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青春,韩寒青春小说

ysladmin 11 0

为什么青春文学惨遭批判,市场却依然繁荣?

对青春文学,我们要有准确的定位。从作品内容来说,描写了青春时代,例如杨沫的成名作《青春之歌》,不但描写的是青春时代的故事,而且小说的名字都是青春的赞美。著名作家王蒙的青春小说那就更赞美青春了直接高呼《青春万岁》,德国大诗人歌德的成名之作《少年维特的烦恼》,不但是青春的直接记录,而且风靡欧洲,甚至影响中国的文学创作。

我们从读者看,所有小说的读者主体是青年。所以,青年需要文学,青年是文学的主体,这一点我们应该说毫无疑问了。


你想想,成年人的时间主要用于工作和服务孩子读书,青春期的孩子有大把的时间,他们需要阅读,他们憧憬诗和远方,阅读青春内容肯定是首选了。

韩寒 青春,韩寒青春小说-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青春文学必须红红火火的原因。假如没有青年来阅读文学,那么文学一派萧条,那是毫无疑问的。

青春是支撑文学繁荣的风向标。

不过,我们不能把青春文学红红火火和文学红红火火画上等号吧?

韩寒 青春,韩寒青春小说-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说,今天的青春文学作品有相当于《青春之歌》这样有影响力的作品吗?更不用说有相当于《少年维特的烦恼》这种作品的社会影响力的作品了。因此,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文学作品应该对青春做些什么。

一切文学作品,粗制滥造,清清浅浅都不符合文学作品真正的意涵。青春文学更需要对青春和人生美好解读。

由于我们今天说一个网络阅读时代,网络文学的阅读主体性也越来越具有突出的主导性,青年一代人在网络上阅读,在网络上创作,这就势必产生大量的互相模仿的现象,因此作品的同质现象非常严重,这按道理来说也很正常,可能,保持一个长期常态的情况,也不是夸张的说法吧。

韩寒 青春,韩寒青春小说-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我们空谈文学批评是没有意义的。目前,从中国的文学教育来说,就已经为创新乏力埋下隐患,因此,欣赏力普遍偏低单调,要欣赏好作品,不具备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主要点上来,市场依旧繁荣。然后我们反过来分析什么人,看这些书,我们反过来看。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的一些年轻人喜欢看这些书,因为这些书符合他们的口味,符合他们的思想,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把00后和90后就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购买力他们的判断力和他们的思想价值体系都没有完成。批判青春文学的一般是中老年人我是90后00后,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好!都不能阻挡他们对这种书的热爱和追求,就像中青年一样对成功学和职业学一样的狂热是一样的。

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元素在于青春二字,这样说谁还没有过青春,过了一代人的青春总会有下一代人的青春,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懵懂那个想要接触与尝试世界的年龄,而每个人的青春无法定义,所有成长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再回到青春文学这个问题,也许我们狭义上认为的青春文学就是那些被批判伤痕疼痛,但其实大多数时候一些上架的名著同样有相似的故事启发,比如畅销深受很多文学爱好者喜欢的村上春树,他的作品像《挪威的森林》《1Q84》同样有类似伤痕成长的经历,所以我觉得青春文学的定义本来很广泛,但是发展过程中因为词语的新,被狭义化负面化。还有一种说话,青春文学虽然让人伤痛,但往往故事美好,被翻拍成影视剧后依然火爆,当然是少不了方面荧幕消费的因素,偶像的增色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同样希望青春文学的发展能在现有的形式下推陈出新吧这样才是长远之计。

对于青春文学惨遭批判却依旧有市场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尽管当前的青春文学内容总是不太契合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经常被说,“那不是我们的青春”。但在我看来,每一个青春题材的内容中总有我们期待的或者真正经历过的青春。例如在之前看过一本青春小说,男女主青梅竹马,却因为一些小事而分开,尽管彼此之间都有爱,但是却无法在一起。

我想这种事件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彼此相爱,却因为误会分开,也正是这种对过去的怀念使得我们愿意在小说中去回顾这种青春。

第二,青春文学中的男主角普遍是高富帅,对女主专一,这是当下很多女生喜欢的类型。青春文学的一个极大受众群就是女生,不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工作的女性,她们都渴望自己有一个霸道总裁那样的男朋友、老公。但是社会并没有这么多的霸道总裁,于是她们把幻想寄托在小说中,在小说中去寻找自己的霸道总裁。

第三,青春文学好看。青春文学的文笔都是比较简单的,很好懂,而且里面也有快乐的内容,会让我们看了之后很放松。很多人看小说就是为了放松、解压,这种内容刚好适合。

我认为,青春文学虽然带文学二字,但是距离娱乐的距离要比距离文学的距离远的多,所以市场繁荣很正常,娱乐圈本来就可以算作是纸醉金迷的名利场,而它惨遭批判也正常,因为批判它的人把它错归为文学类了,拿它与红楼西游相比,拿它与诗经楚辞相比,当然惨遭批判。不过,是它本身的问题,还是那些把它归错类的人的问题?

其实,正常情况下,青春文学的受众群体还是以中学生为主的。青春期的学生们,承受着升学压力,但同时他们也纯真热血。当年我也曾上自习时把《三重门》夹到练习册里偷偷看,也曾节省午餐去追安妮宝贝的新书。当然,现在的孩子们可能可以真实到光明正大追星追剧追更,不用像我们当年一样偷偷的。

其实对于大部分追捧青春文学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有更多底蕴更深厚的文学作品,也并不是看不到它和三国之间的差距,当然也并不是分不清真实和虚幻。一个人的三观如何,不是几本小说就能毁了的。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种娱乐方式罢了,是对青春的缅怀或者憧憬,是对枯燥生活的调剂,就像四五岁的女孩喜欢公主,男孩喜欢超人,就像六零七零的人爱看电视剧爱打麻将一样,并不是所有爱打麻将的人都会成为赌徒。

标签: 韩寒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