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女儿选了物理,学起来吃力,想换成史地生,这个选科怎么样?
很多学生选了物理都觉得困难,我身边很多学生和朋友孩子也是如此,下边是我结合自己一些观察思考给他们写的一点建议,您看看能不能有参考价值。
这几日社会上颇不宁静,因着要选科的缘故,物理再一次揪起了好多人的心:不选,可能心仪的学校、专业无法报考,选,这物理着实不好学,难啊!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很多人不必要把物理看的那么高不可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将来要从事物理的研究,没必要也不可能培养很高的物理素养,仅仅在应用的层面上掌握必要的知识方法就可以了。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心理上、知识上都要有个合理的定位。
感觉物理学的不好的学生,多是简单的把物理成绩和自己擅长的学科对比,从而不能合理的定位,总是处于一种不满意的状态里,时间长了丧失信心和耐心,对物理不再舍得投入,结果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要“学好”物理,首先得尊重这个学科的特点,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能指望短期内就能立竿见影。然后要客观的评价自己当前的物理水平,一个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看成绩排名,不能只看分数,也不要总是拿总成绩排名来对比,借用习主席的扶贫理念,不要言必称“贫”,扶贫先扶志,消除弱科带来的焦虑和恐惧,积极面对,乐观进取。
努力一段时间后,宏观上看看有没有排名上的进步,微观上看看原来经常出错的典型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靠点滴的进步慢慢鼓励自己,树立信心,不要永远藏在“失败”的影子里。具体到行动上,也不要老是盯着难题,热点题,结合平时考试,先解决那些会而做不对的问题,保证分数能客观的反映出知识水平,然后从基础问题抓起,不可一味的“攻坚克难”。其实判断一个题目是不是适合自己做也很简单,拿过题目来先自问:知道这个题目考哪些概念吗?要用到哪些思维方法?如果一点头绪都没有,干脆别做。尤其是做选择题,切不可舍弃物理思维而碰运气式的解题,这样的做法于物理思维能力的形成一点用处没有。当然,积极的和老师沟通,寻求必要的专业指导也是必需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不可自己闭门造车。
最后,一篇七字小文与君同乐
何疑水至津液生,临渴知饮理自通
头疼脑热晓风寒,未必人人是郎中
物理学科实不易,变幻莫测疑窦生
欲寻端倪有前路,固定模式先坐拥
新高考改革的情况下,孩子们多数都面临是历史的选择,还是物理的选择?严格意义来讲,我们选科不能打破组合,第一个组合就是物理化学组合。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说的就是数理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涉及的是计算。第二个组合是化学和生物的组合,严格来讲要想学好生物。必须要学好化学,要想学好化学,必须要学好物理,要想学好物理,必须要学好数学。化学生物这个组合一般也是不能打破的。第三个组合是历史和政治的组合。我们通常所说的今天的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所以他们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以上的这三种组合并不是绝对的,他只能强调各个学科之间具有关联性。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方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孩子究竟应该是选择物理还是历史,这是应该有选择的。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历史和物理两者之间它是限制报考范围的作用,而且一般的省份也应该是裸分计入。这两个学科是偏文和偏理的标志,也是各个基础学科的基础部分。那么学物理的孩子在报考范围上可能相对广一些,覆盖面较大一些。农学,医学,理学,工学基本上是必然要限制物理的,而历史的限制非常少,一般文科的院校本来文科的专业就相对偏少。所以选择历史的面儿是非常窄的,鉴于此给予家长如下建议。第一,如果孩子是中等生考虑就业,那么应该选择的是物理。选择历史报考的面积就缩小了。第二,凡事没有绝对的,如果孩子的物理就是学不明白,那么一定要选择历史。严格意义来说,选择物理的孩子如果不去报工学,那么基本上选择面儿也不是很窄,本次教育改革当中,有些学科和科目是不限制的,比如说哲学,它并不限制学历史,还是学物理,这样孩子的报考范围和面积也是有所保证的。总之一句话,如果是男孩子中等生及中等生以下。选择物理对他是更有利的,而要选择历史偏文的学科,在现实社会当中报考就是保本都是有些费力的,因为本科理科生招的比较多。文科生招的比较少,两者的比例大约是四比一的关系。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2019年理科的本科线是369,文科的本科线是482,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报了理科,那么你学了物理,那么你的物理基础打零分好像和文科的分数线比你仍然占了十多分的便宜。由此可见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他对一个男孩子的方向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女孩子我认为慎重酌情对待即可。
标签: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