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指出小学课文《羿射九日》内容有误,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承认有错,你怎么看?
这个小学生很快就会被父母自豪的夸赞,到处炫耀,不久后就会被冠以“神童”称号,到了大学时代,趾高气扬,油盐不进,目中无人,最后结局……这里省略若干字。学过《伤仲永》的都了解一下,畅想一下!
新编人教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羿射九日》内容上下逻辑有误,原文如下图所示:
从文中可以看出,上文写到因十个太阳同时升上天空造成“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融化了……”而后文当写到后羿在去射日的路上,“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很显然,上文“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和下文中的“蹚过九十九条大河”内容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因为既然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又何来“蹚”水过河呢?
目前这个问题被福州一8岁男孩子发现并质疑,其母发朋友圈后被广泛转载关注,才引发热议。
其实,小徐老师所在学校小学部老师在备课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教研组讨论,最后老师们决定把这个内容设置成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上下文内容有没有逻辑不通的地方?”
结果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家各抒已见,课堂气氛出奇的好。之后老师们又带学生讨论了:“为什么课文课本也会出错,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从而得出“再厉害的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更要专心认真,精益求精;同时,我们在学习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迷信权威,只有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有了自己独特见解的知识才是更有价值和深度的知识。”
虽然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老师们给孩子们讲这些的时候,有些孩子并不是真正听懂,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质疑的能力,还是大有好处的。
之所以,老师即使发现这样的问题,也不会将质疑上传网络,是因为老师们正忙于紧张的教学,应对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在“分数”是衡量教学能力的唯一评价标准下,老师根本没有闲心去研究这个考试不会考的问题。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告诉孩子,这里是夸张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后羿的勇敢,为民除害的决心等。另外,在语文课本和平常的做题中,一些教辅资料上错误百出,已经令老师们见怪不怪了,只要给学生们指出来就可以了。
比如: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这课中,也有逻辑混乱的地方,如下图所示:
上文中写道“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而下文中又写道:“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上下文中两处出现“天山”,显然逻辑是有问题的,其实本文表达的意思是,妈妈爸爸告诉孩子,我们的祖国有多么广大,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看一看。但是第一段中的“走出天山”和下文中的“有美丽的天山”显然是走到北京又走回来了,有悖文章表达主题,应该将第一处的“天山”改为“大山”才对。
也有网友说,两个段落指的不是一个孩子,是两个孩子的话遥相呼应,但老觉得是有歧义的。
我的儿子也正好读二年级,看到头条上这个问题,我找到二下最文最后一篇课文《羿射九日》,这篇文章是6月11日学的,孩子那天有事请假没去上课。我让孩子把课文读了一遍,然后故意提出头条上的这个问题问孩子,孩子想了想说:羿是从西边来的,西边的河水没有被太阳晒干。因为他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琜上有时差和季节气候差异。而这个神化故事是我国的,那么这个大地应该指的是我国的大地,河水被蒸干了也指古人目所能及、耳所能闻的有限地方,并不表示整个地球。
这几天,福州8岁小学生小冯同学被推上热搜,快期末考了,小冯提了个问题:二年级课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是怎么蹚的?这个问题,被妈妈何女士晒到朋友圈,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何女士联系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说,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反映该问题,他也没法肯定对错,但会请专家判断,明年9月,教材可能会有更合理、更严谨的修订。
早上,还和儿子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我说,那个后羿射日的故事里,因为天上出现了9个太阳,地面的江河里的水都被晒干了,但是后边为了表现后裔射日的艰辛,又有描述说: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这里面出现了逻辑错误,儿子想了想说:他蹚的是天河吧。
突然发现孩子的脑洞永远会比我们的要大,地上的河被晒干了,天上的河没事呀,虽然课文中描述的是后裔是凡人,但是孩子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首先赞扬一下8岁的福州小男孩,小冯同学,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内容,也许,只有孩子,而且是小孩子才会去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成人早已将一切当做理所当然,或者即便是有疑问,也不愿意去深究。
记得小时候,自己有时候也会对读到的一些文章有疑问,觉得逻辑不通,但是往往自己略过,或者和朋友当笑话一样地说说就过去了。小冯不仅提出了疑问,还勇敢地说出来了。
其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态度也值得点赞,诚恳地接受此疑问,并确认那个“蹚”字确实不够严谨,并将研究后进行修改。
最后,最想赞扬一下小冯的妈妈,当小冯提出疑问时,妈妈没有敷衍了事地随意给他解释一下,而是很认真地对待此问题,最初她晒在朋友圈里看大家的见解与想法,也探究一下有没有自己没想到的问题。
之后,她联络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了这个错误,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她不仅很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也很注意保护孩子的独立思考力。同时会对孩子的疑问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是一个积极的正向地面对孩子问题的妈妈,点赞。
也许,只有母亲这种教育方式:知其然还是知其所以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当孩子无法做到解决问题时,自己会去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答案。也许正是妈妈的这些态度,才让小冯同学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思考。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与思考,如果家长都是采取敷衍或者一笑而过的方式解决,孩子慢慢地也就失去了继续探究下去的兴趣。
标签: 离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