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有没有回忆,感受如何?
谈到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把我不仅又带到梦寐以求的少年时代。
那时一本“小人书”的定价大多由七、八分到三角钱不等,尽管如此,买一本“小人书”的钱是来得多么不容易吧!
记得我最多的时侯曾达到二百本,大多是我用家里的旧鞋、骨头等破烂东西的钱买来的。而更多买小人书的钱则是我们捡到的“知了皮、铁豆子”卖了钱(铁豆子:是小时从我们村铁厂的倒出的废土中捡到的)
我和我的一个小伙伴共同管理,我们把小人书分成了几个类型。其中,战斗的:归为一类,阶级斗争的为一类,彩色的和电影剧照分别归类。
记得在战斗的一类里,最好的、压箱子底的有:《奇袭敌兵站》《巧炸敌人军火库》《红心虎胆》《激战松谷峰》《拔敌旗》《沙河破击战》《龙谭桥》等等。
阶级斗争的有:《烟楼的秘密》《迷惑人的鱼塘》《杏花塘边》《海花》《新上任的治保主任》等。
另外还有反特的,中外电影版等等!
记得在我所有的“小人书”中,最厚的是话剧版《红岩》南斯拉夫电影版《瓦尔特保卫莎拉热窝》故事片《春苗》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杜鹃山》等。
总之,小人书给了我们太多的欢乐,太多的慰藉,以至于我们今天想起仍历历在目!
有小人书情结的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小人书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从出版年代来说文革之前的叫老板书,脚本都用的繁体字,那时候也是小人书最火热的时代,各出版社发行了很多优秀作品,比如三国演义,岳飞传,水浒传,渡江侦查记,白毛女,三乡巨变,鸡毛信等等。文革时期由于受政治影响小人书内容大多都是反映文革的,但绘画水平同样很高,比如样板戏就代表了那一时期的最高绘画水平。到了八十年代优秀作品相对少些,八十年代后期小人书逐渐退出舞台,非常可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人书,正名叫连环画,就是我们小伙伴儿的精神食粮,有抗战题材的,有样板戏系列的,还有外国名著比如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当时互相传看
大家对小时倏看过的小人书有没有回忆,谈谈感受?小人书对五0,六0,七0年代的小孩影响太大了,当时的文化生活缺乏,想看的电影,戏曲和古代故事都靠小人书,也叫小画本,来得到图文并貌的知识,当时虽说两三角钱一本的小人书,那时也真买不起,攒钱买一本小人书特别宝贝,只有同学间特好的朋友才能借看,有时还互相换看,如时奉还,如果谁把小人书弄坏,那可大事,下次,没有下次,再想借书难啦,坚决不借的,本人对小人书情有独钟,包括青年时代,只要有机会,就去新华书店,看到好的画本就买,现在都存有二百多本,收小人书的给一千二百元,我都没舍得卖,有时拿出来看看,好象又活回去了,回忆满满,幸福满满!
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的连环画的绘画质量非常高。《三国演义》、《东郭先生》、《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水浒传》等等一大批,都是分别由刘继卣、王淑辉等大画家画的作品,堪称绘画范本级的水准。另外还有《连环画报》、《富春江画报》分别有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作为月刊出版发行。皆出于名家之手。实属经典。
标签: 稻草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