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文,翻译,完整注解?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注释
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发:兴起,这里指被任用。
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畎,田间水渠。
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不经坎坷,怎知奋发?不受折磨,岂懂拼搏?
文革后期,高中毕业,我回乡务农。眼看同学当兵的当兵、进厂的进厂、推荐上大学的上大学……只有我窝憋在家,没有任何门路儿。就连我高中老师提议,让我到邻村中学当老师,也被支书否决,因为我爹与他有矛盾,他不想让我舒心。整整憋了两年,憋出一个念头,只要出了村,我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后来随着挖沼气,我出了村庄,又因吹笛,乡里组建了宣传队。在宣传队表现出色,被派到杞县圉镇学习制塑料,后成为塑料厂的技术员。直到高考恢复,我一直憋着一口气,所以其后就成了高考的幸运儿——河南大学的第一届大学生。
可以说,没有那段坎坷,就没有其后的赌气拼搏以及今日的我。
因此,我感谢命运,感谢当年的支书,正是他的“抽刀断水”蓄积了我的能量,将我引上了生于忧患、奋发拼搏的人生正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处在困境时可以激发出其潜能,会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拥有昂扬的斗志。最终成就事业。而若无忧患生活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会逐渐磨灭奋进和激情,则易遭灭亡。
人应该居安思危 ,要不断进步.,不能安于现状 。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席立足之地。从古到今,真理是永不会改变的。
我们身处在社会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就会遇到不同的境遇。在忧患困难的时候,人们经常是上进的,每天为了摆脱困境而拼命的努力,然而当这一切都跨过去了,生活变得安逸起来,人们便开始享受起来,当初的奋进与激情已经荡然无存了,便开始走了下坡路,最终灭亡。
因为人在安乐的环境中生存,那他就会对外界的风险抵抗能力降低,甚至失去。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从国家到个人,从古代到现代,忧患与安乐都是有关联的,都是不能脱离的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真理,不要成了别人的盘中餐,自己还一无所知。
标签: 生于忧患死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