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好的挫折教育是怎样的?
挫折教育不是打骂教育,不是冷酷无情的教育,不是无端地打击的教育,不是进行人生攻击、挖苦、讽刺的教育,而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适当的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挫折教育不是打骂教育,不是冷酷无情的教育,不是无端地打击的教育,不是进行人生攻击、挖苦、讽刺的教育,而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适当的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我认为最好的挫折教育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灌输挫折思想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没有知识和经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平时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时束手无策和一蹶不振。
我们要教育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我们要多给孩子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张海迪的故事;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坚强支撑最后获救的人的故事等。
这些故事,对于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并且让孩子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抗各种挫折的能力。
2、适当地人为制造一些挫折
针对有些比较聪明,以及家庭条件优越、经历相对简单、处处一帆风顺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能够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
我以为的挫折教育,不是人为的给孩子创造一些挫折。而是当他面临挫折的时候,陪伴他,帮助他看到自己的力量。
我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前阵子,我带发烧的他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要抽血,他很害怕,对我说:“妈妈,我怕抽血”
我没有说教,要他勇敢。而是接过他的话,说:“哎呀,我也好怕呀!我看到血都要晕了。”
他笑我:“妈妈,你怎么这么胆小呀?”
我说:“是啊~你知道吗?我每次抽血都很紧张,都不敢看那个针。不过,我坐下来,深呼吸放松,然后扭头心里默念:还有什么可以更好的,一直念,感觉就没那么紧张了,后来抽血的时候,也就扎进去那一下有点疼,后面感觉就好多了。”
他听了我的话,就再也没说一句害怕,好像觉得他自己比我勇敢多了。
后来去抽血,他自己坐到位置上,不用我陪,还让我在等候区等他就好。自己请求医生说:“能不能轻点?”
医生答应他:好的。
然后,他就这么看着针戳进他的血管,吭都没吭一声,很顺利地完成了抽血。
抽血台下来,他自己按着棉花,向我走来,像极了英雄。我连夸他:“太牛了!比我勇敢多啦!”
在我看来,不给孩子过度的保护,让孩子看到、认识、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就是一种最好的挫折教育。
我的高中的校长,笑容和蔼,性格耿介。他的儿子和我是初中同学,在初中是学校的“名人”。因为,这哥们儿初三读了三年(当时初中是可以留级的),他那个在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当校长的爸爸都没有“拉”他一把。而在那所高中,是有教职工子女可以免试入读的优惠条件的。据说,校长爸爸只有一句话:考得上,你就来读,考不上,来了你也不舒服。终于,在第三次中考后,他考入了爸爸的高中。后面的剧情简直就像电视剧,这哥们儿上了高中如同开挂一般,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校长爸爸本身就是优秀的数学老师,这里面一定有爸爸的功劳,但经历过磨砺的少年的心性,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也是他难得的财富。后来,他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是的,当时的教育生态下,县城高中每隔三两年也是能跳出一两个清北的学生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其实大可不必人为地去制造挫折,生活本来就充满了挫折。家长的心态不要总是怕孩子吃亏,其实吃亏有吃亏的收获。该吃的亏不吃,后面可能还有大亏。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操练出一个强大的自我,不好吗?
标签: 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