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政策中小学老师评职称,论文不再作为硬性条件要求利弊如何?
中小学教师评审职称论文不作硬条件,利大于弊,以前在职称评审中必须要求有论文发表或者获得一定级别的奖,感觉是一种变相腐败,论文评奖有问题,论文的发表有问题,有的人出钱就可以有论文,反正渠道不是很光彩,所以说论文价值不是很大,为了职称滋生出一些不该有的行业。
当然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另当别论,但是职称评审要求的论文大部分都只是形式,没有多大价值,为了职称出钱给一些刊物发表,有的甚至根据你的要求帮你写帮你发表,而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职称评审,有价值的论文应该是给稿费,而现在情况反了,论文的评奖一般背后会出版论文集,之前一般会有人联系你购买,根据你的购买情况帮你修改以及获奖情况,可以看出职称评审中的论文没有多大意义,只是让部分人获利而让教师们花冤枉钱。
所以取消教师评审职称论文作为硬性条件,是为教师们减轻负担,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论文的撰写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新政策的执行利大于弊。
评职称的论文花钱发表的占很大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长处,如此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唯论文!
本来就不应该要论文,应该是教案或教学笔记,一个一线教师有几个人有时间专门写论文的?写了发表的可能性有多少?大多数都是花钱买论文。还有奖励,有不少在一线兢兢业业上课的老师一年年弄不到,而不上课会打关系的悄悄弄到手了。现在大多数老师不提职称不心寒还能安安心心教学,提起职称感觉一切付出都是无意义的心里颇有微词。学校应该是一片净土,应该让老师安心教学,现在,职称打击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新的政策中小学老师评职称,论文不再作为硬性条件是好事。因为现实生活中真正研究型的老师特别少,再加上老师工作繁忙而琐碎,真的很难静下心来去搞学术研究。
我知道有一位男老师,他就是一位研究型的老师。他的许多文章发表在一些专业刊物上,不是他拿钱发的,而是正规有稿费的。
我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会成为研究型老师。第一他不用操持家里的事,他家夫人包了,他只要上班就行了,下班的时间都是他个人支配的;第二他以前在农村,生活单调,读书学习也是一种解闷的方式;第三他真的喜欢写文章,研究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想办法去解决;第四他的这份爱好也是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
但是工作中,大多数老师是任务型的老师,就是把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很多老师为什么不去写论文?第一是时间真的不多;第二真的不感兴趣;第三,有的老师也不会写。为了评职称,很多老师都是花钱发表论文,而且有些论文一点价值都没有。有时为了发表论文,还到处托关系,真的很心累。所以取消论文作为硬性条件,还是挺让老师拍手称快的。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时,对论文不做硬性规定,是符合我国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有利于防止抄袭剽窃学术不轨行为的发生。总之,利大于弊。当然,我支持教师在对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教训予以总结的基础上,并结合教育规律,撰写成论文,相互交流,以利于提高全体老师的教学水平。但,这种总结交流不仅仅可以用论文形式发表,还可以,在教研室或教研室之间的研讨会议上进行交流,这样更有效更实用。中小学教育规律与大学里的教学科研或科研院所里的科研工作特点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职称评定时过于强调论文的作用,并做出硬性规定,显然不符合中小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还有可能有,为提职而进行的抄袭剽窃学术不轨的现象发生,也有可能出现重论文轻教学的不良现象。这些都会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正常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写?
我觉得最好写的就是围绕案例来写论文。先确定自己想要写的方面。数学细分下来有很多很多可写的地方。但是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些,哪怕就是一个知识点引发的思考与研究。比如,我写过的一些,有关量感课堂的,就是以几个跟度量相关的不同年级的知识点相联系,找到共同点,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和培养孩子的能力方面基本都是一致的。或者浅谈概念教学,把某学段跟概念相关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写出这块教学内容的一些方法。甚至可以是某一册书中的内容,比如估测能力培养以某某教学内容为例。当然在做这些工作是到CNKI中国知网去搜索相关论文通读,可以借鉴部分小标题,当然也可以找写手。但是如果你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不会写论文也说不过去啊。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认为抛开写论文的目的不提,单纯的从论文的角度出发,论文应从实际教学中发现的真问题入手。比如如何通过情景教学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如何通过课堂训练学生的数学四能。
有了研究的方向,下一步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学生调研来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并分析问题,思考并制定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实践研究,梳理出案例。你的论文就可以借助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案例来进行整合,并形成结论。
标签: 小学班主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