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论文,知行合一论文2000字

ysladmin 6 0

大时代的洪流下如何学会“守脑如玉”?

谢谢小秘书的盛情邀请:大时代的洪流下如何学会守脑如玉?

本人65岁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不知道什么是守脑如玉,只能是胡乱回答了。

在信息日新月异爆炸的时代,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外界的影响,如果再不与时俱进,恐怕就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了,老年人的思想都比较固执守旧,我算是比较另类的吧,总会去试图学习理解一些新鲜的东西。

知行合一论文,知行合一论文2000字-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诱惑,我是不会动心的,你只要牢记天上掉的不会是馅饼,更大的可能是陷阱就行了。

刀不磨要生锈,脑不用会犯糊涂,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自己去做,尽量不要给别人去添麻烦,日常除了接送小外孙上学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今日头条上面,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也是很惬意的,所求的就是能保住身体健康,力争多活个几年。

大时代的洪流下如何做到守脑如玉,特别当今金钱社会,必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守位自己的低线,不去跟风,不胡言乱语,不论有多么大的诱惑都能守住自己的初心,做一个善良诚实不贪不占的中国人,头脑里不装污秽,全是正能量,才算是守脑如玉。

知行合一论文,知行合一论文2000字-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今社会我们要看发展主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在富有成效的改革,成就是不可抹杀的。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都是一代代人接力建立起来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中国很有发展潜力。

当然,社会也有不协调的方面,如:贪官现象,要相信党和国家的举措,治理和肃清正在进行时。我们要保证清醒的头脑,发现社会不和谐现象要及时纠正,发现社会谬论多制止。辨别真伪,维护社会良好环境秩序。站在维护社会秩序岗位上做到身正脑清,(守脑如玉)。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作砥柱之石。

谢谢邀请。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正能量问题。

知行合一论文,知行合一论文2000字-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济快速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物欲横流,乱象横飞,“守脑如玉”比守身如玉都难。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脑”最具灵性,每时每刻都在受到过去沉积,社会正在发生和未来发生的一切的影响。社会财富贫富不均,高房价、高彩礼、高子女的教育费用,女孩的嫁楼嫁车嫁财富,正横扫着年轻一代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 、金钱观,孝悌观,这些人生的基本观。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基本观:人类先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才能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出污泥而不染,乃君子之风。

如何学会“守脑如玉”,首先要有坚定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坚定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做人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更要不断的修心养性,只有具备坚定正确的意志力,一心向善的心态,才能荷花出水不染泥,才能“守脑如玉”

“守脑如玉”,顾名思义,坚守自己的大脑如玉璞一般纯洁无暇。

在这大时代的洪流之下,如何学会“守脑如玉”呢?其实,与大姑娘守身如玉一个道理,坚守自己的底线,做自己所想。

首先,守住自己的思想底线,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现代网络发达了,打开电脑手机,各地新闻趣事、八卦娱乐层出不穷,各种评论扑天盖地的。许多观众看得过瘾,这个说法有道理,那个说的好像也对喔,再来一个第三者发表一通,这个才是真理吧?往往人云亦云,这样的脑瓜子跟着别人说什么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容易跟风,何来“守脑”。

记得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名男子站在广场中心仰望着天空许久,旁边一位大叔好奇,也仰着望向天空想看看是否有外星生物。接着一位大妈、又一位年轻人……路过,都停了下来,他们都好奇的仰望着,不一会就聚了上百人在仰望天空。那名男子低下头了,转身一看,上百号人围着自己不知在仰望什么,他小心翼翼地问:“我的鼻血止住了,你们在看什么呢?”

说起来也有点笑话,人家流鼻血关你什么事呢?

所以,别人说什么做什么,自己先想想、了解清楚,别跟风,很容易飘走。

其次,做自己大脑想到的成熟的事,凡事打个问号,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现代人要怎么才能学会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必须也要格物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称为王学“三大要”之一。王学“三大要”: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弟子黄绾认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乃是倡导人们言行一致、为学须落实处。
  • 知行合一主要是强调知和行两者在生活实践中不可分离, 起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引申来讲就是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 在当时,王阳明从龙场开始, 反复和人们讨论“知行合一”、反复向人们传播“知行合一”, 并不仅仅是学术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行动问题, 他希望通过倡导“知行合一”, 扭转官场及社会空谈学术、忽视实践的风气。
  • “心中有良知, 行为有担当”, 乃是王阳明自己对“知行合一”的最好解读。
  •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从字面意思上看是跟知行合一不冲突的。

在我看来看,我们做实验写论文是在格物。之后运用得出的结论去进行下一步研究或者应用到生活中就是知行合一。(个人拙见)

标签: 知行合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