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好书总和悲伤的故事有关?
好书应该是指能打动人、震撼人的书吧。如果是这样,好书就需要充分展现崇高的人格,而崇高的人格不可能是温柔富贵乡里被激发、展现出来。
在一个衣食无忧、无所事事的环境下,一个个庸庸碌碌的人生不是好故事,也不能据此写出好书。
崇高的人格必须在剧烈的冲突中被激发、展现出来。只有在最尖锐、最痛苦的冲突和斗争中,才能显示出意志的坚定、理想的执着,并为维护个性的完整,追求崇高的目标,作出最深切、最痛苦的割舍,这就是悲剧。
人有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的倾向,发现并培育内心世界崇高的部分,证明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这不仅是现代人所说的存在感,实现情感世界的升华,也是精神生活的顶层需求。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鲁迅),这个价值毁灭,我的理解是为他人、为信念作出的奉献和牺牲,被毁灭的价值越高,越震撼人心,让人感动,让人肝肠寸断,读者在剧烈的思想、情绪活动中,提升人格修养,实现自我完善。
悲伤的故事是最高的文学形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自评:“天下自古英雄出少年,人生多磨难,事事二茫茫,天涯各一方,伤心泪二行,独古而求败,事事伤心头,纵有词章千百阕,相思只在梦中吟,彻夜难入眠,碾转三更天,常见幻画影,月缺古月悬,卿为天上客,我是江湖落拓人,读书少,文章低,夏雨难于冰虫言,自思伤心泪二行,跃过龙门从做人。”
从古到今,好的文学文化作品,都是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而看透了人事浮华烟云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而成就明作。
所以,王阳明先生讲:“心亦光明,亦复何言,志上立,事上磨,人上炼,格物致知,致大善。
苏轼也是人生官场被贬,失志后悟道坐禅明心后而写出的千古名句。
佛门相传苏轼才华横溢,经常找佛门的禅宗大师论道讲禅,曾遇佛印禅师印证自己的禅偈:“辑首天中天,亳光放大千。”
“端坐紫金台,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派人把自己的这首得意禅做送给佛印大师看,佛印看师后,说了《狗屁》,二个字,苏东坡听了后不服气,当下去找佛印禅师论证,当苏东坡见到佛印禅师后,突然明白是自己错了,自己着相而求,被二个字打过江了,最后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成为了人生修行上最好的朋友。
所以,好作品与好文章,那一定是诗人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失落不如意和人生悲伤后而作。
自然诗中有悲伤之意。
这并不是书的情节需要,而是这不是的发展过程需要,像路遥的《平凡世界》中构思矿井被淹,涨到地面,直到他的心爱之人,记者的不幸的淹没死去。写的十分投入,可见作家的良苦用心,是想通过这个场面的描写,达到唤起民众的认识什么是美丽的,什么是丑恶的,进而实现一种精神的折磨,不管你从什么角度看,的是一种诚实之美,都是可爱的,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我想就是作家的初衷。任何人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像书中的人物都活起来,似乎这样才是作家的本事与初衷,作家要是平白无故,能够写得这样的丝丝入扣,升华到一种悲愤的场景。难为广大读者的思想情绪还在念念不忘啊!那些悲伤的场面,在此时此刻都似乎存在着,这我想就是作家的魅力,作家的本事就在于此,作家早已经离我们远去,要是他缺少一种灵魂深处的洗礼,这样感动人的场景,就不会主动活生生的这个世界上存在下去,这就是一个作家的真正魅力所在,能够拿出他的心血出来,并且在世界永流传……
恩情稍纵即逝,仇恨刻骨铭心;快乐肤浅而短暂的,痛苦深刻而持久。这也许是人类自我防卫的基因决定的吧。
据科学分析,相对于正面情绪,人更容易记住负面情绪,无论事件的数量还是细节。也就是说,悲伤的作品更能调动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共鸣。
另外,“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人钟情于悲伤的作品,也许还有好奇心的驱使吧。
悲伤的故事,为何会悲伤,结局为何不能顺遂人意,是天理的不公还是命运的捉弄?悲伤的故事,其实是源于真实社会的,不如意的结局总能让人心灵震撼,总能让人印象深刻,继而推进深入探究和深刻反思,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对主角命运的影响。像《平凡的世界》《活着》等,都让我们对那些时代整个社会有深刻清醒的认识。
余光中认为朱自清的《背影》“失之伤感”,今天的少年不必诵读这么哀伤的文章,你怎么看?
看了前面其中几位的回答,只能说网络时代不但健盘侠多,喷子更多。朱自清的《背影》写的这不好那不好,喷子们写一篇好的我看看!
没想到余光中老先生也当起了喷子,说《背影》这篇文章“失之伤感”。还说什么短短千把字,作者就流了四次眼泪,也未免太多了。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还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要我说老先生你不必怀疑,现在二十岁的大男孩肯定不要父亲照顾,就是离别也肯定不会掉眼泪。可朱自清写的不是现在呀,他所写的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且兵荒马乱,能和现在比吗!现在因为有了飞机、高铁、手机、网络的缘故,离别对大家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再平常不过了。现在的人既使离开家乡,基本上也不再有乡愁了,那以前的人写乡愁的文章我们能说他们写错了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流的这几次眼泪是不是失之伤感,到底该不该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别说还是那个年代,就是现在,当你看见你年迈的父亲,为了给你买几个橘子,吃力地爬过铁道那个苍老的背影时,你会不感动流泪吗?除非你是铁石心肠!
第二次流泪,“…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着我,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下来了”。那个年代,唯一的联系方式只有书信。因交通不便,书信不但很慢,而且有时候因半路上丢失了等各种原因,有些还寄不到。当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后,想到此一别山高路远,再相见不知何年何月,能不流泪吗!最后一次流泪是因为父亲的书信,父亲在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当作者听到老父亲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以后怕是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唠叨了,流下眼泪难道不正常吗?!
通过这几次流泪,把对慈父深深的爱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文章哀伤吗?我怎么没看出来!依我看,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读,因为当今的年轻人不但缺少孝心,而且缺少爱心!
余老先生竟然讲过这么情真意切的话,我觉得真是对现今年青一代的莫大关爱呀!!!
也许是我过于孤陋寡闻了吧!我今天第一次见到这么一段话。如果先生生前确实讲过此话,那么我觉得先生的人格魅力真是太大了,竟能从这个方面去关注年青人的成长,就凭这点,就使得我对他的敬意又增添了一分。
先生此言确有道理。试想如果新世纪的一代还停留在那么一种(沾着抹着就哭眼抹泪的)幼稚的、毫无坚强意志的精神状况上,则要在这个纷繁复杂、处处暗藏危机的社会上生存就实在太困难了。
所以为了以后的人生之路走得顺些,还是建议年青一代少接触些不利于培养健全心态、不利于磨炼顽强品质的文学作品吧!!!
标签: 悲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