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老王》中,为什么她在给老王鸡蛋和油钱后会有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在特殊的年代,千千万万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却有着严格的阶级划分,不同阶层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人可以衣食无忧,有人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老王》是杨绛先生晚年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杨绛先生曾在文末写到: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为什么厚道如杨绛先生一家,在众人纷纷排斥老王的境遇下,多次给予老王帮助,却在回忆起老王后还会感到愧怍,也是大家一直疑惑的一个点。
我曾拜读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对杨绛先生以及钱老的成长轨迹和人生经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他们,留过洋,也经历过文革,在最好的年华因为客观原因遭受打压,沉寂了很多年,正因为这样的经历,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底层群众接触,也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疾苦。
杨绛先生会和老王有交集,是因为同情老王,老王身体残疾、又是老光棍、单干户、没什么亲人、乘客也不愿坐他的车、“家”不称为“家”而是“住了多年了”,尤其是他瞎了一只眼,周围人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认为他年轻时肯定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本就无亲无故的老王又被周围人厌恶,显得越发孤独。
尽管被生活折磨的一塌糊涂的老王,却不断的帮助杨绛一家,让杨绛十分感动。
后来,杨绛一家也总在力所能及给到老王一些帮助。老王给杨绛家送冰、送香油鸡蛋,杨绛都是给了钱;钱媛也曾多次送鱼肝油给老王;在老王的载客三轮被取缔后,钱钟书依旧关照他的营生……
看似互帮互助的一种邻里关系,其实是不平等的,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一种怜悯,也让杨绛先生在老王去世后,“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老王孤身一人,在临终前还想的是看望杨绛一家,所以给杨绛先生送来香油和鸡蛋,而杨绛先生没有察觉出老王这次的不同,还是像往常一样习惯性的给钱。
在老王眼里,杨绛一家是朋友,而在杨绛先生眼里,老王却只是需要帮助,生活拮据的车夫。老王在临终前还惦记着他们,杨绛先生却在老王去世后,说自己竟然未曾知道老王的全名,也不知道他几时生病,生的什么病,吃的什么药,何时去世,生前是哪一只眼睛看不见的等等。
老王孤苦伶仃,需要的是认可和朋友,所以一直把杨绛先生一家当作唯一的朋友,但杨绛却始终只把老王当车夫。老王对自己一家投入了友情,自己却没有报之以同等的情谊,因此杨绛先生才会为自己感到“愧怍”。
标签: 老王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