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悲秋和哀物,你有什么见解?
自古逢秋悲寂寥!很多人会悲秋,秋天万物凋零,秋风萧瑟,本身是会给人造成有一种哀愁萧瑟悲凉的感觉,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悲秋与哀物都在于一个人的心态。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
有一位老婆婆,我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雪糕。每天,如果天气是晴天,老婆婆非常哀愁痛苦担忧,就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如果是阴雨天,老婆婆同样非常苦恼,因为怕小女儿的雪糕卖不出去。就这样,老婆婆一直生活在哀愁之中,每天都不开心。有一天,一个人告诉老婆婆,雨天要想大女儿雨伞一定卖的不错,晴天要想小女儿的雪糕卖的好,这样就好了。果然,老婆婆虽然年纪大但是调整了心态,每天都开开心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然事物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怎样看、从哪个角度看,是一个人心态的问题。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情,要积极努力调整心态,才会开开心心每一天!
我想说,秋已到,不必哀!
对于悲秋和物哀。有两个层面的回答。
第一,从本质上来说,人的本性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到了深秋,草木凋零,候鸟飞离,繁花已稀。收获过的农田,空空荡荡。气温也是从温暖适宜的温度,变为早晚都可能要冷得缩手缩脚的温度。整个状态给人的感觉就是失去的状态。人会不由自主的感到失落,产生悲伤的情绪。物哀也是同理,一个东西用旧了,用残了破了,或者怕失去它。也会产生悲哀的情绪。
第二,从现象上来说。深秋以前,草木繁茂,气候温暖,物产丰富,给人的体验是美好的。到了深秋,一片衰败的景象,气候也开始变得寒冷。一阵大风,能给你刮起满天的落叶。此时给人的体验,肯定是不太美好的。而且这种不好的体验还将加剧,也就是说还有更加不好的预期。从个人体验上来说,因为有不好的体验,当然会感觉到不舒服,从而产生悲伤感。
悲秋和哀物,在古代文人的诗赋词曲中,并不鲜见。这些前辈大师们目中所击,无论芦花、秋月,无论鸿雁、渔翁,无论丝弦、老道,都毫无例外的,成了触发其胸中块垒的悲愁对象,从而在他们的辞赋中,不无掩饰地流传下来。
这些悲秋辞赋,比较早期的如楚国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慓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靓杪秋之遥夜兮,心缭悷而有哀。” 你看,寥寥几句中“悲”字蹦出两次,“哀”字也流出一次。至于“萧瑟”、“变衰”、“摇落”写秋景衰败的词,和写人身心不适的词语,比比相连,使人如临其境,不寒而慄!
唐 杜甫 《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始登台。”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自己官宦生涯失意,穷困潦倒。如果说杜甫的悲秋,背景是家国苍生,一般今人还是能够理解的。
而宋 代白玉蟾一首《悲秋赋》,则将这种悲秋情绪,发挥到了极致,是悲秋巅峰的代表作。早期文人的悲秋情节,如美学传染病一样,影响了中国古代一代代文人。难怪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文人大师们星火相传,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奉行“学而优则士”,就是读书做官。但理想与实际的巨大反差,又常常使如诗人般的文人们到处碰壁。于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们,不免要借他物发泄,以求自慰。
秋天,对常人是收获的季节,喜悦无比,但在他们心中却是冬寒将近的萧条季节。看到那萧瑟的西风,凋零的落叶,顿生岁月不饶人的悲哀。睹物伤情,实则也为自己一事无成而慨叹。难怪刘禹锡说了,“自古逄秋悲寂寥”。由此,你就不难理解古代文人产生悲秋情绪的根由了吧?
中国古代教育的局限太大,科举制度束缚了士人的思维。不得意文人自命清高,悲秋寂寥,不难理解。毛主席在解放后提出,教育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推行大众平民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从此,从根本上杜绝了产生悲秋文人的土壤环境。
我们理解了产生悲秋现象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决不能因此而轻视古代文人的诗词曲赋。相反,悲剧产生文学,产生诗人,产生戏剧家、文学家。悲秋和哀物,同样产生了不少大诗赋家,这种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倒真令后人玩味无穷,认真研究呢!
请问,这种观点,你能同意吗!
文/杨 生(2020.5.19.)
自古逢愁悲寂寥,我言秋曰胜春潮。冲天一鹤冲天起,便引诗情到碧宵。唐人刘禹锡的这首《秋词》,新颖别致,独处一格。
秋季是天地万物有鼎盛繁荣,走向的没落衰败的季节,西风乍起,气温寒凉,肃杀霜降,草萎叶黄,雁阵凄天,秋景寂寥,及易勾起人的离怀愁绪,失落哀伤,历代文人诗作,见之颇多。
可在我的心中,我一直认为秋景秋色,壮丽独具,红黄满山川,独有韵致。繁华落尽见真淳,经过春天繁华浪漫,夏的热烈繁荣,万物蓄实,步入了收获的季节,壮丽踏实,风光绚美,果核落山,秋实归仓,完成了一年一变又一次生命轮回,秋收冬藏,等待着新的生命再一次滋生勃发。
人是喜欢繁华的有灵性的主观动物,可花的艳丽美好,也一如人的生命,终将衰败失去,也如万物开花的本意,实在繁洐结实,孕育新的生命。
以此而看,巧喻生命,比至人生,花开花落,物换景移,悲秋哀物,实属杞人忧天,也少应有必要!
谢谢邀请。
我很高兴,今日头条邀请我回答有深度,有内涵的问题,希望悟空问答官方平台推荐些难度和思想深度大一些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是对个人学识和远见等方面的考验。我还年青,正需要磨砺,才能逐渐地成长。
自然万物本身就有它的自然法则,荣辱盛衰,就同人生的生老病死一样,在昼夜交替,四季变换,并不能以人的意志所能改变。
不管是悲秋也好,还是哀物也罢,这本身就是个人对自然的万物一种情绪上的心态流露和个人主观世界对自然事物在感知的过程中一些独特的思想升华的见解。
在古今一些作品里,总是能见到悲秋和哀物的景色和佳句,它总是能把定位的画卷,在读者的脑海里重现,展示出它的美感,引发了心灵的共鸣。
这正是艺术的精髓和它的魅力所在。
……
可以分享一下你大概多久看一本书,是如何做笔记的?
读书是工作之余的一项爱好,也是补充知识营养的最佳食粮。按照书籍不同分类,一般三至五天读一本书。在读书的时候,一是随时把书的精彩片段、句子、好词划出来,根据书的内容、情节,其次总结一下作者写书的背景、出发点、写作方法及作者写书目的,最后写自己读书感想和启示。
万水千山总是情,关注一波行不行!
先分享一下个人读书的原则。王尔德曾经提出过“为艺术而艺术”的读书挂念。但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被一群人所否定,主要就是以沈雁冰为主的为人生学派。文学研究会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生。个人比较倾向文学研究会的主张。所以,个人经常读书,而且非常喜欢做笔记。
读书笔记对于读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本书的结构,了解书本要介绍的知识体系和架构。也就是把书读薄。
第二,读书笔记能够帮助我们扩展知识。比如,在书中读到一个我们并不了解的知识点,或者属于跨领域的知识,我们就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在读书笔记上丰富知识。此谓之将书本读厚。
对于读书笔记的形式我也有自己的做法。一般来说,我的读书笔记分为两部分。
一是在读书的时候即时做得记录。
二是在读书之后,重新整理了一些读书的相关笔记以及观后感。对于观后感,通常为了方便会直接记录在网络上。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的一句诗,常用来比喻饱读诗书对人的影响。喜欢读书的人,即便是穿着普通的衣服,依然遮掩不住他身上散发出的独特气质。
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读书的原因,就像时下特别流行的那句话一样——你如今的气质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读书不仅丰盈人的精神世界、知识涵养,更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和气场。
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书;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确实是每天都应该坚持去做的事情,或者说,读书其实是根植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一天不读书总感觉好像少了什么,所以读书是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不管读多读少,都会坚持阅读这件事。
平时阅读以纸书为主,电子书为辅,一方面是考虑到纸书厚重,携带不方便,电子书便于携带、不占据空间,比较方便阅读,另一方面电子书看多了,眼睛感觉会不舒服,所以有些比较晦涩、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籍,会倾向于选择纸书。
如果是语言风格轻松明快的畅销小说、生活类书籍、技能类,我会选择阅读电子书,一般都能很快读完,如果是一些艰深的大部头作品,我更倾向于选择纸书,比如《红楼梦》、《百年孤独》、《源氏物语》、《尤利西斯》等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既然读书,就要做笔记,甭管是写一句话,还是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是画一份思维导图,都是一种对书籍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的再输出方式。
如果只是读完就过去了,那么就感觉和没读一样,并没有从阅读中收获什么,说是浪费时间也不为过。
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这件事是没有终点的,不是说出了学校就可以不学习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各项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想要不被时代抛弃,不和社会脱节,那么唯有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读书就是学习各种知识一个很好的途径,读书是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一件事,应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读书已经不局限于读纸质书了,现在有很多软件,比如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等等都是很好的平台,可以利用自己的业务时间,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进行读书学习。我平时都用喜马拉雅和樊登读书会读书,乃至我们整个公司的同事都在使用这些软件读书学习。
读书需要做笔记
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喜欢,以前上学时老师就要求我们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上课做笔记,下课好复习。相信极少有人能够做到过目不忘,看过的东西都没记住。对于做笔记这件事,我在读书时会把自己觉得讲的很有道理的话或者备受感触的句子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者电脑上的文档中,时常翻着看看体会一下。或者直接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去写笔记。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点评。
标签: 源氏物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