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原文赏析如何评价《隆中对》?
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五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7岁)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草庐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不好说了。通过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做的回答,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表现了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
《隆中对》,出自《三国志》。是晋朝的陈寿,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编写的。当年刘备询问诸葛亮如何施展抱负,诸葛亮回答了自己策略,所以说叫隆中对。
如何来评价《隆中对》呢?现在看来,隆中《隆中对》,并不是一份理想的答卷。咱们可以从刘备,诸葛亮两个方面来评价。请看下面的具体分析。
《隆中对》首先表现了刘备恢宏的志向。刘备自言道,臣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我不自量力,想替天下伸张正义,想替天行道。这就是包藏宇宙之机,并吞八荒之心。什么叫英雄,首先必须有翱翔于九天之志。
其次,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招揽人才的智慧。当时,刘备已经是中年人了,而诸葛亮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才俊。一个好老板,必须要吸收年轻有为的人才不断加入。得人才者得天下。华为的成功,与暴风影音的失败,说到底,人才是关键因素,有了人才才能创新。
《隆中对》表现的主要是诸葛亮,刘备干什么去了,当然是去考察,辨别人才去了。实际上问题往往没有那么简单。秦王任用百里奚,与他谈了三天,才把国政交给他。刘备起用诸葛亮,当然要看他说了什么。诸葛亮正是凭借这一番精彩的回答,才折服了刘备。
一,诸葛亮洞彻天下形势,有格局,有大局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人家那么强大了,和人家对抗,就等于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有个毛用。当年,我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羽翼未丰,势力不济,只能硬生生咽下这口气。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孙权家底厚实,凭借长江天险,我们不能打他的主意。实际上,三国争霸,较弱的两方,不能自相残杀,让大国得利。三家分晋,就很形象的揭示了,友弱胜强的道理。这也是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如果,不是韩,魏倒戈,三家抱成团,那就只有智国,没有三家了。
二,诸葛亮为刘备集团制订了具体的方略措施。荆州乃用武之地,北据汉沔,利进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而刘表不能守,所以,先取荆州。益州险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然后,第二步,拿下益州。第三步,待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亲自率领大军出于秦川,这样就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了。
先拿荆州,益州开刀,无异是最英明之举,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基础。然而,千里之遥,兵分两路,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毛泽东曾评价,刘备集团始误于隆中对。看来再英明的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此可以看出,《隆中对》显示了刘备远大的抱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智慧。更表现了诸葛亮经纬天下,腹有良谋的雄才大略。但是,由于局限性,他的思维导图,也致关羽覆亡,刘备溃败于白帝城。益州并不小,如果诸葛亮能制定出更为具体的取信于民的策略,如果关于能不骄于士大夫,是不是就能欲伸大义于天下了?
《草庐对》是如何被襄阳篡改为《隆中对》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志》纪云:“《草庐对》、《上先帝书》、《上事表》、《与步骘书》、《汉嘉金书》等文,宜在《计算》篇”。据此可以看出,当初陈寿撰《诸葛亮集》时,就把刘备三顾草庐时与诸葛亮的对话节录下来,定名为《草庐对》而列二十四篇内的《计算》篇中。
我们今天看到的《诸葛亮集》将《草庐对》列为卷首,是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60年8月出版时,依据清人张澍的《诸葛忠武侯集》和陈寿的原著《诸葛亮集》而整理点校的。
从陈寿《进〈诸葛亮集〉表》时的“泰始十年(公元275年)”起,《诸葛亮集》中一直以《草庐对》定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
然而清代的吃瓜货编《古文喈风》误将这段选文命名为《隆中对》,既缺乏可靠的历史依据,又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因此,《隆中对》纯粹为后人强加,又以讹传讹。致使后人忘却了本名《草庐对》,只记得篡改的假名《隆中对》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
,,,
标签: 隆中对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