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的功夫真的是周侗传授的吗?
民间关于周侗的传说不少,而在钱彩的《说岳全传》中则正式让他收了卢俊义和林冲为徒(也是后话),可没有武松的影子,所以要让二者产生关联,恐怕只能从其他作品里面找了。
以周侗为主角的小说,最出名的一部大概就是《铁臂金刀周侗传》了。这部作品的设定很有意思,作者先让周侗默默无闻,接着令其入朝为将,在征辽中大展神威。当时的上司史文恭见周侗枪法了得,非要死皮赖脸的拜他为师,周侗只能应允,史文恭在习得武艺后伙同高俅陷害周侗,周侗被贬为庶人。
在民间,周侗也没有默默无闻,先是在饥寒交迫时被卢俊义的父亲所救,周侗看到了独自练武的卢俊义,就上前点拨。而后来周侗告别卢府在清河县就碰到了刚刚从柴府出来的武松,二人产生了摩擦,武松要打周侗却被周侗击倒,武松知道自己遇到了高人,就拜周侗为师,但周侗没有收,也只是对其武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点拨。
所以,《水浒传》中根本没有周侗,更别扯武松拜师了。而在逻辑文史姨的认知范围内,也就《铁臂金刀周侗传》中有这种段落,其余关于周侗与武松的故事,谁看过再给介绍介绍呗~
文/逻辑文史游
水浒传成书的时间是明朝初期 ,整部书中也没有周侗的记载。周桐的大量描写是出现在清朝前期的说岳全传中,这是描写的水浒传后期的时候岳武穆出世的一部书,为突出岳飞武艺高强的来源,得把老师写的高大全威。于是重点的通过周桐的自述,把徒弟卢俊义,林冲梁山起聚义,招安朝廷,儿子随徒弟征辽全都牺牲,自己看破尘世,于是游走江湖的过程说的一清二楚。也没有说教过武松武艺的事情。人们的好奇心又扒拉出野史笔记小说,找到了武松打虎以后公差去东京,遇到了周桐,传授了腿上的功夫,为以后,打败西门庆,蒋门神等打下重要基础。
把周桐老前辈夸奖的神乎其神,真是武术界里的里程碑。老英雄用自己的盖世武功教出了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们。
我相信,就是水浒传没有叙述,武松也是周桐的弟子。
在小说《水浒传》中,从来就没有提过周侗这个人物,也没有提过武松的功夫师承何人。
武松的功夫,更多的是来自于他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身材高大威猛的优势
武松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是他的哥哥武大把他抚养成人的。武松年轻的时候,经常性的吃醉了酒与人争执、打斗,惹得武大时不时地要到衙门里去为他善后,武松到柴进的府上去避难,就是因为他自己以为打死了人才跑路的。
武松的功夫,与鲁智深和杨志他们不是一个路数的,鲁智深他们的功夫,都是经过正式、系统的武术训练得来的,杨志年轻的时候还中过武举,所以,他们在战场上一出手就被呼延灼认出来了,这两人都不是绿林中的手段,但武松就不同了。
俗话说,“穷文富武”,练武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能够负担的起的一笔消费,史进家这么有钱,给他拜了这么多的师傅,但是在王进的眼里,史进练的还都是一些花架子呢,就更不用说武大靠着自己小买卖的微薄收入,来给武松提供学武的费用了。
所以说,武松的功夫,大多都是来自于他的实战经验,即使是有几招拿手的“玉环步,鸳鸯脚”,也是不成系统的。
武松的身材还很高大威猛(山东大汉),这也是他武艺高强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打死老虎之后,知县看了看猛虎,又看了看武松,心里想到:“不是这个汉,怎地打的这个猛虎!”
武松在和孔亮对打的时候,孔亮一开始还想着要拉个架势呢,可是被武松抓住双手以后,往怀里一拉,又往外一甩,就被武松直接给扔出去了,这简直就像是大人在打小孩子一样,从侧面也证明了武松的“人大力不亏”。
武松作为周同的弟子,与他的师兄武艺相比如何?
武松,算不上周侗的入室弟子,挂名而已。而周侗的几位高足,如林冲,史文恭,卢俊义都是马上功夫了得,更擅长两军对垒长枪大马,冲阵夺关。而武松长于短打近战。后入梁山,虽为步军头领,但在军事指挥方面,绝对逊于几位师兄的。尤其周侗晚年收的关门徒岳飞,更是武圣兵圣级的人物。无论麾军牧野还是拳术枪法,端的天下无双。武松应惭愧以退的。武二郎独仗膂力惊天屠虎成名,又有狮子楼快活林飞云浦鸳鸯楼几场公案,实为逼上梁山的典型,与首义林冲几无二致且犹远过之。武十回铸就了二郎的堂堂威名,人间尘世武二郎,直比似天上神仙杨戬杨二郎一般。只是名头虽大,一入梁山战绩不多,到底个人实力如此。所以,武松应是短打优于同时代几位师兄,其他本事就逊色多了。犹其比岳飞,差距更大。岳飞,千古英雄;武松,一代好汉。此为区别。
据称周同的徒弟有卢俊义,林冲,史文恭,武松,岳飞。卢俊义,林冲是周同在京城任御拳馆天字号教习时收下的徒弟,武松是打虎后去京城献虎骨有缘得见周同,得周同指点了两个月的武艺,至于岳飞则是周同的关门弟子。
咱们就拿梁山的这三位好汉来做下比较。首先从梁山座次来看,玉麒麟卢俊义排名第二位,总兵都头领;豹子头林冲排名第六位,马军五虎将之一;行者武松排名第十四位,步军头领。卢俊义相当于坐镇中枢指挥全局的司令员,林冲相当于指挥一线部队的军首长,而武松呢则相当于特种兵的大队长。因此从全局战略层面看,武松的能力不如卢俊义和林冲。但若论单打独斗,虽然卢俊义林冲也非等闲之辈,可要想轻松赢得武松也绝非易事。武松狠,赖,猛绝非卢俊义林冲可比,杀潘金莲剖心挖肝,闹快活林打老公戏媳妇儿,景阳冈上更是赤膊搏虎。这种跟人玩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劲头另外两人没有,俗话说傻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再看三人的星位,卢俊义上应天罡星,林冲天雄星,而武松则为天伤星。罡、雄、伤三字对应三人性格可见一斑。
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首先要知道周侗到底收过几个徒弟,书中记载周侗一共收过4个弟子,第一个是河北玉麒麟卢俊义,第二个是80万禁军教头林冲,第三………
视频加载中...说岳里的武松和水浒里的武松有关系吗?就像西门庆和潘金莲在金瓶梅和水浒里是一回事儿吗?在水浒里没有师兄弟这回事儿,在水浒传里武松又只是有名无体,怎么比?我们能把叫白宝山的都当杀人犯吗?
武松为何从上梁山后就从主角变成酱油瓶?
这个问题很简单,看看武松上山前的经历。
武松上山前,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都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江湖格斗。
武松的徒手格斗绝对是非常强悍的,但也就只是徒手格斗强悍而已。
武松徒手格斗很厉害,而且力大无穷,这使得他在打各种江湖格斗都非常强悍,但仔细想想,他上山前的事迹,除了打虎,其他的换成梁山上任何一个猛将真的不行吗?
武松的力量很大,徒手格斗很强,但却缺乏兵刃战和马战的实力。
看看和武松同属力量型的猛将,鲁智深,用大禅杖,秦明,用狼牙棒,索超,大斧,李逵,双斧,汤隆,铁瓜锤......而武松呢?一对戒刀。
短刀是最常见,也最难发挥力量优势的武器了。
这使得武松的兵刃战表现并不好,而且武松是毫无马战经验的。
梁山上共有三位徒手格斗大师,行者武松,浪子燕青,没面目焦挺。
江湖打斗和带兵打仗差别太大。武松单打独斗很强,但兵书战策、排兵布阵、堪看山形地势、用计出谋、带兵练兵方面估计不懂,梁山与朝廷对抗不是个人单力的对抗,而是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武松个人武力在梁山发挥有限。
因为武松他本人实力确实比较弱,在梁山只能上二流。个人感觉他的武力在梁山最多也就是八彪级别,以前都是被神化了。其实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发现一下就发现,这个武松啊,其实他的对手,基本上没有什么含金量非常高的比秦明关胜这些要差不少。可以说,他杀的基本上都是炸鱼,显示不出来他的武力高强,至于杀一个老虎,嗯,这个不好评论。但是就西门庆那种档次的就可以把他的刀给踢掉。然后喝醉酒了,跑河边被一个黄狗给调戏。从头到尾发现了武松基本上没有碰到过跟自己,差不多一个水平的人。你看看他对手,西门庆老虎,黄狗,蒋门神。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来着?再加上,武松本身,他就是个野路子,没有任何统军才能武力也不拔尖,所以在梁山上基本上没有他的出头之地。梁山上需要的是,那种有统军才能的人,比如呼延灼关胜,韩涛,魏定国,宣战这些。
本质是角色转变了,上山前描述的是他大虎,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的事迹,上山后主要体现了封建正统的忠君爱国思想,而这主要是体现了宋江的意志,武松就沦为了宋江的工具,当然就没有发言权啦。
谢未邀!
武松在水浒传中绝对是带有主角光环的人物,施耐庵不惜笔墨对其进行描写,不细述。根据水浒传中武松故事改编的评话本《武十回》在上世纪30年代,由一代扬州评话宗师王少堂先生口述出版《武松》,更是风靡于世。其书十回即《景阳冈打虎》、《杀嫂祭兄》、《斗杀西门庆》、《十字坡打店》、《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杀都监府》、《夜走蜈蚣岭》、《吊打白虎镇》、《智取二龙山》。多是由《水浒传》中衍生发展而来。就武十回内容不难看出都是上梁山之前的故事,而施耐庵突出塑造武松形象也是在梁山聚义之前。题主说上梁山后武松就成了打酱油的其实也只是相对于其上山前的篇幅而言的,武松的英雄形象早已在起上梁山之前树立起来,武松聚义后其实也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大小战争,只是戏份不再突出,更多扮演配角,直至最后出家遁世。有人说之所以武松上山后不再有主角光环是因为他是步将,而梁山战争除水战多骑战,所以步将被边缘化,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也只是从军事角度出发的,未考虑水浒传的故事性和文学性。不如归集到他的绰号,武松其之所以被称为“行者武松”不只是因为在血溅鸳鸯楼楼为躲避追踪而假扮行者头陀,其后的行事风格可能更多是因为其真的以行者自居,不再去争名夺利,炫耀武功。行者是指出家但未经剃度的佛教徒,而武松巧的行者绰号正应了佛缘,最终也是应了行者名号皈依佛门六合寺出家,得以善终。片段话的武松不是武松,只打虎的武松也不完整,所以整部水浒中的武松才是完整的武松。
武松更好的诠释了男人的一生,年轻时意气风发行侠仗义无畏无惧,中年时远离是非名利,低调处世,老年时看破红尘远离事故独善其身。如果上梁山后武松继续享受主角光环那也违背了水浒传的整体意义,那岂不是成了《武松转》?以上。一家之言,权当胡说!
标签: 武松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