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荡得越来越深,变大变粗

ysladmin 9 0

你知道的非常有情趣、童趣的古诗有哪些?

我向大家推荐一首唐朝诗人皇甫松的《采莲子》,描写了江南一个采莲的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读来饶有趣味。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 唐 ]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这首词写出了采莲蓬的小女孩活泼可爱、调皮嬉戏的情态。首句写荷花香飘满塘,菡萏本指荷花,这里应该是指荷花落后结的莲蓬,因为采莲应该采的是莲蓬。陂(bēi)指水塘,十顷陂的水塘应该不小,古代的一顷相当于现在的3.33公顷,也就是33333平方米。那么十顷应该是333330平方米,应该是很大的一个水塘了。这么大的水塘里芳香四溢,莲蓬挨挨,还有晚开的没有败落的荷花。采莲的小女孩平时深藏闺中,与世隔绝,今日驾驶着小舟进入荷塘,就像笼中放飞的鸟儿,林立的荷叶和莲蓬隔开了世俗对她的束缚,清清的水波,淡淡的清香更荡开了她的心扉,于是她尽情嬉戏贪玩,竟然迟迟才想起来应该去采莲。

下两句具体描写小女孩的天真可爱,嬉戏顽皮。夕阳西下,天近傍晚,小女孩丝毫没有回家的意思,就着夕阳的余晖,竟然干脆脱掉了鞋子,坐在船舷上,把两脚伸入水中,一上一下扑腾踢水,水花四溅,把船头都打湿了。惹得船家的鸭子在一边嘎嘎地跟着叫,女孩干脆脱下了自己的红裙子裹在鸭子身上,把鸭子抱在了怀中。

荡秋千荡得越来越深,变大变粗-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本词中的“举棹、年少”就是和声,均无实际意思,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唱号子时“嘿嗬”、“哟嗬”等。所以,这首词去掉和声,相当于一首七言绝句,加上和声,相当于一组歌词,展现的是采莲众少女一唱众和的情景。

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一扫五代以来的宫廷靡靡之音,向我们生动活泼地展示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贪玩的童心,犹如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

应邀简答:有情趣童趣的古诗有很多。因为中华民族自远古就非常热爱关爱儿童的成长。处处都是儿童的乐园。留下了四季溢香的儿童诗词。我只例举几首吧。

荡秋千荡得越来越深,变大变粗-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荡秋千荡得越来越深,变大变粗-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关于童趣的古诗,有很多很多。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我,因为有亲身体会的缘故,对下面的三首更加喜欢。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说的是一个蓬头乱发的小孩,侧坐岸边草丛中钓鱼,这是来人问路,他却怕惊扰到他要钓的鱼,只是摆摆手,不做应答。

小时候在就就有过类似的经历,但不是钓鱼,那时候是钓青蛙(当时没想青蛙是益虫的事),在田埂上钓禾苗田里的青蛙,路边来熟人(邻居),会问钓到多少青蛙了呀。这时心里会非常不愿意回答,心想这不是搞得我钓不到青蛙吗?常常当没听到,不做理会。

这诗写的非常的形象传神。我怀疑诗人就是那个问路的人,所以观察的如此仔细到位。

《池上》

【唐】 白居易

童年的散漫无忌,早已是午夜梦回的悠然长叹。

借一些生花妙笔,做一回缅怀吧!

若论童趣,大手笔的诗仙也是有的: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小小顽童的童稚未泯、憨态可掬跃然纸上。

再比如这首童年即景: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牧童骑在黄牛上,兴致悠然把歌唱。忽然想到抓知了,收声悄悄立树旁。

谢邀!

有情趣、童趣的古诗数不胜数,我列举几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宋代 ·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唐代 · 胡令能《小儿垂钓》

标签: 荡秋千荡得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