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大刀与日军刺刀在实战中谁占上风?
严格的说在抗战中,中国的大刀对日军的刺刀吃亏的多,包括几次刻意宣传的战斗。
说起抗战中的大刀,大家肯定首先想起29军的大刀队。喜峰口抗战和《大刀进行曲》让29军大刀队名扬大江南北。而29军的大刀队其实是源自于西北军时代。早期冯玉祥的西北军武器装备复杂,很多步枪不能安装刺刀,所以不得不改用大刀作为近战武器。
结果在军阀混战中,因为军阀部队的火力大多比较薄弱,近战机会多,大刀颇有用处,所以才有了西北军的大刀队。当然后期西北军的大刀队可不是光靠大刀,还有两把驳壳枪,在近距离作战中火力凶猛。不过我们这里只讨论大刀队的大刀。
西北军的大刀刀法原本是出自传统武术中的八卦刀。考虑到士兵资质不一,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全八卦刀,而且实战中很多招式用不到,冯玉祥对八卦刀的刀法进行了简化,只从中挑选了12式教授士兵。在军阀混战中,因为其他军阀对肉搏战不大重视,这12式刀法发挥了不小作用。
但是日军对刺刀术训练严格,三八式步枪又长,加上刺刀直刺的动作比大刀挥砍的距离近,因此在和日军正面的肉搏战中大刀队吃了不少亏。喜峰口之战后,宋哲元也是总结了经验教训,请出了武术名将,原奉系大将李景林帮忙改进刀法。
李景林也干脆,认为12式刀法还是太繁琐,直接简化成一招,由传统招式“缠头裹脑”变化而来。肉搏时刀刃朝上微垂于腰下,等刺刀刺来时用刀撩开对方步枪,顺势砍向对方头部。经过改进后,杀敌效率有所上升。
不过总的来说大刀因为长度有限,不容易用力等原因杀敌效率还是不如刺刀。所以在八路军缺乏刺刀和武器时,宁可用红缨枪来作为近战力量的补充。别说,红缨枪让日本人很头大,比如神头岭伏击战中第386旅就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直呼八路军的长剑(日军把红缨枪叫长剑)厉害。
所以这大刀只是应急产物,不用过于夸大。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所有士兵,都是许世友将军这样的武林高手。
许世友将军就很爱用大刀,有“大刀敢死队长”、“大刀团长”的称号。他经常拎着大刀,去砍人。他非常勇猛,砍得敌人魂飞胆裂。从许将军个人角度看,肯定是大刀更占优势。
但是,许世友将军小时候给武术师傅当过杂役,海盗少林寺学习过武术。他会刀法,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换成一般小兵,那就不行了。大刀一般全长84厘米,刃长56厘米。使用这种武器,必须经过更专业的刀术训练。并且,作战时要单独对敌,阵型散开。(和队友距离太近的话,会误伤队友)。
而日本鬼子三八大盖加刺刀有160cm,真是一寸长一寸强啊。更重要的是,刺刀拼刺更容易训练出来,还能组队并肩作战。日军的士兵都有经过专业的拼刺训练,战斗力更强。
所以,日军在武器和技术都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军普通士兵使用大刀和它打,我军真不占优势。
单纯刺刀和大刀比的话,那不用说,就是刺刀占便宜的。
无它,一寸长一寸强,刺刀密集列阵的冲锋,从鸦片战争时期就在战场上占尽优势,很多部队对射还可以,但是一到了刺刀冲锋阶段,就被打崩了。
日本三八步枪加上刺刀长1.675米,比起不到一米的大刀,更是占尽优势,实战中都出现三个鬼子背靠背,十来个我军战士奈何不得的情况。
倒是,所谓刺刀比大刀强,那只是单纯一种兵器的对比,历史上真实的大刀队,真的是大刀冲锋吗?
大谬不然!
真实的大刀队的名字叫做“手枪队”,人家是一手拿着大刀,一手拿着手枪,大刀只是实战中用于挡格对方的拼刺的,真正的火力输出是另一只手的手枪!
注意看史实大刀队队员的装备,除了手里的大刀,最关键的是身后的驳壳枪啊。
一手厚背大刀凭着刀短力重撩开敌人的刺刀,另一手的手枪就是当胸一枪,这才是大刀队的正确用法。
西北军有善用手枪队(大刀队)的传统,各部经常有手枪连,手枪营,甚至手枪团,甚至还有一个手枪旅。红军也曾有两个手枪团,这都是精锐部队。
而到了旅团一级,手枪队武器就不止大刀和手枪了。冯玉祥手枪旅,人人三件套:步枪、手枪、大刀。远战用步枪,近战用手枪+大刀,战绩彪炳。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实打实的说是刺刀,咱用大刀砍日本那是无奈之举。
因为在那个年代里,连子弹都匮乏,咱的枪头上可没有几把刺刀。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刺刀不就是刀吗?”
您还别不屑一顾,真不一样,什么抗弯折性能啥的,这指标,那指标的有一项不合格,这刺刀就是废品,说句不好听的话,刺刀的工艺要求比枪还高。
咋说呢?那会说起来也心酸,除了枪头上没有几把刺刀之外,还有人比枪多的窘境。
当年喜峰口一次战斗结束,咱这头死亡烈士730人,但被日本人缴获的武器仅有三百二十把步枪,二十一把卡宾枪,以及三百八十把青龙刀,以及数量众多的一千五百多颗手榴弹。
咱们能用什么弄死日本人?枪支连七成都覆盖不了,咱们只能用手榴弹和大刀,去干死日本人,刺刀别奢望了。
所以长城会战喜峰口战役,咱用大刀告诉小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这就是扯淡。
那么在这次战役,也开创了,咱大刀队夜袭日本人的先例,日本人怕的不要不要的,连睡觉脖子上都套着一个金属圈子,生怕晚上睡觉的时候,脑袋就被砍了。
大刀与刺刀相对比?哪一种最厉害?这两种杀人利器,都挺厉害的,都能够轻易地杀人!但是,我认为最厉害的是人,而不是利器。因为,只有最厉害的人,才能够把手中的任何武器,发挥到极致。用咱民间的话来讲,无能的人给他原子弹也没用。
在抗日战争中,咱八路军战士由于弹药奇缺,在与小鬼子战斗中,经常会与小鬼子拼刺刀。传说中小鬼子有狂妄的武士道精神,又有拼刺刀的残酷训练,因此,在八路军与小鬼子战斗中,拼刺刀已经成了战场上不可避免的事情。咱八路军有位姓吕的大英雄,他在一次与小鬼子拼刺刀的战斗中,仅仅他一个人就用刺刀刺死了27个小鬼子,你说厉害不?
刀与刺刀都是刀,人与人都是人,关健要看使刀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训练有数的,功夫高强的人即使不用刀,他也能杀死用刀的弱者。因为,强者在弱者面前,就是胜利者。
你觉得周浩的纪录片怎么样?
你觉得周浩的纪录片怎么样?
我看过周浩拍的纪录片,挺真实的,像大同市长让人看了热血沸腾,反映当代社会的问题。还有急诊室,反映医生不为人知的一面,医生不止要看病、做手术,还需要评职称处理病人之间的关系,也很不容易的。记录片是生活的见证,真实的写照。
谢邀!
周浩的纪录片一般都是跟踪拍摄好几年,比较真实,导演只是客观记录,不作个人解读,让观众自己从中体味。周浩的纪录片很多是记录底层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可能这些人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生活很艰辛,可这就是真实的存在,说不定就在你身边,只是很容易被忽略。
看了周浩的纪录片,感叹我们人的适应能力其实是非常强的,忍受力也是很强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哎,生而为人,哪个人没有无奈呢?没有烦恼呢?想起了佛法里讲我们的世界是娑婆世界,就是堪忍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命运安排给你什么,你除了接受,忍受,你无法拒绝,抗拒只会带来心理的痛苦。这就是人生,当你取得一手好牌的话,要珍惜,要惜福,当你取得一手坏牌时,也不要放弃,不要抱怨,说不定你可以练就一手好的牌艺。
人生最后都是无所得,只是经历,有苦有乐,结果就是我们都会死,这是公平的。
如果要说周浩的纪录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周浩作为国内比较有名的纪录片导演,他的片子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可看性强、故事冲突明显,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全程无尿点。他的作品都会存在于社会上的某一个固定公共空间,或是学校、或是街道、或是派出所、或是医院 [1] 。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周浩冷静、客观、多角度的镜头呈现了出来,让观众对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级的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帮助人们跨越阶层的藩篱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现实、认识社会。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带给观众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同时,也让观众不自觉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唤起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代表作很多,主要有《高三》、《龙哥》、《一团火》、《棉花》、《日子》、《书记》等等。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一看。
我想,周浩的片子带来的最大价值就是,他不想做到“告诉你”,只想做到“让你看到”。
或者说,他的片子最精彩之处,就是“无立场”,就是“混沌”。
没有旁白,没有配乐,鲜少对采访对象提问。他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在旁边沉默地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标签化的中国。我们每人似乎对热点问题都能立马表明自己的预设立场。然而仔细思考,这些立场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其中个人经历、媒体报道、甚至来自别人的立场各占多少?谁又能百分之百相信自己的立场就是完美的?然而似乎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立场就是完美的。于是今天的事情变成了这样:拥有立场很容易,看清立场背后的事件本质却那么困难。
于是周浩做了一件简单的事情,即尽量去纪录、还原事件本来的样子。他选择的都是热点痛点中的人,政府官员、医生护士、派出所民警、瘾君子等等。那些在新闻中被标签化的人物在他的镜头中被摘去了固化标签,真正生活了起来。
于是你会看到:善于强拆的市长却总是每天4点半起床工作,还在家门口为上访群众批复意见;毒贩瘾君子偷抢拐骗无恶不作,但在被朋友监督着戒毒时像小学生一样认错;县委书记在上任的车里春光满面,但不时会像愤青一样用脏话吐槽“体制问题”。
周浩的这一点做的非常好:把事件呈现给你,是非由你自己评判。最好的纪录片莫过于此:一千个人看过后却又一千种意见,就像人们对真实的事件本身一样。
而不是轻易被他人左右。这里的“他人”包含除你之外的任何人,无关高低贵贱、前后左右、古今中外、五毛美分。
将你本来已有的固化立场变得“混沌”。听起来好像一无是处,我却认为这是他的片子给这个时代的最大贡献。想要了解一位导演的作品,我们得先了解他这个人。
周浩,作为一位贵州本地老哥,资深媒体人。先后在新华社、《南方周末》、《21 世纪经济报道》等一流媒体担任摄影记者,因为记者有记录反应社会现状的的特点,他走上了拍摄纪录片的这条行业之路。
其实,这条路并不好走,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在他之前,真正从事本行业的也不过屈指可数的几人,但是那么多的社会现状,那么多需要反思的东西就摆在那里,要不要让观众看到?一番思考下,他毅然从事了这个行业。可见周浩本身就是想给社会一些思考,所以这也决定了他以后拍摄的内容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痛点,甚至要去挑动让不少人不爽的膈应点。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当年扛着摄影机全国跑的青涩少年,已然变成了纪录片领域的资深前辈,作品群体也涵盖了工人、官员、农民、学生、医院、警察等,每一部作品,他都抱着专研深挖的态度,窥视急速发展下的社会病态。
在02 年,他完成了处女作《厚街》,展示了东莞农民工的生活,让不少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共鸣,触发了社会的良性作用,随后一些利好政策也随即而来,保障着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周浩也凭此拿到了 2003 年云之南影像展最佳新人奖。
很多人对他真正意义上的熟悉应该来自于2005 年的《高三》,该片纪录了福建一所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高压生活,片中毫无修饰,真是记录了高三学子拼搏奋斗的足迹,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大考来袭下的压力百态,似乎每一个参与过高考的学子,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豆瓣上获尽好评,同时也获得 2006 年香港国际电影最佳纪录片奖。
标签: 纪录片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