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关于“文章和人品”该怎么写?
好的。这篇作文的题目改作“文品与人品”吧。
至于该“怎么写”,我认为可借助事例谈一谈“人品”和“文品”的关系,分析一下二者时而统一又时而矛盾这一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试着写一写吧。
西汉末年的辞赋家扬雄有一段有名的话:“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意思是说,语言反映作家内在的思想感情,文字反映作家的精神面貌——这大概就是“文如其人”这个论断的来源。
后来,又有人把“文品”与作者的“人品”直接相联系”。认为文章既然是一个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文品文风就必然能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性情人品。通俗一点说,就是诗文中流露出了高洁情感的,作者必定是志诚君子;文风低级趣味的,一定是龌龊小人。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作品中的所流露出的趣味和追求,也正是作者本人之情趣和爱好的间接体现。
有没有道理呢?
还真有。这方面正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孟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或指点江山,或笑傲江湖,或洁身自爱,或秉笔直书,或傲视王侯,或心系苍生:他们的诗文有浩然之气,这些诗人、作家的人品也为后人所肯定。
另外,像古龙小说中的主人公嗜酒,高傲,不拘小节,外冷内热……现实生活中,作家自己也几乎是这些浪子形象的翻版。王朔小说中的主角们玩世不恭、们口无遮拦,王朔也大体上可称得是老愤青。
然而,一双鞋子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脚。
我们也不难发现,“文品”与作者的“人品”相龃龉,甚至大相径庭、令人瞠目的现象也所在多多:读其文,令人高山仰止;察其人,则一地鸡毛,不免齿冷。
为什么有些古代文人的文章很好,人品却很渣?
说到古代文人中的渣男,不得不提理学大师朱熹老先生,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消灭人的欲望,而自己却强奸尼姑,因政见不合栽赃陷害同僚,同时导致营妓严蕊下狱,严蕊宁死不屈,后人指责朱熹连妓女都不如,真是表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
还有宋之问,唐诗的五律的开拓者,文章之华丽,才学之广博,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可是他因诗杀人、谄媚逢迎,还梦想登上武则天的龙床,真是令人作呕!
文章写的阳春白雪,背地里干的是鸡鸣狗盗,让人费解?其实我认为文人文章和他的人品没有多大关系,近现代胡兰成等一大批笔杆子不也是成了汉奸,他们写的文章是好,但是却是带着虚伪的躯壳,他们用华丽的语言一时的迷惑住了读者,但终究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谢邀
文人怪客,自古以来已是定论。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真正文人,必定有其独到之处,才会让人五体投地。
这也就是说,他们固然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想法,且也有一套独特的行事准则。
反过来再看,为何怪,因为别人的行事准则,想法与其相悖。
这样一来,别人自然也会对其的想法,行事准则不会全盘接受。
所以所谓人品问题,不过是行事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但若是一个人行事都得到大家的认可,其思想核心也就泛泛了,
如此之人,又何以成为真正独书一家的文豪呢?
标签: 文章与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