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野菜就要满山遍野了,描写野菜及挖野菜的诗词有哪些?
你好,一夕谈来谈谈自己知道的诗句。春天是挖野菜最好的季节,前几天和奶奶挖了荠菜,一起包了一顿饺子,吃的是自己包的饺子,感受到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描写荠菜的。
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南宋·陆游《食荠》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传夸真欲嫌荼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描写蒌蒿的。
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王维《青溪》;言人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千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陈亮《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一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丶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丶一声归燕。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王维《江上赠李龟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拮,此物最相思。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山里挖野菜,挖野菜的习惯到现在还有改变。50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故,每当去田间地头挖野菜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吟诵:
小区东北柳槐间,荠菜丛丛带露鲜。
细叶迎凉情怯怯,素花耽梦笑甜甜。
布兜装去新声韵,客室接来大自然。
宾主才联三两句,清纯天籁满诗笺。
三月初来花未红,采挖野菜里村行。
排排果树车边过,块块麦田苗返青。
蹲腿铲飞随手拣,弯腰袋满笑容生。
拎提收获频留照,乐坏调皮学步童
欣喜且作原上行,
春来处处皆温馨。
地头青草笑吐芽,
更有野菜甜又嫩。
大花篮,手中拎,
一脚浅来一脚深。
须夷收获无须问,
晚间定可美一顿。
上苍眷顾世间人,
总让蛮野长山珍。
“春江水暧鸭先知”,为何一定是鸭先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鸭是家禽,为人所熟识,读来更亲切。尚若说个你不熟悉的水禽,反觉生涩。再者三月,气暖水寒,是人的感知,鸭子有由冬至春的经历,对春水的温度提高是最先感知的。表达自然生动。虽非奇句,可谓佳句。
因为动物感知灵敏,鸭子天天下水,它首先感觉到水的温暖,故而是鸭先知。对于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读了下面这首诗即知。
是宋朝诗人“苏轼”,他看到宋朝著名画家“惠崇”,所画的一幅《春江晚景》画,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滿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竹林外边有三两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感觉到春江水温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芛也开始抽芽。而此时的河豚,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到江河里来。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北方家乡的人那样。由于依恋差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预感到,北方的沙漠多风雪。还是留在江南半月时光,再享受一下春光时节吧!
这个问题不只题主问过,早在清朝时就有位诗人曾批评过苏轼的这首《惠崇<春江晚景>》,说他写得没有道理:春江水暖一定是鸭先知吗?鹅不知吗?
诗写的是早春时节的情形,竹林外的桃花刚刚开放三两枝,鸭儿日日浮在春江水面上嬉戏玩耍,这江水渐渐变暖它能够最先察觉到。
为什么苏轼在这首诗里要写鸭先知呢?首先,因为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根据惠崇《春江晚景》的画意来的,惠崇画上画的是鸭。惠崇是北宋时的一位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惠崇本身画鹅画得很好,想象一下,如果画里本身画的是鹅,苏轼不会写鸭。只可惜这幅图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好根据诗来推测画。
其次,题画诗除了要抓住画面中所描绘的对象,还要能够由此而生发诗意,对画意进行深化。在惠崇这幅画里,画面上能够表现的一定只是鸭子在水面上嬉戏游玩的情景,而“水暖”和“先知”都是画面以外的东西,换句话来说其实是苏轼“脑补”的,正像后句的“河豚欲上”,其实也是他的脑补,是画意的深化。
而他为什么要写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根据日常观察和生活经验得来的,因为鸭子的确是经常下水游玩,它有先知的条件。
而正是因为鸭子天天下水细致体会,才最先知晓了春江水由冷而暖的细微变化,站在岸边或者浮光掠影地游过是观察不出来的。从中,诗人其实是想传达一个道理:凡事都要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才会有真切即时的感受。
所以说,“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草木怎么会知道春天到来了呢?草木有生命吗?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黄鹂这一声,一定是春天到来的第一声鸣叫吗?
问题:“春江水暧鸭先知”,为何一定是鸭先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为什么要写鸭先知呢?
答案很简单,这是一首题画诗, 画中动物就是鸭子,如果里面有垂入江水中的柳枝,当然也可以写”春江水暖柳先知“。
关于这句诗,最有名的是清朝人写的一个故事中,有人说,鹅也知道呀,为什么只说鸭呢?
在清·汪景祺的《西征随笔》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文中说,毛奇龄不喜欢苏轼的诗,常常诋毁苏诗。某日有人吟苏轼的这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然后问毛奇龄,这首诗,也不好吗?
毛奇龄说,鹅也能知道春江水暖呀,为什么只说鸭呢?
标签: 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