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你怎么评价是?
可以说整个影片看下来,你会感受到导演的镜头非常冷峻和真实。你能真真切切的感受每一帧画面仿佛就是自己的记忆力的一部分。
从一开始一位老人蹒跚着走进一千庄严整齐的墓地开始,镜头一转走进老人的回忆。
是诺曼底登陆的过程,从靠近诺曼底,准备登陆,到成功登陆,整个过程影片持续了近二十分钟,从不断呕吐的军官士兵,上尉控制不住颤抖的双手,还没来得及登陆就落水中弹的战友,等等这些连贯的画面让你感觉这就是真实的战争这不是一部故事片,而是纪录片。
二战老兵和历史学家都认为电影真实还原了诺曼底登陆的惨烈场面。
电影的整个过程,我觉得导演对镜头语言的把控都非常到位,远近镜头的切换,长镜头来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无力,镜头里色调的运用,对剧情氛围的渲染极具视觉效果。
不管是战争的残酷,还是他们这一行的生离死别,快乐相伴,并肩作战,镜头都十分冷峻,让我很受冲击。在这一段经历,不管是哪种情绪都稍纵即逝,安逸,痛苦,害怕,绝望,思乡,愤怒,温暖,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便又被迫迎来意外。即便是战友牺牲都没有时间好好地为他缅怀为他建立一个墓碑让他安息。
我想这就是战争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残酷的地方吧,我们的生命很普通,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就是在享受这一切,而如果哪一天我们连接受发生在我们身上事情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了,那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生活的意义?
最后,借这个问题表白一下这个小哥,好帅好帅,牺牲的时候哭晕。T_T
开始时候,是八个人出来的~
这部片子我看了不下20遍,说明了我对《拯救大兵瑞安》的喜爱。为什么?三个原因:
1,真实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唐,互不认识的美国大兵与德国兵却相互残杀
2,演技超赞,尤其是汤姆汉克斯让人过目不忘
3,故事情节紧凑,2个多小时电影一个高潮接另一个高潮,让人喘不过气来,绝无沉闷
真希望中国能拍出如此经典的战争片。
最喜欢看的一部影片,反反复复看过十几次了,从原版到翻译过的,应该说这是一部艺术性很强的战争片,同时也传播了西方文明中关于战争的价值观,所以可以说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观念上都冲击了国人的心灵,震憾的程度远胜于我们的优良传统宣传。导演和演员的责任主要是表现力,从那个技术角度去实现体现了他们的水平,这一点上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团队表现相当完美,中国的影片中冯小刚的集结号就尝试了这个路子,看的年轻人觉得很过瘾,但是老兵们都摇头说不像,所以说技术还是为价值观服务的,美国人的战争观其实是一直被我们的前辈所蔑视的,那是一种东方传统思维模式,战争应以征服和复仇为目的,而西方人的眼里暴力正义是合理,看似相似其实大相径庭。在这部影片中按照西方文明中的写实主义描写了各种各样人的命运,而中国影片更强调的是集体意识,这是我们的影片用好莱坞方式怎么也演不像的主要原因。
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一部关于二战的电影!
1.战争电影的典范。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奥马哈海滩登录场景,真实而又残酷,血腥而又写实,据说斯氏对战争场景年代感、细节、真实的追求近乎苛刻!类似于工匠精神的追求,打磨出了这样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史诗巨作。
2.人性伦理的光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拯救大兵瑞恩》的内核则是控诉战争对一个家庭的戕害,在残酷杀伐宏大场面下的亲情拯救。这样,视角震撼下的场景轰炸带给了观众心灵上的拷问轰炸,弹雨跟人性齐飞,血腥共伦理一色。
3.斯氏电影的登峰造极。什么是大导演,什么是大制作?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告诉了我们一切。其后世界各地的电影都以次第跟进的方式向斯氏致敬,包括韩国张东健的《太极旗飘扬》、中国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等。
今天,乃至三十年、五十年后看,《拯救大兵瑞恩》仍然会让我们新鲜、震撼!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 二战 战争 反应人性 体现价值观的作品。其特点在于第一次花巨资详细重现了二战盟军登陆诺曼底的惨烈景象,宏观及微观上。没了……
这部片子之后Tom Hanks收到了一本二战回忆录,记录的是美101空降师的二战故事。于是就有了HBO的兄弟连。Tom Hanks表示,早收到兄弟连的故事,拯救大兵瑞恩就根本不会去拍了。
所以,要说反应二战战争,前有兄弟连,后有太平洋战争。要说反应人相对于战争的渺小,前有细红线,后有钢琴家。要说反应战斗细节,前有黑鹰坠落,后有拆弹部队。要说一群人救一个人的英雄主义,也看不出比98抗洪或者汶川救灾高尚到哪里去。所以选这个片子介绍给别人,简直迷之尴尬,这个也容易让你给别人的印象变成蜜汁尴尬。
当然,体会的出这蜜汁尴尬的大学新生不会太多,哪怕老师也不全能体会出来,更重要的是,刚以为自己获得了自由的大学新生不会在这种场合关心你是谁,你说了什么。
所以无所谓了,洗洗睡吧。
标签: 拯救大兵瑞恩 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