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二建考后总结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我是考的机电,我觉着总体来说题目不算难,都是课本中的知识点,只要掌握了考试基本没问题的。我是考前一个月半月开始准备的,之前在工地乱七八糟的事多,4月份回到公司学习二建。一翻开书就头大,看几页就想睡觉💤,我和几个同事就商量着报了培训班,后来一段时间,我就结合书看视频,终于三本书过完了,但是离考试没几天了,我就快速又把课本过了一遍,后来培训班画了重点,感觉跟没画似的,基本整本书都得背啊,剩下几天我就一直背啊,晚上背到11点,就是记不住啊,就考试那两天,天天看到12点,考试脑子都是昏昏沉沉的,前二科感觉还可以,就是最后实务,题目其实并不难,我先看了一下所有题目,都看到过,题目熟悉,就是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急人啊,想的我脑子疼,当时感觉这科要凉了,但是那也要把试卷写满,我就用自己的话编上了。
出成绩后,没想到过了。经过本次考试,我觉着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总结几点:一、看书一定要早,这样就能有充足时间复习,二、最好能结合视频学习,因为你能知道次重点,复习的时候能有重点的看,三、光看书还是不够的,做两套历年真题练练手,也可以看看近期复习的成果(我就是题目做的太少,考试很不淡定),四、考试放轻松,二建其实并不难的。附上我的渣渣成绩,虽然分低,但还是过了。
我是参加今年二级建造师的考生 报考的是机电专业 我自身从事的并不是机电类方向 考这个一个是为了挂靠赚点钱 一个也是证明一下自己还有学习的能力吧
说实话三十几岁再拿起书 开始是有些受不了 一看书就犯困 进度十分缓慢 开始亲戚朋友也说 现在打击挂靠了 也干脆别费那个劲了 可我就是想试一试 看看我还有没有看书学习的能力
男人三十五是个坎 中年危机眼看就来了 心里总觉得有种危机感和紧迫感 再想想自己 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 力气活儿干不了 只能干点技术活儿呗 所以现在选择了考证这条路
言归正传 我这次考试准备了两个月吧 断断续续的 也就是从三月份开始 每天看书 因为还有日常的工作要做 看书也看不了多久 我在淘宝上买了三本书 又在图书馆借了一些复习资料 有时候会看一看网上的课程 我没有花钱报名压题班 就是自己看的书 做了做历年真题
有些网站最后几天会出一些模拟题 我做了一下 然后就去参加考试了 20号上午考的施工管理 30人的考场 就来了十来人 单选难一些 有很多题我拿不准 都有两个答案 多选我都是只选两个 没提前交卷 考了三小时 检查了两遍
下午的法规我原以为是三科中最简单的 投入的精力也相对少些 没想到比我预想的要难 我复习的重点都没考 还有一些题读起来都比较绕 不知说的是什么
第二天的实务相对来说反而是简单了些 因为我投入的精力最多的就是这一门 选择题相对容易些 没太大把握的也就那么几个 四个案例 把答题卡都写满了 有用的没用的 只要是和知识点差不多的 我就往上写啊 反正多写不扣分 我是那个考场坚持到最后的两个人
周一的时候按照网络上的真题对了对答案 施工管理应该是75左右 法规60上下 是最没有把握的 实务选择得了31分 大题不知道 看老师心情了
这次最大的体会就是一分付出一分回报吧 如果能再提前两个月复习 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之后我准备再考一级 趁着自己还有学习的能力 再拼上一把 人活着就得折腾
其实二建考试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只有你能把课本中的知识点复习并掌握了,那么以试难度并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的,考试还是以课本为重点,多做些往年例题,掌握知识点,记不住的多记忆,考试通过问题不大。所以,课本是基础,做题是关键,加油
结合一下我的情况说下吧,我15年毕业的,本来在学校的时候学校就可以报名培训,都是我们的代课老师教,但是那时候我在外面实习没时间没学校学习。所以错过了,去年找中介报了名(毕业年限不够),但是大家也知道施工单位真没时间看书,那时候是个学校项目赶工期天天加班也没看书。如果天天在办公室看书指不定被哪个领导领导批评。所以去年就过了一门实务,法规差一分。今年我觉得实在得抽出点时间来看看书。还好今年项目不是特别赶,晚上只要有时间我基本上都会花一到俩小时看书,差不多从三月份开始的吧,中间断断续续的看到五月份,期间不断刷题,感觉就是那种刚刚过的。也没太大把握。期间也没报班,感觉二建没太大必要,快考试的时候朋友叫我们几个筹钱买了份押题(结果可想而知基本上都没中)还好只有50块。然后就去考了,做的时候确实很多不能确定,感觉都是拐着弯的考你,单选一般我有两个选项纠结,多选我一般只选两个确定的保险一点。考完后对答案感觉管理刚过线,法规只对了单选,也不晓得怎么样。还好成绩出家以后还不错,两门都超过往年及格线十几分。今年及格线虽然涨了但还是过了。准备明年增项。我觉得考二建还是要抽出点时间仔细看书,然后就是刷题。因为考点不会怎么变,只要每次把错的题搞懂。然后再看书上的内容,不知不觉的还是能掌握。
路基工程
本章的命题规律主要体现在:
1.土质路堤地基表层的处理要求是中等重要的命题点,其中各相关百分比及比例的具体数据是命题者比较喜欢的命题素材,应重点掌握。
2.填方路基施工的填筑要求及方法是重要的命题点,今年一定会有涉及这方面的考题。
3.路基雨期施工地段的选择及其施工技术要求是中等重要的命题点。
路面工程
本章的命题规律主要体现在:
1.路面粒料基层(底基层)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部分的内容是重要的命题点,其重点是其所包括的内容与适用范围及其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与施工,今年会有涉及这方面的考题出现。
2.沥青路面面层施工对原材料的要求及施工技术要求是重要的命题素材。
3.沥青路面透层、粘层、封层施工技术的内容是重要的命题点,应重点掌握其作用、适用条件及一般要求,今年一定会有涉及这方面的考题。
你被借调了多久?谈谈你的借调感受?
借调是看层次的。首先,借用工作人员,其实借用单位一开始就已经明确知道,这个人是只借不调还是借完调入。借用除了拓宽视野和认识几个熟人以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丢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原单位也会收到排挤。如果是借调一起,借完调入,有机会调走,我认为还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乡镇借调到县里要害部门,可谓一步登天。
感觉就是不踏实,没有归属感
说一下我的情况,2017年9月份,我就借调到我的上级单位,某省直部门,期限一年。
我当时选择去的理由是因为我在外地上班,家不在当地,我借调过去以后反而离家更近了,也方便了。
我是一个刚开始不太能融入新环境的人,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融入进去。
过了三个月,我总算和部门同事慢慢的熟悉了起来,领导和同事也很照顾我。但是总有一种拘束的感觉,毕竟不是自己单位。而且是上级机关,本身机关规矩也多,要求也比较严格,我们基层更随意一点。
后来一直到现在,将近4年的时间,我又断断续续的一直在这借调,中间也回去了大概8个月。
现在已经和同事包括领导都很熟悉了。
但是,无论和他们关系相处的有多好,始终有一种飘着,不落地的感觉,常常有不踏实,做事小心翼翼。
形容一下,我原单位局长办公室在二楼,我办公室在一楼,我下班在走廊里喊三楼的同事去踢球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而我在借调单位办公室里说话都不敢大声。就是这种感觉。
曾经被借调至党委办公室一年。
首先说衣食住行,衣着严格按照规定穿着衬衣、西服、皮鞋等正装。
吃饭,可以在单位食堂和周边饭店就餐。
出行,有火车汽车可以方便周末回家。
住宿,前三个月没有床位分配,只能住宿在简易折叠床上,索性当时是夏天,时间长了,太腰疼了。后来分配了一个床位,但是在窗边,半夜漏风,只能买来帽子睡觉时带上,才不会感冒。
再来说工作,平常的主要写信息简报、调研文章,领导的讲话是轮不到借调人员写的。但是“陪”的功力得强,领导不睡、领导不走就不能放松;大秘书加班也要主动陪着加班,负责打打下手,查查资料,。要是秘书抱怨工作,还要负责宽慰。
平常,跑腿、打杂工作很多,但因为年龄最小加上聪明懂事,与领导、同事之间关系相处很好,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年以后回单位,虽然瘦了10斤,但也获得了提拔。[呲牙][呲牙][呲牙]
没有被借调过,但是到省级部门挂职过一年时间,形式类似借调吧,只是给了个名分和期限而已。分三块谈一下自己感受:
一是地位。我是去上级部门挂职,所谓挂职其实就是个噱头,因为省级机关没有科级职务,所以当年安排的是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在省直部门,主任科员就是个大头兵,正经八百干活的人。而且作为下面地级市机关上去挂职的,地位天生低人一等,所以脏活累活杂货基本都是你干的。我当年在省直机关除了主要负责的业务之外,还负责处室内办公用品、党建、邮件流转、例会材料整理、档案整理等各类杂活。估计被借调的也是这种地位。
再看待遇。这是最悲伤的一个话题,因为我当年是挂职,所以只转了组织关系,但是人事关系还是在原来的单位。省直部门因为经济好,补贴高,待遇是远高于我们地级市的。所以每次发工资的时候都是一次暴击。因为干一样的活,一样的工作压力,一样的工作环境,结果待遇不一样,而且一个月差距2千以上,绝对是心理不平衡的。另外省直机关还会有一些额外的福利,比如食堂会定期做卤肉发放带回家、节假日会有额外的福利品等,这些福利都是工会会员福利,作为挂职的,人事关系不在这里,是无法享受的。
第三看发展。这个其实是借调人员甘愿被借调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借调认识上级单位领导,从而为自己今后发展累计人脉、奠定基础。好多人想通过借调进入上级机关,从而实现平台的提升,但是借调或者挂职人员,能够留下的真的不多。本来上级就是因为职数有限,活多才借调人员,空余的编制屈指可数,而且好多人在盯着呢。所以除非你特别优秀,或者你关系真的特别硬,否则通过借调进入上级单位,难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好了,就说这些吧。
我曾被主管部门借调5年。那时年轻,还是有追求的,想着在更高的平台会有更好的发展。现在看来,那时还是太年轻,想法幼稚,一厢情愿。那5年除了一事无成,还很低落,感觉以后都看不到希望了。还好,机构改革,原单位涉改,我毅然决然地回原单位,才走出了窘境,走出了低谷。现在,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借调,我很理解他们的尴尬,虽然身不由己,也会有些许期待,但我还是要泼泼冷水,以自己的经历为他们分析,劝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慎重考虑。
一、为什么要借调?
一是借调单位人员不足,需要人做事。二是被借调人确实能力突出,能做成事。
二、为什么借而不调?
一是借调单位编制已满。二是即使有编制,限于被借调人身份,调不了(借调单位一般为行政机关,被借调人一般为下级事业单位职工)。三是即使有编制,被借调人也符合调任条件,还存在一个竞争的问题。
三、归属感的问题
借调出去了,在原单位就被边缘化了,不再把你当自己人,一些待遇啊、机会啊,都会与你失之交臂。在借调单位,除了要你做事,不会把你当自己人,一些待遇啊、机会啊,首先考虑的一定不会是你,甚至认为你在原单位已经享受,想都不会想到你。这种亲娘不疼后娘不爱的感觉真能让你抑郁。
四、领导承诺的问题
有人会说,领导有过承诺,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帮我解决问题。姑且不论这位领导的承诺能不能兑现,或者在他的任内能不能兑现。现在调动、调任、提拔等人事异动都要经过严格的、公开的程序,还是存在一个公平竞争的问题,借不借调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五、怎么拒绝借调?
如果你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但工资高,你会辞职吗?
大家好,我是#活出不平凡的自己#,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关于工作不满意,但工资高这种情况,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作出的选择也就会有差异。
有些人家庭条件一般,他需要金钱去买房买媳妇,需要金钱去抚养孩子,需要金钱去赡养父母,需要金钱去应对家庭的各种支出。这个时候,他特别渴望能有一份工资高的工作,就算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也会拼命的努力去做好这份工作,因为这样他才能有更高的收入,才能娶到媳妇,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和父母生活的更好一些,相比提高家庭的生活条件,自己的那点不满意不算什么,这是一个男人的担当。
有点人家庭条件很好,对金钱没有那么的渴望,他更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为了金钱逼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才会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把事情做好,他才会觉得生命有意义,人生有价值。做不喜欢的事,他就会觉得很煎熬,不愿意去处理各种工作事务,更多的采取一种应付的心态。当他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达到一定程度时,就算工资再高,他还是会选择离职,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对我个人而言,我是属于家庭条件一般的那类人,我很渴望金钱,我希望能够挣到更多的金钱让我的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如果我工资很高,就算我对工作不满意,我也会坚持做下去,为了换取全家人的美好生活,工作不满意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待。
如果自己的经济条件紧张,工资高我高兴。
我对我的工作不满意的话,我只能去适应,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即使自己当老板也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的吧。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将它视为磨炼自己的机会。
你满意的工作,未必你的工资如你所愿。
恐怕没有令人满意的工作,只有去发现它的趣味来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不知道你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也不知道你的工作收入是否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更不知道你家里消费现状。
说真的有多少人满意自己的工作,为了生活没办法而已,要是我还没有找到比现在工资更高的工作,绝不会辞职。
像我们现在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都靠自己。父母赡养,小孩上学,车子,房贷,家里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那一样不用花钱,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去赚钱。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资高的工作,有什么理由辞职。人不能老是想着自己,作为男人,家里的顶梁柱,说句心里话:为了这个家连死的权利都没有。
再说,不管什么样的工作,总是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制度太严,老板太苛刻,要么累,要么脏……等等。毫不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就,适应。我们是在工作而不是享受。
当然,别人肯定跟我不一样。也许他们年轻,父母健在还可以啃老;也许是土豪,家里有矿或拆迁户。上班只是充实生活而已。
如果有一天,我会为不满意的高薪工作而辞职了:那肯定是我到了退休的年纪,要么我的小孩长大了,从此不在为五斗米折腰了。
这个问题,对于工资高的你,不满意的应该是老板。
现实当中,行业与行业之间,员工与员工的竟争力十分强烈,想找一个活计轻松,工资高的工作是人们期盼以久的心愿,但却决非易事,如果没有真才实干,往往还事与愿违。
你的工资高,但你对你的工作不满意,可能是因为你的付出超过了你的获得,有辞职的想法,但是,假如你今天辞职,明天未必能找得到趁心如意的工作。
建议不要轻易辞职,除非你找到更好的。
我之前也是跟你一个遭遇,在公司累死累活的,功劳全被领导拿去了,事情都是我做的,最后高层表扬的却是领导,拿项目红包奖励也是领导拿的,你说气人不?
后来我辞职出来了,目前也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所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没有可以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公司,人还是要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人。
如果你实在觉得待不下去,你可以去投简历,等拿到新的工作再辞职。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标签: 2017年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