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作文

ysladmin 7 0

春节马上到了,大家讲讲自己小时候家乡过年的一些风俗文化吧?

快过年了,我先讲个小故事再说说家乡的民族文化。

小时候出生在江苏苏北一小县城,民风淳朴,敦厚,四五岁时住县医院大院。有一年过年前医院食堂要杀一头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分给全院医务人员。那年应该是六十年代末,一早起来听说食堂要分猪肉,都跑到食堂门口看杀猪,哈哈,里三层外三层把杀猪地围的水泄不通。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杀猪是怎么回事,先洗再刮毛然后猪脖子上放血,然后一块块切下来放在地上,全院每家都分到一大块肉,那个激动劲甭提多高兴了。全院上下喜气洋洋,兴高采烈,过年的氛围浓厚热烈,年味十足,几十年过去了这一幕历历在目,久久不忘。

过去过年在我的家乡,阴历二十三后街上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开始卖鞭炮,对联,灯笼,土特产。往常赶集分大小集,大集时街上人还多一些,不逢集时候街上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过年前不同,阴历二十三后天天像大集,人头熙熙攘攘,接踵而至,热闹非凡。我那时天天泡在街上,图的就是个热闹,那个摊位放炮仗赶紧跑过去看热闹,还能从地上捡几个没响的攒起来过年再放,几天能捡一大把。

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作文-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初二开始各乡、各村,县文化馆陆续在街上演出。有狮子舞,踩高跷,花鼓戏,大秧歌。有唢呐,锣鼓,柳琴戏,猪八戒背媳妇等,好多好多。从初一基本上热闹到正月十五后,天天都有,那时小天天都跑出去看演出。也没有电视也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天天玩的不亦乐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眨眼年就过去了,那时心里那个美啊就盼望天天过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再也体会不到幼时的喜悦和期盼,这种再也不现的浓浓年味一直在心里最深处珍藏。

我的家乡位于湘中娄底,这里春节期间的过年乡俗有:大年三十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守在火塘边,火要大要旺,俗称“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到午夜十二点过后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新年到来。大年初一一大早,小朋友们便起来,带上小塑料袋,挨家挨户去拜年。房主人则高高兴兴的打开门,让小孩子进去,每人发几颗糖。一趟走下来,小孩口袋里塞满了,又用塑料袋装。大家互相比着看谁拜年拜的糖多。又有赞土地的手里拿着个小锣,沿门沿户去唱赞歌,主人公给五角一元不等的红包。到了晚上,以一个村子为单位,小孩子举着花灯,大人拿着道具,一家堂屋一家堂屋耍花灯。表演的节目有唱花鼓小调,表演拳棒等武术,和耍狮子。也有专门耍龙的,或是专门唱花鼓戏的。整个春节锣鼓不断,热闹不断。


我小的时候过春节,老家还是有不少“讲究的”,首先是说话要讲“吉利话”!如果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说“岁岁平安”!什么东西没有了,用完了,不能说“没有了”,要说“都来了”或者说“来全了!”

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作文-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年三十中午一定要吃“年糕”,有“年年高升”的意思。再就是一定有馒头。因为蒸馒头需要发酵面粉,就说“发了!”有“发大财”的意思!

刀子、剪子等利器要系上红绳。

最有意思的还是吃年夜饺子之前的“发纸”活动!在院子中央燃起一堆木柴火,放上“八仙桌”,摆上各种贡品。当然也必须摆上刚从锅里捞出来的饺子。然后焚香烧纸祷告!酬谢上苍护佑一年的好收成?祈求各路神仙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燃放鞭炮。

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作文-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后是晚辈进屋给长辈磕头。最后一家人才开始吃饺子!


谢邀回答:说到小时候过年,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自己孩童时过年的情景,我小时候,也是60年初期,那个年代是物资非常贫乏的年代,非常盼望过年,过年可以吃到几粒糖,可以得到几分钱的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过完年,新衣服又被父母装进箱子里,等明年再穿)最开心的是邻居窜门,看见长辈叫一声好听的,有可能会得到一粒糖,或几粒香瓜子和西瓜子或者是云片糕。到了晚上,条件好的人家会燃放爆竹。有钱人家的孩子很骄傲,他们拿着爆竹想什么时候放就什么事候放,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呆呆的望着,希望早点能听到爆竹声⋯。这些过年事实在现代的年轻人绝对是不会相信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可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子过年的,而且这样子的过年方式保持了很多年!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初正是少年时期。记得那时过年(春节),进入腊月就夭天盼年节来到。那时的孩子们不奢望穿多好,也不奢望得到多少压岁钱。只是盼望年节能吃饱肚子就很不错了。

我们县到了腊月廿一至除夕每天做什么都有具体按排,比如廿一洗衣服日洗灾疾,能洗去一年的疾病与灾难,期盼来年无灾无病,幸福安康。廿三炒干,即炒一些豆类、瓜子什么的,待大年初一用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甘四写大字(春联)。廿七宰公鸡。廿八中午蒸一锅馍馍(馒头),也有人摊发馍的。其实是一种饼。廿九贴春联和各种春节纸。家里墙上要贴年画。那时春联是自已手工书写,不象如今买现成的。几个人凑在一起,根据各家的具体情况来书写。比如生活条件较好的人家就写上:金玉满堂家宅旺,洪福齐夭富贵长。(其实是夸张,那时的人们是很苦的)。生活较贫困的就写上:勒紧裤带过紧日子,精打细算节俭过年。还有一家平时婆媳不和,有人就写,墙上芦芾,头重脚轻跟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借以讥讽。

除夕下午要上供祭祖,晚上吃团圆饭。最忙呼的是初一早晨,从六点起床,大人孩子换上新衣服,院子中间放置一梱谷草,上靣放上柏枝,由家长点燃,日旺火。预示今年一切兴旺。然后放鞭炮。放完鞭炮就要开始拜年了。记得那时拜年是很慎重的。我们家族的几位老大爷们在天亮前就来给我爷爷奶奶拜年了,奶奶已摆好垫子,三靣墙上都有神像。正面是释咖佛和观音、普贤,西边墙供奉祖先,东面墙供奉财神灶君。拜年的人们进堂屋先依次拜神,拜完神才开始拜人。那时的老人们拜人要作辑,双手抱拳,弯腰九十度,口中喊给某人作辑。然后主人招呼客人抽烟喝茶嗑瓜子。

初二,家里的男子们要上坟祭祖,中午要吃认岁饺子。

初三就可以出门给亲戚们拜年了。初五不能出门。初六是闰女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的特定日子。如因故初六不能去,可往后推,哪天都行。但初五以内是万万不能的。因年节是举家团圆日,女儿出嫁了,就按外人对待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述一些旧的习俗现在也没人认真遵守了,但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民风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吧!

关于中国传统春节,各地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呢?

谢谢邀请!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春节,全国各地的习俗大概都是一样的。

就河南的习俗来说,腊八节喝“腊八粥”。过去的岁月,农村也就是在中吃顿咸米饭,条件好的家庭,把大米和小米掺在一起放到锅里熬,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把盐和切好的红萝卜、白萝卜和白菜放锅里,用勺子搅匀,一直熬到熟,就代替腊八粥了。腊月二十三,拜财神,积灶,认有干儿干女的,逮一只老公鸡,由父母领着去看望干爹干妈。腊月二十四,开始大扫除。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到集市割肉,或杀猪宰羊。腊月二十七,杀小鸡。腊月二十八,贴年画。年画,有春联,有福字,有钟馗像,有红色图案的窗花。腊月二十九,灌壶酒。腊月三十,就是除夕,放鞭炮,点长明灯,全家围坐一起吃饺子,喝酒聊天,守岁,家人为晚辈准备压岁钱。大年初一,放鞭炮,晚辈给长辈跪头拜年,长辈发给几毛钱或者几分钱的压岁钱。大年初二,到舅舅家去拜年。大年初三、初四,到姑家、姨家拜年,一般都是带果子。大年初五,也就是破五,放鞭炮,吃饺子,喝酒。大年初五一过,年味渐淡。正月十五,闹花灯。提前用红纸把灯笼扎糊好,正月十五傍晚开始把油灯点燃,挂在大门两侧。也有孩童聚在一起比花灯的。

正月十五一过,年就算过完了。

以上是河南过年的习俗。但河南各地有各地习俗,大致程序就是这样的。

各位网友,你们那里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能交流一下吗?

标签: 家乡的风俗一一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