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一座怎样的建筑?它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一群沙雕!对于挖过你家祖坟的人,你还是去同情吗?心里一点恨都没有吗?现代版的鲁迅的《药》!试问他们站在我们熊熊燃烧的圆明园前怎么没觉得自己可耻呢!!!忽悠谁啊!!!烧的好!报应来了!!!!舔狗!请你滚出中国!!!
这两天关于巴黎圣母院的新闻很火,因为巴黎圣母院被烧了,有人痛心,有人窍笑,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确实是建筑史和文化史的一大损失。
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在文学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法国的城市文明上来说,巴黎圣母院所在的西岱岛是巴黎的原点和起点,而巴黎是城市史、文化史、艺术史绕不开的一个城市!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象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建筑,起源于法国的国王路易七世想要建设一座标志性建筑,来突出巴黎作为法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圣母院作为巴黎最核心岛屿上的主要教堂,成为了首选。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路易七世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喜欢搞事,跟圣神罗马帝国的皇帝一起,搞了一场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当时王后埃莉诺还劝他不要东征,路易七世听不进去结果败兴而归,失败后路易七世把气撒在王后身上,说咱们这么多年了你怎么生不出一个孩子,离婚吧!离婚后,王后埃莉诺嫁给了安茹伯爵,过了两年后,安茹伯爵居然成了英国国王,就是亨利二世,埃莉诺又成了王后,而且嫁给安茹伯爵后,五年生了四个孩子。把路易七世气的啊,就向亨利二世宣战,打了两次都没打过人家。
不如意的路易七世在1160年的时候娶了第三任妻子,然后把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喊来,要求主教建造一座可媲美圣坦尼大教堂的教堂,至于建造圣母院真正的目的不得而知。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到了1345年整座教堂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巴黎圣母院建成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成为法国重要典礼举办的教堂,只有一些其他的与皇室相关的庆典放在巴黎圣母院,而皇室最重要的加冕礼放在兰斯大教堂,国王葬礼放在圣丹尼斯大教堂。
路易十四
直到1637年,巴黎圣母院因为王室子嗣的问题,一跃成为法国最重要的教堂。1637年,路易十三与安妮王后已经结婚22年了,但是还没有子嗣,没有子嗣对于王室来说是一个灾难,再没有子嗣波旁王朝该怎么办?路易十三急的不得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叫菲亚克雷的修道士,跟国王说圣母给他托梦了,圣母跟他说将降神迹于国王夫妇,条件就是王后要向巴黎圣母院敬献祈祷诗,王后当时就同意了,于是就命菲亚克雷负责祈祷事宜,隔年2月份,王后还真的怀孕了。
路易十三这个高兴劲就甭提了 ,这下圣母显灵,应该要表示一下,于是就发布了《誓愿诏书》,决定将法兰西奉献给圣母,1638年9月,王后诞下一名男婴,这男婴就是大名鼎鼎的路易十四。自此以后,每年的圣母升天节,巴黎大主教都会在圣母院举行盛大的弥撒,皇室越来越多的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巴黎圣母院成了法国最重要的教堂。
拿破仑加冕仪式
此后巴黎圣母院与法国国家紧密捆绑在一起,不仅仅只是一个宗教标志。在教堂里举行过拿破仑的加冕仪式,第一世界大战霞飞、福煦两位元帅的国家葬礼,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解放庆典,还有戴高乐和密特朗两位总统的追思弥撒!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哥特和巴洛克一样,诞生之时并没有名字,最早使用这个名称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乔奇奥·瓦萨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哥特是一个蛮族的代名词,很难被自居正统的意大利人看上。
如果他们是真正的尊重历史和文化的话,就不会烧毁圆明园了,也不会炸了那么多的上千年的阿富汗,伊拉克的历史古迹了。事实是他们只在乎自家的历史文化。对别人的只有或掠夺,或毁坏。
可笑的是我们的一些所谓精英,自从为自己具有国际视野了,具有博大的国际文化情怀了。
暴露出来的是骨子里的虚伪与市侩。
不要把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太神话了,它更多的是法国的一个教堂,其次再是它的文化内涵;它的出名和雨果的杰作《巴黎圣母院》不无关联……;这个事情我们应该淡化了,还是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吧,有马克龙和他的国民操心就行了……
请问有几个人读过《巴黎圣母院》?
这就涉及到文化自信的问题了,没读过《巴黎圣母院》说明不了什么。这正如你问西方人:你看过四大名著吗?我不敢说他们都没看过,但我敢说九点九成没看过。
西方主流就是侵略与殖民,这是西方世界的基础,包括文化殖民。许多东方人不知道中庸的具体意思,但其许多行为以及文学作品就无意识的体现了中庸之道。所以说,在不同的文化国度,文学作品在世界流行普及的程度并不代表文学作品的优劣性。
我一直觉得,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文学造诣一定是世界金字塔的最尖端,这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的自吹。外国作品哪怕是再优秀,词藻再华丽,画面带入感再强。但总是少了些什么,那就是意境。这便是汉字的魅力。我儿时是偏好国外的书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中发现我现在的书单里竟都是国人写的书,不是国外的文学不好,而是觉得读起来实在是感觉少了什么东西,意境这种东西正如拂过脸庞的风一样,风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不知道,我无法形容,但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是这种感觉。
哎..不说了,有点晕火车,先到这吧~
我高中时读过,圣母院,茶化女,雾都孤儿,等几部国外作品,我记得阿莫西多,拉爱梅斯哈尔达,这两个名字,影视作品没看过,二十几年了,印象深刻的两个名字,对那种社会,对那种描写气氛有很深的触动。我对那个教堂的认知也完全来自这本书,来自雨果对命运二个字的诠释。前几个月看了雷探长的旅行视频里的圣母院,有一种深深的向往啊,好想去看看,虽然我这辈子没有这个能力了,前几天看了人民日报上写的文章,“你不知道巴黎圣母院的美” ,依然让我有泪光闪现,谈不上悲痛,但惋惜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有人在光明中寻找黑暗,以爱国的名义,有人在黑暗里寻找光明,以爱美的名义。人与人始终是不同的。
标签: 巴黎圣母院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