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不以成败论英雄?
一个人立身处世,可能成,也可能败,皆取决于他起初的动因或曰初心。
如果一个人当初用心不良,心怀叵测,心术不正,那么他的失败是预料之中的,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现实生活中,未能获得预想的结果,原因可能有很多,不一定是个人品行的缘故,也不一定是个人努力不够,有时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运气。这种情况的人为数不少,他们的本意也是要发奋上进的。
此外,事业的暂时成功,也并不意味着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倘若以后不思进取,情况就会走向其反面。
因此,不能单纯的片面的以成败论英雄。
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其实是留不下什么可以被称为“英雄”的东西的,真正能够以英雄论的失败者,必定是在精神上给后人以寄托和依靠,必然是在无尽的黑暗里高擎火炬,哪怕绝望也要给后来者以希望的啊!正是后来者看到了这光,才会知道历史上曾有这样可敬又可爱的失败者,才会自发地把他们当做英雄。毕竟,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企图让后来人只记得他们,只歌颂他们的事迹,那么这些可敬的失败者的事迹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还不是因为有更多过人的精神能够启发后人,让后人不自觉地仰望,并让后人以超脱成败的眼光看待他们,他们的事迹才流传下来的啊!
比如王安石变法,历朝历代都觉得这是大失败,甚至有人认为它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变法的骨干之一、后来想重振新党排斥旧党的章惇,更是被编写入《宋史·奸臣传》。无论是在北宋,还是在后代,拿着笔杆子的人都没有饶过他们。“安石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道也,岂非万世之罪人哉”,万世罪人的大帽子都扣在了他们头上。
他们也确实失败了,没有打败比他们还没有节操的旧党,在日益激化的党争中朝廷风气逐步败坏,而章惇也没有成功阻止祸国天子宋徽宗上台(在宋徽宗上台之前,章惇就曾经阻止,并说他举止轻佻,不应该做天子,现在来看真是一语成谶),北宋的倾覆他们也确实要担当一定责任。
可是是金子就会发光,他们后来还是得到了历史的平反昭雪。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宋代以来那个保守僵化的中国走向了落后,走向了衰亡,仁人志士都在找一条救国的道路,变法改革乃至最终的革命才是时代的强音。身在其中的梁启超感触最深,彻底为王安石摇旗呐喊,说“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之日莫之能废”。这是跨越数百年的两代救亡图存者的惺惺相惜,没有大魄力,不立大志向,不经过大失败,又怎么会像梁启超这样崇拜王安石呢?在梁启超之后,中国人终于为王安石平反昭雪了,只是迟到了几百年。近代的仁人志士都从王安石那里取得能量,视他为精神偶像。
这种精神上的共鸣,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就连列宁都称赞王安石是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改革的苦痛,才对历史上的人物的精神感到敬佩和同情。
所以真正彻头彻尾的失败点是称不上英雄的,他们一点精神遗产都没有留下。真正能论及英雄的人,无论成败,都有超脱成败之外的一种精神所在。后人纪念英雄,只有庸俗的功利主义者喜欢看成败。不灭的精神才是最终的英雄品质。
这句话本身是个历史警句,成功者认可之,不成功者极力不认可。若作为人类历史学上的概念看,褒贬则要视关注点而定,不一而足。单单只就历史大趋势的结果看(绝大多数人只看结果),成功者为英雄!因为成功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努力,因势利导,驾驭趋势更为重要,也就更需要有非凡智慧。不成功者当然也有努力、可能也有不少的智慧,甚至还智慧多多 但是在努力之外,或者不善于察大势,或者不善于驭大势。察势,驭势,需要真功夫,真学识,真努力,真慧眼、真慧心。在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人类历史文化积淀的社会,无论是儒家熏陶还是宗族教育理念里,学业、功业、理家、治国,概莫如此!
有句话叫成王败寇,还有句话叫不以成败论英雄。
两句话连起来看就有矛盾了。
既然成王败寇,那你怎么又说不以成败论英雄。
所以要论影响还得是要看成败。
如果从短期来看,的确如此。
因为成功的人会拼命贬低失败的那一方。
就如同我们历史上无数次抹黑对手一样。
以唐朝李世民为例。
他依靠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
标签: 不以成败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