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书很快,浮光掠影,有效果吗?怎么办?
一般来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似的阅读对阅读者本身来说,收益不大。不过,以我本人的切身体会,读书的方式是分阶段、分用途的。就是看孩子读这个书是为了什么。
孩子小时候读书,吸引孩子目光的不是文字的内容,而是书的颜色,书上的插图。所以,早期给儿童读的书最好买那种图文并茂的绘本,家长带着孩子边给孩子读,边指着插图看。这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儿童会把听觉和视觉联系起来对故事进行想象、加工、再创造。
因此,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视频播放,而是由大人看着绘本给孩子读、讲,这样无形中也会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播放音频给孩子听,也是不错的。我们知道过早接触视频会影响幼儿的视网膜发育,给孩子的视力造成伤害。让孩子通过听的方式获取他感兴趣的事物,还有利于培养的注意力。
孩子对书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当他随着年龄大了,需要获取某方面的细节知识时,自然会因为需要而去认真阅读。我上学的时候读了好多世界名著,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但是我没有像别人那样,做笔记啦,写心得体会啦,等等。但是,书对我的影响很深远,直至现在,我对文字的爱好,以及那种敏感度,我觉得都是跟我那些读书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当然,在需要的时候,我也会去认真品读、分析、研究。
所以说,只要孩子喜欢,就慢慢引导,买他喜欢的书,和孩子一起读,然后跟孩子探讨他喜欢的人物,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或者交流读后感。总之,不必拘泥于形式,而是引导他越来越深爱。
孩子对于喜欢看的书,看起来就放不下手。低年级的儿童书籍,字数相对较少,一天看完几本也是正常的。
只是看你对他看书的要求了,泛读?还是精读?需不需要了解整个故事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需不需要整理出来好词好句?需不需要找些段落背诵?是否需要写个小书评?
我的建议是,泛读扩展知识面的基础上,对于经典优秀的书籍精读,读透它。孩子学习阶段,泛读精读的书单有很多推荐,可以参考下。最终能产生效果的往往是精读的,泛读书很多读过就忘,就像我们刷手机快文一样。
希望能帮助到你。
看书快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每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速度不同,并不是看的快就没看明白。在年纪小的时候养成阅读习惯是最重要的。
如果担心孩子看的浮光掠影,您可以先把孩子要看的书简单做个了解,等孩子看完书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图书内容,或者让孩子给你讲书里的故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输出方式,也能检验孩子学习效果。
有效果的,这样阅读叫快速阅读,我家儿子就是这样读法,能锻炼孩子记忆力增强,头脑反应快,而且特灵活。
建议平时不要阻扰孩子怎么阅读,因为每个读法不一样,依我们大人要读慢点才有效果,觉得应该读进去了,理解透了,其实这种方法叫精读,对教科书而言必须是这样的。但是课外书没有必要这样精读,因为很浪费时间,只须快速阅读就可以了。
教育是我的主业,我来谈谈读书的问题。
阅读方法有很多种,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
阅读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传统阅读法(俗称慢读),即按照字、词等少数几个单字为单位逐个阅读。
二是快速阅读法,将文字以行为单位进行整体阅读,就是俗称的“一目十行”。
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平均为(300~500)字/分钟,而掌握“速读”技巧的人能以(3000~5000)字/分钟的速度阅读,熟练者则可达到20000字/分钟的速度。
记得我读初中时,作为“武侠迷”,喜欢看金庸、古龙的小说,每天看一本。
这个速度相当快,几乎是人家看一本,我看十本。
那么,有没有效果呢?我看小说基本上就是追求故事情节,对文字、语句、内涵确实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
标签: 杨修之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