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你更倾向哪一种人生志趣?
我更倾向于曹孟德的《短歌行》,因为他既有惜时之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有积极的进取之心——“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大丈夫既生于世,就当有四方之志,报国之心!所以就该积极进取,不能消极避世——争取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就算是不能成功,也无怨无悔——因为只有这样,才算不枉活一世!
我更倾向于曹操的短歌行,曹操以其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发了他求贤若渴,统一天下雄壮志。
人生如此短暂,人生要奋发有为才能活的有价值,诗人在诗中充分展示了不屈不挠,激流勇进的人生态度。
读此诗,使人热血沸腾,催人奋进。使人充满了为理想奋斗的雄心壮志和不惧困难的信心。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的也很好,他展示了诗人与世无争,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质。但其诗中透露出的悠然自得,恬美安闲的生活容易使人不思进取,消极颓废。
所以,从二者的人生态度上比较,我更欣赏曹操的《短歌行》。
大家怎么认为,评论区评论,点赞。
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反映其隐居田野之心已决,与其所羡慕的《世外桃源》环境相符合。他早已厌恶了官场斗争,故而寻求过着与世无争的安稳生活。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427年,四十一岁弃官归隐即405年,其《桃花源记》描述晋太元中期,太元376~396年,其时他还在朝为官,归隐之后,依据听闻之事写《桃花源记》及园田诗篇。本文只论桃源。
依《桃花源记》原文看,他用的字辞被后所改,使这世外桃源眼花缭乱,故地难寻。当时传闻的是“世外桃源”胜地,古人称竹为桃或桃枝,在古籍注释中不乏见到。其文句“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古文称花为英,继之以华,晋后之南北朝才有“花”字。文中以落英言落花,那么前句忽逢桃花林应为“忽逢桃枝林”,题目应是《世外桃源》。《述异记》记载南北朝有传说花木兰,而载入百家姓的花姓列入《姓苑》者是唐朝人花季陆(见《认祖归宗》花氏)。陶渊明去世是427年,刚进入南朝第七年,花字尚未出现,可见文中花字并非是其原文。
依《桃花源记》对景物的描写,上世纪不少学者对这一故地进行寻找,全国竟有三十多处自诩是桃花源。或景似、或名似,总是有所不足。却有一处景似而名异,就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有已废的桃源村。竹就是古人的桃,堰塞与堵河跟世外隔绝意思相同,武当山即武陵源,武水汇汉水入武汉长江,诸名均吻合。
据《中国历史未解之谜》介绍,从官渡镇桃园村波渔沟乘小船沿堵河逆流而上,可见一座孤山,山背峡口约米余阔,两边是数百米高的绝壁,称一线天。这条山缝若不崩坠,千六年前只能人入,不可驶船,加上竹丛茂密遮蔽,是很难发现这条山缝的入口。当代学者认为,此景确实就是书中之景,但是名字不符,不敢确定。
由于忽略古今文字,身在其境不知名,有许多学者认为世外桃源是陶渊明虚构的,三十多处自诩是正宗的桃花源者,拿不出较为完整的真凭实据,而这明摆着的桃源故地因为没有住户,所以就无人出来争个是非曲直,由我来代其争辩吧。自古总有出书审稿者将个人意识移向原作、帮其改字,致使原文患硬伤,堵住史路,误导后人,这是最不可行之举。希望得此岗位者,忠诚原作,疑惑之处经商讨之后再定未迟,勿擅自轻易改稿。
标签: 作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