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县域品牌要如何破局?
最近我在业务调研时发现新型城镇化正在某些地方悄然发展。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市群,就是分布式城市发展格局。
分布式发展格局的好处是立足本地资源、文化优势就近发展经济,办事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这就需要加大公交、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燃气、广电、互联网等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
中国人对城市的认识是“城池”“衙门”“围城”“当官呆的地方”,这需要提高城镇化所在区域的行政级别,这才符合人们的心理和“面子”。于是我们看到近期上级文件有这样的表述,“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这句话耐人寻味,可能意味着有些城市将走扩权而非扩容的新路。比如廊坊北三县跟北京通州区,就是这种方式。
上述格局一旦形成,农民转市民的身份水到渠成。中产阶级、市民、特色市镇等身份认同感会激发这些人更自信、更有创造力、更文明。
但是也要看到城市群的缺点:分散、不均衡、缺少高端人才、重复建设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回答是:一体化
首先是城际铁路、公路的一体化,提高商务运行效率,提高物流速度。
其次是稀缺资源、高级人才利用一体化,通过互联网解决这问题,这又会带动“新基建”的发展。
再次是土地利用、建筑规划一体化,通过有意义的“合村并居”盘活土地资源,减少土地占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房住不炒”问题。
最后,建立在分布式城市群的县域品牌就获得了如虎添翼的拓展机会,新型城镇化本身就能够使本地品牌有了“安身立命”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相同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就有了优势互补得机会,就能形成产业生态优势,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标签: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