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的别称有哪些?分别来源于什么?
在周代的文献里,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疆域。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和建立的国家。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而把北朝叫做“索虏”;北朝也自称中国,反过来把南朝骂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处于对立状态,所以他们都自称中国,且彼此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的说,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的中国范围,而且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如:汉朝的国号为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朝与外国签订卖国条约时签署的国名是大清。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从此“中国”一词便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而且,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当然,鉴于中国历史悠久,所以它还有很多别称。
上一份察哈尔、热河和绥远还存在时的地势图。
(一)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中《孟子荀卿列传》,而且其中提到过战国时的邹衍的言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是赤县,或叫做神州。
(二)华,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之意。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另一种说法是:周朝人喜欢红色的艳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我国古代华夏省略而来。
(三)诸华,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为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解上说,诸朱既中国也。”
(四)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国家叫中国。秦统一六国后,疆域中囊括了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既“中国”,华即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曾写道,“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从此点看出,此时的中国人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五)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大禹之子启建立的夏王朝。《史记》中《夏本纪》记载“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谢谢悟空邀请,我国疆域辽阔,从夏商周开始就在黄河地域生存,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做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自己,不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生活在黄河流域,首先要搞明白中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中国,其他怎么叫法就好说了,也容易明白,自己是中国人不知是怎么来的,有必要搞清楚,古代中国与中原是一个意思,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化和融合,凡属于中华文化范围内皆属于中国,首先要明白"中"是怎么来的,中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是指黄河,洛,是指洛阳,古人认为因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所以称为中国,洛阳有5000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年建都史,传说禹划九州,中国又称九州,河洛在古代又称豫州,洛阳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中心,历史上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汝河,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洛阳市总面积达15230平方公里,东西长179公里,南北宽168公里,横垮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相传禹治水后,禹划九州,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记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济州,薄州,后来九州就是指中国,禹封国号为夏,华原为国名,后人称华夏为中国,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皆是海,后人把中国叫海内,外国叫海外,《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中华一词,凡属中原王朝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中华",河洛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是我国经济,政冶,文化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历史上中国的别称很多。静笃大概整理了出以下几种。
华夏 诸夏
华夏也称"夏"、"诸夏"。最早是古代周王朝区别于四方部落的自称。周朝的时候,凡是遵循周礼的诸侯都被为诸夏。华与夏是同义反复,比如《左传》记载孙子的话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我们明显能看到,孔子是将“华”与”夏“看作同义词的。大约到了春秋的时候,我们的古籍上就开始将这两个字连用,合起来称”华夏“了。
中华
”中华“这个词我们今天最熟悉,我们的56个民族就合称为”中华民族“。”华“的这称呼的来源上一条我们已经了解了。“中”是指中原的黄河和洛水地区,是我们的民族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土地平坦肥美,水源充足,经济条件较好。我们的祖先认为生活在四方的中间,故称之为“中华”以来区别四方。后来随着各民族不断融合,中华文明向四方延伸,凡是属于中华文明范围畴的都被称之为“中华”。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相传是禹在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神州 赤县神州
以“赤县神州”称呼中国,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中原 中土 中州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中土与中州意思大致相同。《西游记》中说唐僧时就是来自”中土大唐“。
我大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各种别称是非常繁多的,此暂列以上几种。
1.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2、赤县,《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 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2、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4、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 5、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6、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7、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8、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9、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10、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 《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11、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三国志·魏书》:“下迄魏晋,赵秦二燕,地据中华。” 12、中华,最初,中华系指黄河中下游而言。其后各朝奖土渐广,凡所统辖者,皆称“中华”。中华,中国别称之一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得益于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别称有很多:神州、华夏、八州、九州、海内......
神州。“神州大地”应该是我们最常听的了,这里“神州”可不是指电脑品牌“神州电脑”哈,而是指代中国。
“神州”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为赤县神州。”
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是后来慢慢的分成了赤县和神州两个词,这两者中神州使用的频率最高。电视剧里也经常是写神州大地。
华夏。“夏”原本是国号夏朝的简称,“华”原来是国名。《史记.夏本纪》里提到:“禹封国号为夏。”,“华”字出自《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华夏二字现在也用得很广,华夏儿女常常用来指中国人。
八州。八州这个相对就比较少用到,但还是有的。八州出现在哪里呢?贾谊在他的《过秦论》里面就有写到:“序八州而朝同列”。讲到秦始皇一统六国,把整个中国给统一了。
九州。和前面的八州相比,看起来是多了一州,但实际上这两者的意义不一样。九州最早出现在《尚书》,相传大禹治水之后,人们把中国分成了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阳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也常用九州来指代中国。
海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时候的人们对地理比较不熟悉,以为中国外面都是大海,就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叫做“海内”。王勃在写送别诗的时候就用到了这个别称了。
你还知道什么别称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标签: 中国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