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简短

ysladmin 6 0

乘法分配律是个难点,学生掌握不好经常出错,怎样教学才更有效?

昨天教孩子这个分配率,怎么都听不懂,就上来搜教学方法,搜到这个问题。然后今早突然醍醐灌顶,想到一个孩子可以理解的方法。去春游,老师规定孩子们一人带两块饼干。那么饼干总数是

同学数*2,

(男同学+女同学)*2,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简短-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男同学*2+女同学*2

😂😂😂难题迎刃而解。

遇到分配律的时候,就让他先找饼干,再找男同学,找女同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简短-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希望帮到同样困惑的你

乘法分配律,关键在于应用,而应用的过程在于我们有梯度的完成他的学习和归纳总结。所以我们首先应当一步一步的理解,而不是拿来公式直接应用,因为应用的话对于我们没有任何效果。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无论是乘法分配律还是结合律,我们都可以从上一幅图中得出一个结论,它们的等式关系,通过一些表格的方式或者墙角拐角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如何正确的完成数字的分解与演练过程。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简短-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这一个过程中,家长和学生都应当首先理解的就是所有的规律,所有的知识都是从数字开始分解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特别是小学阶段,任何规律必须从数字进行抽象,从数字进行归纳。


当孩子已经理解了只是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相应的数字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abc这样的最简单字母,然后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我们发现的规律,这就是被称为乘法分配律的关键所在。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规律,许多孩子也能够背诵,也能够抽象也能够归纳,但实际上它的难度不能是到此为止,更大的难度在于后面的发现,许多数字由于它的表面现象造成了我们无法发现,比如说每一个数字,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数乘以一的结果。

当我们已经总结出分配律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把加号换成减号,做成另外一种的式子。


在上面这幅图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隐含的条件,而这些隐含的条件是孩子在使用这个规律的时候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也就是说他的眼睛必须能够看出来,有些条件在隐藏着。

一般而言,对公式的教学都必须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和归纳过程,即先通过几组特殊的数据进行演算,如:4*(12+8)=4*20=80,4*12+4*8=48+32=80.再换几组数算一算,让学生发現规律,再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a*(b+c)=a*b+a*c.并由文字叙述出来,让学生理解记忆,熟练运用。

首先让我替孩子们谢谢您,您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如果只学了整数的话,这个公式确实看不出有多大的优点,所以只能取特殊的数来教孩子们,

4(25+100)=4*25+4*100=100+400=500

4(25+100)=4*125=500

如果只学习了整数,我们只需要让孩子明白这个公式的正确性,让孩子们会用就好了

如果学了分数这个公式就好讲了

24(1/8+1/6-1/4)=3+4-6=1因为你是老师不是学生,所以不详细的写了,打出来太麻烦了。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是个难点,学生掌握不好经常出错,怎样教学才更有效呢?

很对,是个难点,很容易和结合律混淆,所以现行教材在安排的时候就在三年级学习让孩子把数分解写。教学肯定有方法,需要形象的比喻,比如,25×(4+7)。把25看成羊妈妈,括号里面相当于小羊,分别带着去散步等等,需要你不断揣摩

乘法分配律是一种简算定律。数学概念在教学时最好能吸引学生的故事场景里去,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规律,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动力。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今天我从理解和应用两方面来讲下乘法分配律。

(a+b)×c=ac+bc。符号还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要导入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

[引例]兔子吃胡萝卜大会,40只兔子每只要吃25个胡萝卜。这时又来了4只,也是每只吃25个,那么一共吃了多少胡萝卜呢?

提示孩子尝试用两种思路来解题,对比结果。

解法①:先算兔子总共多少只,再乘每只兔子吃的数量。

→ (40+4)×25

解法②:先算40只吃了多少,再算4只吃了多少,加起来就是总数。

→ 40×25+4×25

再形象一些,三个数我们理解为爸爸妈妈和我,×号理解为爱。

乘法分配律确实在小学是一个重点。有许多孩子到了六年级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究其原因,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太多了。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这个知识点呢?

首先,要掌握其基本形式,理解其实质内涵。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然后把积相加。例如:(a+b)×c=a×c+b×c。理解基本结构时,可以让孩子说说什么叫“分别”,什么叫“分配”,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真正掌握其形式。再结合具体实例让孩子多说多练。例如,计算201×74、99×75之类的题目。

其次,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也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即a×b+a×c=a×(b+c)。这一点还比较好理解,只要告诉孩子提取相同乘数就可以了。关键是一些不是这样完整结构的题目要反复让孩子练习,例如99×15+15、101×46—46等类型。

第三,让孩子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延伸概念。这主要是让孩子自己领悟出来,即(a±b)×c=a×c±b×c。当然也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并练习后加以理解。还有例如25×31+75×23这样的拓展,要让孩子从中找到相同乘数再应用乘法分配律。

只有让孩子多讲解、多练习乘法分配律的各种形式,才能让孩子真正掌握,等到了小数、分数计算时更加灵活多变。

标签: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