也指出,在礼义廉耻四维中,耻尤为重要,是礼、义、廉的基础和前提。
人不可以无耻。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唯有有耻、知耻、明耻,方能不苟取、不乱为,方能严于律己,心存敬畏而慎独慎微
一、“耻”文化源远流长
“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去耻求容,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之所以无遗余力地提倡“德治”,也是告诫人们要知耻、去耻,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孔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从中可见,知耻是理想人格的基本要素。
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解释为: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勇敢了。知道这三点,就应该知道如何修养自身品德;知道如何修养自身品德,就知道如何治理人民;知道如何治理人民,就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国家。这里,知耻,是修己达人的根本保证。
“上失无道,民散无纪,西伯修仁,明耻示教”,孔子尊崇的周公就认为商朝灭亡是因为统治者不知耻、没有德行而导致的,可见知耻对一个社会长治久安,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意义重大。
《管子》中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欧阳修对于廉耻有解读,“廉耻,立人之大节”。国家由一个个人组成,儒家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顾炎武讲道耻,他说“士而不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这与治国必先治吏高度契合。
《菊与刀》这本书“将西方文化定义为罪感文化,以儒家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圈定义为耻感文化”。
标签: 饥鼠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