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各地有什么习俗?
感谢悟空邀请。
大暑节气在7月22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临了,许多地区的气温都超过了35度。这个时期农作物生长很快,很多地方的旱,涝,风等各种天气灾害发生也很频繁。
古代将大暑分为三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人们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卵化而出的;再过五日,天气更加闷热,土地非常湿润;再过五日,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雨会让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习俗讲究还是很多的。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鱼民扛着船在大街上,鼓号喧天,鞭炮齐鸣,两边站满了祈福的人群,船扛到码头进行一系列的祈福仪式,然后被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当地人还会在这一天吃姜汁调蛋,给老人煮点鸡粥滋补阳气。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节那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亲友间常以荔枝羊肉作为互赠的礼品。
广东人在这个时节“吃仙草”。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在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
【大暑习俗】
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有败火的作用。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北方在大暑的习俗就是吃面条、饺子、鸡蛋,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同时各地也因地制宜,略有不同。例如作为面食大省的山西,就吃凉面、剪刀面。在河南,人们则吃烩面。此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
北京: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山东枣庄:暑羊是啥?原来就是羊肉汤。枣庄入伏之时,农忙之后的人们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杀只羊,喝羊肉汤,吃伏羊便成了一方民俗。营养学家认为伏天吃羊肉营养价值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排出五脏积热和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南方在大暑时节,各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
苏州:除了享用凉冰外,还有许多消暑的风物,乐善好施者在门口普送药物,“广结茶缘”。
上海、湖南:大暑期间有吃童子鸡的习俗。童子鸡体内含有生长激素,对各年龄层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谢谢邀请!
大暑的由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2019年大暑是7月23日星期二10点50分16秒 农历己亥年(猪年)六月廿一。大暑时间每年不定。
大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希望大家防患未然。
各地民俗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吃热性食物清暑。如:1、吃荔枝2、煎青草豆腐3、吃米糟4、吃童子鸡5、吃“仙草”6、饮伏茶7、贴三伏贴8、海边过大暑9、晒伏姜 10、喝暑羊11、吃面条12、吃凤梨13、吃“半年圆”14、送“大暑船″15、送瘟神 16、″斗蟋蟀″等等。
在我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民俗因地制宜,因利乘便,不一而足,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总之,大家都是为了身体健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今年大暑节气是7月23日,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吃烙饼摊鸡蛋等习俗。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老百姓常把大暑分为三候:
一侯腐草为萤。因为萤火虫在腐草上产卵,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的。
二候土润溽暑。是说这个时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这就到了全年雷雨最多的时候了。二候湿暑之气蒸郁,到了三侯这些蒸气就变成了雨气,开始大雨时行,以退暑热之湿气。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在三伏的中伏阶段。古书上也讲:“大者,乃炎热之极也。”也就是说,热达到了顶点。
世间的规律是,物极必反。热到了顶点,转机也就出现了。所以“三伏不了秋来到。”大暑之后便是立秋了。
老百姓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还可以预测天气变化。“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滿塘。”“大暑热,秋后凉。”“大暑热的慌,四个月没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等等。
还有根据大暑热与不热,预测收成的农谚:“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炎热好丰年。”“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等等。
提起大暑,还常常会使人想到《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
我是山东淄博的,属于北方人吧。因为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所以,我们这里喜欢吃凉面。先把挂面煮熟了,用冰镇的凉开水冲凉,切上黄瓜丝,然后再捣蒜,攉上麻汁,再加上点虾皮,清凉可口,天天吃不厌。
标签: 大暑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