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部以自己经历为故事的小说,怎么写更好?
我只记得上学时语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想要写好小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知识面要广,上到天文下到地理,还要通古今,知人文。因为小说写的是人的故事,故事里有好人,有坏人,有粗人有文人,有仙人有鬼怪,有天上的事,有地下的事,有古代的事,有近代的事,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这些都要你写出来,如果什么都不懂,哪是没法写出来的。所以能写出一本好小说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老一点再写书才好。
巴金写家春秋时年纪就有点轻,虽然作品文学性很强了,但对世界的看法却有些稚嫩。
夫子张载讲文章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一辈子哪怕只写了八百字的文章,写的真实,有意义都是值得的。
如果写,建议倒着写。先写现在,如何导致的现在。这样写比较有带入感。
有一定文学功底,可以尝试,可我看你这问题问的,还是不要盲目动笔,多看一些自传和有深度的书,然后在根据自己的经历,考虑要不要写出来~本人没有写作经验,纯属个人意见。
我没有写过小说,最开始看小说的时候有过这种想法,但是我发现小说没有那么容易写,哪怕可能你觉得写得并不怎么样的小说,可是人家能写出来就很不错,我自认为没有这种能力,感觉如果你想要的写一部以自己经历为故事的小说,先把框架想好应该会好些一些吧!
怎么提升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准,感觉自己看书只关注情节,或者说只是为了猎奇心理,对文笔什么的没有印象?
那要说你看啥书了。
如果只是拿来消遣的文学故事,一目十行,也没什么,好像书都是租的一样,早点看完可以省点钱。
像散文,诗词,或者议论文这些本来篇幅也不长。还有些会比较生涩,一目十行就行不通了。
如果确实想提高文学修养,可以细读文学作品,读那些可以让你有所思考的,而不是完全跟着情节走的。
不过假如习惯了一类书籍,习惯了一种阅读方式,突然想转换,会有点难。
人还是习惯吃自己喜欢的口味,你说呢?
要想提高文学欣赏水准,仅有猎奇心理是万万不可能的,应采取研读的方式才行。即在读懂的基础上,跳出作品进行思老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主题选材的,他为什么选这些而不选其它的;他又是按怎样的条理来组织材料的,怎样开头、展开、结尾的,这样安排好处在哪里?他行文中应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技巧、修辞手法,用它起了什么作用?作者的作品里涉及了哪些知识范畴,这些知识自己是否具有?等等,每读一篇都如此研读,久而久之,文学水准自会有很大的提高。(思老应为思考)
读书和吃饭是一个道理,饭菜的口味有酸甜苦辣咸,会刺激到你的味蕾,但这个味道是否会入脑入心,那就是另外一个层次了,你是否体会到了五味后的另一种味道呢?真正让你感觉到是一道好菜 ,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厨师的手艺要好,另外就是品菜者的经验道行。
一部作品也是如此,首先要写好,简单的故事情节能够透漏出纷繁世界的人生百味,这才是大作,不排除会有靠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人的作品,但一遍过后会让人弃之一旁,不再重拾,而大作会让你读一遍有一边的味道,遍遍不同,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就要多读精品。另外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强迫自己读一些文学理论性的东西,读不下去也要读,甚至要背诵,良药苦口,有些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你把理论融入到内心,带着这个角度再去读文学作品,你就会发现他新的精华之所在。
标签: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