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排雷一定要人工排雷,用科技手段或者直接轰炸不可以吗?
有用科技手段或者暴力手段排雷的,比如使用排雷坦克直接碾压过去排雷,或者直接用排雷火箭对目标雷区进行地毯式轰炸排雷,再有就是用排雷机器人,那么,既然有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排雷手段,为什么还要用人工排雷呢?这个其实是有多种因素在里面的,首先,现代化手段并不能保证百分百把雷区的地雷排干净,因为有些地雷并是依靠撞击、爆炸或者高温等手段就能引爆的,只能通过雷管或者起爆药等引信来激发,比如现在的地雷主装药一般是成本较低的TNT(特屈儿等装药的也有),这是一种典型的钝感炸药,仅仅依靠撞击甚至是直接用火烧都难以引爆!
所以,使用机械排雷的方法或者是直接用火箭排雷车轰炸根本做不到百分百把雷区清理干净,除此之外,排雷的地点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在一些崎岖的山地、丛林等地方,这些地方排雷车根本连进都进不去,更不要说是排雷了,就算用排雷火箭,你也要考虑到使用的后果,比如在山林的话,总不能把山给烧了吧,再说了,由于地形崎岖,排雷火箭的排雷成功率也会更低,可能在事后仍然需要人工复查排雷,效率更低,而如果在雷区的附近有平民聚居地,那么这片雷区的排雷的成功率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基本上要做到百分百清理干净!
因此,即使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要保证排雷的成功率,人工排雷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不管是哪种排雷手段,都有一定的限制,排雷车、排雷火箭对雷区的地形是有要求的,并不是所有的地形都能使用这两种排雷方法,至于排雷机器人,先不说可靠程度有多高,单单是成本就不是一般的国家能承受的,而且,对于特定的雷区来讲,真的只有经过人工多次排查后,才敢保证这篇雷区已经百分百没有威胁了,不然,即使你把这里地毯式轰炸了一遍,你也不敢保证就没有被遗漏没引爆的地雷。
▲排雷英雄杜富国
前面说的是战后排雷,其实还有一种是叫战时快速排雷,顾名思义,就是在战争条件下,对雷区的进行快速排雷,以便保证部队的行进。战时快速排雷要求的是排雷速度,对排雷的成功率没那么严格,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机械排雷手段,但是排雷的效果就不能百分百保证了,即使是知道此时的雷区可能还存在未引爆的地雷,但是为了不耽误战机,也是要强行通过的,所以啊,地雷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一旦埋到了地下,带来的后续隐患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最后,在这里向所有工作在一线的排雷英雄致敬,谢谢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安前线!
排雷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现在各个国家都是采用各种手段一起来排除一块地方的地雷,并不是单纯的采取人工排雷这一种手段。
重型车辆发射导爆索先把雷区炸一遍。
利用人工安装爆破筒,去炸雷区。
通常如果发现对方的雷场,首先是使用爆破的办法把地雷引爆,具体就是用导爆索炸,或者用爆破筒一段一段的在雷场中炸开一条通路,随后是安装了扫雷器材的坦克碾一遍,俄国人的坦克扫雷具就是两个大碾子,西方国家也差不多,西方国家还喜欢用铁块抽地,或者用犁刀推,如果在战时这样的通路已经打开了,剩下的地雷场做好标记就完了,有功夫在慢慢排除。
用大碾子碾一遍。
最后在上人去探雷。
不过,这些排雷的手段都是在战时可以,因为就算用了这些办法,对于地雷并不能100%的扫除,在战时不是100%没有关系,但是在和平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必须要100%的扫除地雷,这个时候就是十分困难了。象中国在中越边境进行的几次大规模的扫雷行动就是必须把地雷扫除干净才行。
中国的工兵对于这种地方,采取的套路和战时差不多,不过首先进行的是防火,这种办法利用中越边境植被茂盛,可燃物多的优势,首先用火焰产生的高温引爆地雷,地雷的确都有防殉爆的功能,但是对于长时间的燃烧也还是经受不住,烧完了再用炸药炸,就是一开始说的用导爆索炸,这一遍炸完了,再用人工探测的办法用探雷器慢慢清扫,这一遍是最细致的一遍,这一遍扫干净了整个雷场就干净了,但是这个也是最危险的一步,出现人员伤亡都是在这个阶段。
现在排爆机器人用的越来越多了。
这种连烧带炸的办法,对于一些缺乏植被覆盖的地区就很麻烦,当地没有可以供给燃烧的燃料,原来看到过资料是可以利用喷火器冷喷,先把燃料喷到雷区上,然后再点火。当然,使用空气燃烧武器也可以引爆地雷,不过目前的实际扫雷中并没有看到这样做。
使用炮火或者航弹对于雷区进行爆破的办法,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的扫雷作业中很少这么干,原因是,炮弹和炸弹产生的弹坑会极大的妨碍通过雷区的行动,等于是排除了地雷但是又给自己挖了一堆坑。
扫除雷区以后的验收典礼,不过这张照片应该是补拍的,毕竟谁有胆子站在雷区里边,就算是记者有胆子,部队也没有这个胆子。
现在在小规模的治安战中,对于地雷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由于这种地雷的雷场小,而且雷场的位置并不清楚,目前这种小块的雷场多数是依靠人工发现和排除,还有部分是通过军犬发现,而根据美军在越南战争的经验,这种雷场大部分都是被人员观察发现的,包括在伊拉克的土炸弹也可以看作是土制的地雷,美军对付这种地雷倒是采取了一些科技手段,主要是通过干扰起爆的手机信号来不让炸弹引爆,最后的排除也是可以通过排爆机器人来完成,不过在大规模战争中,还是少见一些,不过使用排爆机器人的确是可以减少人员的伤残,也会是以后的方向,不过现在探测地雷还是一个技术难题,尤其是现在地雷中金属材料越来越少,当然好像有条约要求地雷中的金属含量必须超过1克,但是这种条约到时候是不是遵守,只能看当事国的心情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地雷这种武器在二战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通过大面积的布设雷区可以对敌人的进攻产生极大的障碍,使其进攻行动变得缓慢,进而遭到防守方重型火力的猛烈打击,损失很大。实践证明,假使雷区拥有良好的火炮和机枪进行掩护,靠工兵进行排雷是极其危险而且效能低下的,会遭到对方火力严重的杀伤,寻求更加高效、安全的排雷办法是必然的趋势。
在东线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就曾投入新式的排雷武器,即半履带式遥控炸药车,先由工兵利用夜间隐蔽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供炸药车进入(一般在进攻前一天),等到进攻发起时在炮兵掩护下由德军士兵驾驶炸药车进入通道然后迅速撤离,远处的装有控制装置的三号坦克启动爆炸,进而轰出可供坦克通过的宽阔通道,实现装甲部队的快速突破,极大的提高了排雷效率。
战争后期随着苏军转入全面的战略进攻,处于防御作战的德军开始部署大量雷区以阻止苏军的进攻,苏军也开始考虑新式的排雷方式。通过为先头的坦克安装一种滚筒式扫雷器,直接驶入雷区利用巨大的滚筒压力压爆地雷,从而迅速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
虽然出现许多高效的、大范围的排雷武器,但是仍旧不能完全替代工兵排雷,只有对那种预先探明的雷区使用坦克排雷器或火箭弹排雷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实际作战中敌人经常会布设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雷区,即在自己阵地的后方布雷(会预留出守军撤退通道,但是进攻方是无法知道),经常是坦克部队在驶入雷区并遭到损伤后才会发现这些雷区,这时就只能依靠工兵进行紧急排雷了,一般进攻部队都会配属工兵单位,以便在进攻中对突然遭遇的雷场实施紧急的排雷。此外在山地等复杂地形的作战中,采用大范围的爆破排雷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仍需要工兵实施排雷。至于飞机轰炸和远程炮兵射击进攻排雷一般不会使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精准度太差,而且形成的巨大弹坑反而阻碍了己方进攻部队的前进,进攻部队只需要几条可以满足所有装备通过的安全通道即可,大范围的排雷显得浪费时间而且毫无必要。
标签: 杜富国简介 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