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看《曾国藩家书》有用吗?
要评价《曾国藩家书》,先得了解曾国藩本人。
曾国藩出身贫苦农家,科举之路一波三折,连考7次秀才后,才在23岁“高龄”考中,成绩是倒数第二。
肉眼可见,他资质算不上出众,他也说过自己记性不好,背书比较吃力。
中了秀才后,曾国藩突然开窍,很快就中了举人,
屡挫屡战,屡战屡败,却始终锲而不舍,原因是啥呢?立志。“不入俗流,锐意功名”,尽管N次落榜,他也坚持闭户读书。
这里必须要提一提曾国藩的父亲。为了负担曾国藩读书考试,家里早已家徒四壁,可即便如此,得知曾国藩借巨资买了一套《廿三史》,父亲仍然宽慰他:“借钱不要紧,我替你还,只希望你能够潜心读书。”
此后,曾国藩“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不孝”。清晨起不来怎么办?他设计了一个土闹钟:房间里放个铜盆,盆上用一根绳子拴着一个秤砣,再点根香,系到绳子上,香点完了,绳子烧断了,秤砣于是“当”地一声砸下来……
以勤补拙,终成大器。因为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他才会在家书中多次提到“勤”这个字。
“俭”也是曾国藩屡屡告诫子女家人的。来看一下他的衣食住行。
衣:衣服一共不过三百两银子,有的衣服会十几年,甚至三十年。
我觉的还是有用的,曾国藩生于乱世,农家子弟一介布衣,他性格沉毅艰忍,他的成功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如果说他资质平平只能说是自谦,没有大聪明大智慧能做到出将入相这种大成功吗?遇大事不慌乱,有大功而不自矜,平心待人,近代史上最后一个大儒,剿灭太平军时做为一个三军统帅,繁冗之中还不忘对家中子弟的教晦。不止是读什么书做什么事,甚至于一言一行都曾涉及,曾嘱其长子语速太快,步履太浮而不稳,无论大事小节无不顾及,如果现代的高官,富人能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则幸莫大焉,布衣宰相,官至极品尚嘱咐儿媳勿忘绩织,定期给他做布袍,布鞋,可见其对自己的戒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曾国藩身上体现的最充份,剿灭太平军的功过是非咱们且不讨论,只说对朝廷的忠诚,对国家的安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愚以为亟待提高儒家思想,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谢谢。
有 用。当年蒋介石就是靠曾国藩家书和阳明心学治国平天下的。
在《曾国藩家书》中,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收录的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中,治军、为政、修身、治学、持家、处世、理财、交友、用人等方面均有涉及。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一生勤奋,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封建时代,一不留神就容易引起树大招风,功高盖主的嫌疑,造成“走兔死,狡狗烹”的时代悲剧,所以在那个如履薄冰的境况之中,曾国藩一番可以如此从容镇定,其内心之强大也是可见一斑了。
其实,曾国藩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君子和圣人,人无完人。而在这个抵抗挫败感、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良好的修养和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成就人生的一个关键步骤,不如我们看一看曾国藩对此有什么见解。
这句话是曾国藩为后世后人留下的很有名的一句锦囊劝诫,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种“知止”的心态和思路。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物极必反是常理,要懂得适可而止,需知道骄心日盛、利欲熏心,不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论语》中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其实和这句“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恰到好处的幸福,才是稳稳的幸福。
人到中年所面临的的诱惑越来越多,金钱、权利、美色,各式各样,有所追求固然是好,但不懂得适可而止的话,那便过犹不及了,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利益只是暂时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否则长此以往很容易在追名逐利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也会让挫败感压制了自我认同感,让贪得无厌打败了知足常乐。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慢慢变得越来越贪婪,他的自我需求会越来越得不到满足,于是心理落差渐渐加大,挫败感的消极情绪便会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会让一个人变得骄心日盛,甚至会去想其他的“门路”来获取利益,进而引起纷争,可见,久利之事、众争之地是要远离的,因为众争之地早晚会变成众矢之的。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就算放在现在,也毫不过时,它不啻为一句最清醒的醒世格言,为后人敲响警钟,远离“久利之事、众争之地”,不让挫败感有机可乘。
静,是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静并不是将自己置身事外,而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个字看起来容易,其实“修炼”起来却是颇费一番功夫的。
心静如水并非万籁俱寂,而是面对各种纷扰杂乱,都可以用一种平和而宁静的心态对待。
标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