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这既是组织的信任,更是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主要领导,关键在“主要”, 必须从上任伊始,努力在德能勤绩上彰显“主要领导”的良好素质,在胸怀大局、开拓新局、应对变局中,与时俱进推进单位建设发展。
把好方向。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注重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和坚定,做到对标看齐,在大事大非上毫不含糊。注重在思想上凝聚共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紧密联系实际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上见成效。注重在行动上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提高执行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理清思路。理清思路,方可找准工作突破口。心中有蓝图,胸怀“两个大局”,按照既定的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并在实践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发展。眼中有重点,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区分轻重缓急,明确本单位的工作重点。手中有章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长远,力足当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稳中求进。这是干好工作的总基调。统筹中兼顾,主要领导心中应有大格局,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学会弹好钢琴,防止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继承中创新,对于前任作出的科学合理决策,要一任接着一任干,同时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担当中作为,坚持以底线思维、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始终做到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带好队伍。这是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的“关键”支撑。公道正派。在涉及人财物等敏感问题上,坚持按职责办、按规定办、按程序办,善用具有“三牛”精神的干部。求真务实。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抓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杜绝好高鹜远,不搞形式主义。廉洁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为官一任,当振兴一方。主要领导应不负重托,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实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静观花开花落,笑谈时代新声。欢迎【+关注】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的岗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想如果是我,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尽快对人的了解。特别是对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要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特点,分别承担什么职责,分管哪个领域。
第二、要尽快对单位的工作职责、三定方案熟悉了解。对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各处室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解。
第三、要尽快了解目前承担的重点任务,特别是上级领导关注的、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任务,及时调度进展,把握好进度和质量。
第四、到基层调研,了解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听取服务对象对本单位的意见建议和工作需求。
第五、找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谈话。了解大家想法也鼓励一下,齐心协力共同把工作干好。
第六、在对上述工作做好准备情况下,适时召开全局干部大会,把自己对工作的设想、要求和下步打算和大家做个报告,明确目标方向,凝聚共识和力量,把工作做好。
在下步工作中,要注意发挥大家作用,团结各方力量,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树立和弘扬先进事迹、先进典型,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对重点工作督办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谢谢邀答!接任一个单位主要领导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根据笔者观察,一般得注意“三要,五不,两把握”。
要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到一个新的单位就任主要领导,在见面会上要展示自己的形象,给新同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穿着要大方得体,言行要谦虚谨慎,要精心准备见面会上的讲话稿,既要体现满腔热情、务实进取,又要体现思维活跃,思想深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要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到一个新单位任主要领导,一开始并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上任伊始,深入调查研究,迅速进入角色。要一边熟悉情况,一边处理急难险重问题。要全面掌握领导班子成员情况,干部职工情况,单位财务状况,各方面工作现状等等。从而为开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要保持在同事中的亲和力。来到一个新的单位,即使对一些事情或者矛盾心中有数了,也不要随意表态拍板,要注意循序渐进,注意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要灵活,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与班子成员相互尊重,对下属切不可盛气凌人,最好能给大众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不否认前任工作。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是一任接一任的干下去,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里,切忌讲以前的不是,讲了就等于否定了大家,肯定会引起大家不满。务必注意多肯定过去领导班子的成绩,少夸大以后的期望。
不急于改变思路。我们党提倡的是继承与发扬,不象西方多党执政,换个领导就全盘否定。前任的工作计划,肯定也经过了调查研究,深思熟虑,集体讨论,凝聚了集体智慧。初来乍到,先是详细调查研究,全面走访了解,而不要急于提出自己的工作方案,改变以前的工作思路。
可概括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
一是稳中求变
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稳定。
这里的稳定,包括稳定人心,稳定政策,稳定人员。
既然上级派你去接任,是对你的信任,希望你把这个单位搞好,很有可能这是一个烂摊子。
你的到来对单位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希望,所以你不能辜负大家对你的希望,跟大家的第一面就要表态,让大家放心,你是来努力工作,为大家创造利益的,而且有决心,有能力把这个单位带好。
对前任的政策,你重要的是先继承下来,不要做否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让大家都安心。
对单位的人员结构,部门设置,尤其是中层干部,不要急于更换,先维持原状。
但稳定不是一成不变,一点不变,要稳中求变,在各方面全部稳定下来之后,才可以有所变化,但要变着准,变得有分量。
二是变中求新
古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说明了单位的主要领导更换后,新任的领导到位后将会对单位的一些规定进行修改,对人员进行调整。如果你新到一个单位任主要领导,是不是要烧这‘‘三把火‘’,我觉得,未把单位的一切情况摸清楚之前,暂时不能烧,否则将会惹火烧身。那么,新到一个单位接任主要领导,要如何办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单位的人员情况。作为一个单位,大家能够在一起上班,应该说是有缘。其目标是共同把工作推进,把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业绩。但是,在一个单位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有埋头苦干的老实人,也有不干工作,爱拍马屁的职场老油条,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你刚到单位任主要领导,来逐一分析这些人的特长,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为对症下药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单位的管理制度。初到一个单位任主要领导,对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不会很了解。那么,就要尽快了解单位的管理制度、办事流程和重点工作,找到管理的簿弱若环节,尽快修改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修改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对职工有约束性或惩罚性的制度,要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因为这些管理制度就是约束职场老油条的武器。
三、调整部分岗位人员。针对不同的岗位拟出每个岗位的责任清单,尽量做到将所有的工作分解到具体的岗位。结合前期了解干部职工特长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调整,在调整岗位时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真正把会干事、能干事的职工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特长。
总之,新到一个单位任主要领导,要在管人和做事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把团队带好。
知州,知府,知县有什么区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知州自宋代开始,到明清时期开始成为定制,所以以明清时期的知州、知府、知县来说明。
以明为例,三者的等级为,知府>知州>知县。明朝设十三省,省以下为府、州、县,各有职属。
知府、知州、知县
以省份来看,府相当于如今的市,州相当于如今的县,县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一级。值得一提的是,“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而品秩相同”。
明清时“州”分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知州的品级和知府相当,散州知州的地位只相当于知县。直隶州直属于省,下面管辖县,而散州直属于府、道,下面不管辖县,所以一般都是知州这一块需要分清楚,其他的像知府、知县,则很容易搞清楚。
知府要是放到如今的话,则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古代是政法不分家的),知府下面有同知、通判等属下,分管一府的督粮、军队、捕盗、水利等事务。
而且府也有直隶府(无此职位,方便认识而已),例如明朝国都北京、留都南京的管理者,则成为顺天府尹和应天府尹,为中央官员,地位和省级官员一样。
知州的话为县长,属下有同知、判官等,职务和知府之下的同知、通判一样,掌管一州的粮草、军队等实际事务。
知县到了现在就是乡长了,为最低一级的官员,自古以来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所以知县就是国家管理人民的直接负责人,康熙、雍正都十分看重知县这个职位。
知县以下属官有县丞、主簿,分管钱粮、户籍、征税、巡捕、河防等事。知县地位低,品级小,但却是帝国的奠基石,一个好的知县,对帝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经常听到知州、知府、知县这三种官名,它们的名字很相似都有一个"知"字,他们各自代表什么官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吧!
"知州"是"权知某军州事"的简称,负责暂时主管地方军民政的一个官职,"权"在古文中就是非正式职务的意思。"知州"这个官职在宋代被设立,是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权力而存在的官职。
宋太祖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唐末五代时期割据政权的局面,重文轻武,派遣朝廷的文官管理州务,就有了"知州"这个官职。
后来元朝沿用了宋朝的制度,"知州"仍以非正式职务的身份存在。一直到明朝、清朝,"知州"这个官职都存在,不过是以正式官职的身份存在。明清时期,"知州"又有了更明确的划分,有直隶州和散州两种不同的级别,前者比后者的待遇好,不过它们都官至五品。放在现在,"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知府"又有"太守"之称,是管理州郡行政方面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通知国家发布的政令、征收赋税、管理解决案件。"知府"这个官职在魏晋时期就被设立了,相当于将军。到了唐朝,也有与"知府"相似的官职,那时是管理国都或者皇帝登基前管理的州的官职。后来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地方政区:府、州、军、监。府的地方长官被叫做"知府",总领一个州的军事、政治事务。
再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府"是一级行政单位,管理府的事务的人就是"知府"。放在现在"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兼市长。
"知县"是"知县事"的简称。一说起"县",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郡县制,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实行了,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后,郡县制被推行到全国,此时管理县的长官还不叫"知县",而是"县令"。
唐朝时期,有的县没有长官,于是朝廷派遣其他官员兼任县令来管理全县的军事、政治事务,他们被叫做"知县",所以并不是正式的地方官员,而是代理县令。
后来宋朝、明朝、清朝都沿用了"知县"这个官职,明清时期,"知县"官至七品。放在现在"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兼县长。
"知县"在历史中有很多有名的人物,其中在戏曲创作颇有地位、明朝著名的戏曲作家、文学家汤显祖就担任过"知县",他学富五车,12岁所写的文章就令人赞叹,21岁就中举,但是为人刚正不阿、关心民生、不愿与人结党营私,因写文章讽刺皇帝,一直被贬官,甚至最终被罢官,罢官后在家潜心创作,著有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有"中国莎士比亚"之称。
标签: 区域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