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故事梁实秋,猫的故事梁实秋主旨

ysladmin 11 0

“我与狸奴不起床”,猫在古人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猫、狗、马都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一批宠物,其中狗和马的功能性非常突出,而猫则没有这么突出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猫被人类宠爱,而且猫的独立性格,成为了一种人类自虐式爱恋的表现。

唐朝时的女皇武则天是一个猫迷。她利用职权专门派人从各地收集了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的猫,豢养在宫中,供她赏玩。在一些吉庆的场合,她让猫和其他动物一起玩耍游戏,供群臣欣赏取乐。唐代《簪花仕女图》里就绘有武则天斗猫取乐的场面。

从徐悲鸿到徐志摩,从梁实秋到夏衍,从杨绛到季羡林,现代画家、作家、文人学者爱猫养猫者甚众。作为与人类关系最为亲近的动物,猫频频出现在现代文人的笔下,作为他们日常生活和创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

猫的故事梁实秋,猫的故事梁实秋主旨-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猫咪让人永远琢磨不透的思想和行为吸引了这些伟大的文学家们。它们比人类的思想更复杂更丰富.更细腻.有时也更擅变—因此才可爱也才更值得去爱因猫而生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爱猫.喜欢描写猫。在他年轻并且贫穷的时候.他就和猫一起相依为伴,出名之后对猫咪的宠爱更是有增无减。一次在去欧洲旅行前.他把猫托付给了出版社编辑。编辑深知村上春树爱猫的心理.狡猾地以猫咪为“要挟‘.提出一个很“狮子大开口“的条件。一向我行我素.连约稿都很少答应的村上春树为了猫咪.破天荒地接受了编辑的寄养条件—写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就是1987年出版『至今依然畅销得一塌糊涂的《挪威的森林》

铲屎官和猫奴,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特殊标签。在古代,猫有时与狸并称,所以有狸奴的称呼,大家应该都听过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唐代张沁的《妆楼记》里就写到:“猫,名狸奴。”

在《说文解字》里,古人认为猫与狸有密切关系,前者是从后者进化而来。而狸是一种没有被驯化的野兽,性情凶猛,铺抓老鼠很厉害。

猫的故事梁实秋,猫的故事梁实秋主旨-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古代,被驯化的猫,是文人雅士的好伴侣。我们都知道清朝黄汉编著的《猫苑》一书,有很多细致入微的记载。很多著名诗人也都写过这方面的诗词,比如黄庭坚的《谢周文只送猫儿》,“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

为了鉴定猫的品质和毛色优劣,古代人还发明了所谓相猫术,比如灵猫、香猫等等这些分类。比如有名的《相猫经》就记载一种猫的样子,给它取名叫做“将军挂印”,因为这种猫通身或黑或白,背上一点黄毛。

这也是要看颜值。看脸吃饭,猫与猫奴没有区别。

猫的故事梁实秋,猫的故事梁实秋主旨-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猫很常见,但在中国的十二生肖当中却没有猫,许慎的《说文解字》当中也没有猫这个字,一直到宋代才增补上去。在中国古代,猫还有狸奴、雪姑、衔蝉等别称,都是非常女性化的。

猫在中国古代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典故就是“武则天畏猫”一事,民间流传是武则天怕被其杀死的萧淑妃变成猫来吓唬武则天,因为萧淑妃生前有言,死后一定会化作猫来日夜纠缠武则天,撕咬武则天的身体,武则天于是禁止在宫中养猫。实际上还有一种更为学理化的解释是隋唐鼎革之际,巫蛊之术再度盛行,出现了一种“猫鬼”的流言,“猫鬼”之说在隋唐之际的关中地区非常盛行。因而武则天后来移居东都洛阳,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永徽四年(653年)颁布的《唐律疏议》中曾经明确规定:“若自造、若传畜猫鬼之类,及教令人并合绞罪。“到了唐中后期,“猫”的形象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既有“猫之食鼠,载在典祀。”又出现了将猫视为不仁之兽的现象,李义府因其“柔而害物”的特性与猫相似,故而又被称为“李猫”。

而到了宋代,养猫风气则逐渐流传开来,猫的形象也得到了好转。陆游在其所作《冬日斋中即事》中曾经这样描述其与猫的关系:“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箻。”由于武则天与萧淑妃的故事广为流传,宋代民间因而称猫为“天子妃”,宋代也发生了“狸猫换太子”这样的故事。

近代以后,猫与普通人的关系更加密切,许多名人都有养猫的爱好。著名的比如林语堂、季羡林、李敖等等。

有哪些作家文化人是著名的猫奴?养猫,爱猫,写过猫?

看到过一句话:“想感受被爱就去养狗,想学会爱人就去养猫。”猫是一种神奇的动物,优雅傲慢、温柔敏感、神秘莫测,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猫爪之下,心甘情愿地养猫、写猫、画猫。说到爱猫,历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名单中,可以随便拉出长长的一大串:吉卜林、叶芝、萧伯纳、赫尔曼·黑塞、安德烈·纪德、艾略特、威廉·福克纳、丘吉尔、海明威、加缪、萨特、贝克特、帕特里克·怀特、布罗茨基、南丁·戈迪默、辛波斯卡、奈保尔、帕慕克、多丽丝·莱辛……

我国对猫最早的记载出自西周时代的《诗经·大雅·韩奕》,当中内容写到:“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其中的“猫”指的是家猫的祖先,还没有被人类驯化的各种野猫。家猫在中国普及最早不过三国曹操时,最晚不过北魏贾思勰时,大致在十六国的乱世期间。下面介绍一下国内的猫奴们。

写过《猫啊,猫》的陈子善把中国现代文人与猫之间的关系分成了三类,一种是爱猫,一种是仇猫,一种先仇猫后爱猫。比如梁实秋,他曾放言:“有义犬义马救主之说,没听说过义猫。猫长得肥肥胖胖,刷洗得干干净净,吃饱了睡,睡醒了吃,主人看着欢喜,也就罢了,谁还稀罕一只猫对你有什么报酬?”谁料到骂归骂,到了晚年梁实秋摇身一变,彻彻底底成了“猫奴”。他在家里养了黑猫公主和白猫王子,后来又新添了小猫咪“小花”,他独宠“白猫王子”,它每年生日时,他都亲自撰文登报为它庆贺。

中国文坛里这样的猫痴故事不胜枚举。比如钱钟书、杨绛养的猫,曾被评为“清华一霸”,名叫“花花儿”,善于争风打架,于是很快成了清华园里的霸王猫。钱钟书也不管,他有一阵,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自家猫和别的猫打架。门边常备长竹竿一根,只要听见花花儿开打,钱钟书立马扛了长竹竿奔出去帮忙,最常对阵的“敌人”是隔壁邻居林徽因家的宝贝猫。

1、陆游

宋代最著名的一位猫奴就是写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了。陆游晚年闲居于山阴鉴湖老家,他养猫是为了灭鼠,但在他笔下,“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一人一猫,深夜相伴,偎依取暖,是他诗里不多的温馨柔情了。

2、嘉靖

标签: 猫的故事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