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白话文翻译?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苏辙等人多方营救才免罪释放,年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但生性旷达的苏轼却能在山水游乐中获得解脱,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赤壁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先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和游人的欢快心情,突出“乐”字,“乐”助酒兴,“酒”添乐趣。接着苏轼借助比喻、夸张、想象去表现洞箫哀音的悲咽低回,引出“悲”字。
人生短暂,触景伤怀,是客之悲源。由眼前实在之江月思渺茫之人生与宇宙,一面“哀吾生之须臾”,一面“羡长江之无穷”,并奢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却冷静列举眼前的江、月等景物,分析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人生之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文章借主客对话,表达正反观点,客服主辨,东方既白。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经历月下泛舟,听取主客答辩,感悟人生之真理,慨叹宇宙之无穷。
《前赤壁赋》是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拓展性实践。
标签: 后赤壁赋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