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常说“神仙难过二三月”,这句话怎么理解?
常言说二三月靠着墙。二三月正是地里的庄稼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聊已经吃完新粮,新菜都没有长出来。那时候的人们都没有储备粮,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饿出人命,神仙也难过这个关口。
在过去,农历二三月正值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可吃,日子难熬。就形容说“神仙难过二三月”,别说咱们这普通老百姓了!
过去,传统的农耕生产水平极端低下,地里的粮食产量极低。仅以皖北为例,不要说在万恶的旧社会,就是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生产队的小麦亩产量也才百八十斤左右,所以,一到分粮食的时候,三五口之家,如果没有全劳动力的话,人们是不需要用麻袋去装的,端个小簸箕就行了。
(过去常用的器具:红柳条编制的簸箕)
就这,端回家后还不舍得吃,要等到了年关,磨上一点细面,全家孬好能吃上一顿饺子。现在说来,有些人可能不信,但情况就是这样。
因为收成少,家家存粮都不够。为了能填饱肚子,大家都是想方设法找替代品, “瓜菜代”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北方产红薯,把红薯切成片、晒干后磨成面粉,就用这种面粉和成面,包上自家晒得干菜,蒸熟了,当做主粮吃。红薯面吃多了容易伤胃,并且放凉了会变硬,还要在和面时加上一点小苏打,这样面就会柔软一些,咬得动,还护胃。就是这样的菜团子有的家庭也至多吃到年后。这时小麦还青着呢!离能吃上新麦还要熬上三个多月。
有人说,野菜好吃,还有营养。
(苦菜)
是的,对于现在肚子里面不缺油水的人来说,偶尔吃上一顿确实很好吃。可那个时候,肚子里没有油水,在加上整日里就吃那个,谁受的了啊!
民间俗语正月二月二三月,作物青黄缺不接。
以前科技不发达,就靠四季自产自销,每年二三月,麦子还沒长成,稻子也没黄,连菜园的菜也无瓜果,因为气温低又倒春寒,青菜也长势慢,生活都不是很丰盛,所以说连神仙都沒办法。
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可享受四季果食,南北交通快捷,比贵妃还开心!
在我们农村,每年的二三月算得上是枯焦月份。也就是农村人最难熬的时侯,怎么说呢?因为在农村,二三月份也就是刚过完年不久,过年准备的年货吃得差不多了,在过年期间钱也花得差不多了。而在这时孩子要上学,需要学费,生活费,种地要准备,种子,农药,化肥等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对于吃的,自家菜园的菜也老了,刚种的还未开花结果,一日三餐不管多少都得要吃。啥都靠买,这个阶段市场上卖的都是反季节菜,相应的比应季蔬菜价格要高出不少。农村农民这时又是没收入只有支出的时候,所以作为一般的农民,如果平常没点算计,到这个时候就更难熬了。也应验农村老人常说神仙难过二三月这句老话。
这句话是农村里老人现在也爱说的,而且通常是对年轻的说,意在劝告年轻人要懂得珍惜粮食,不要挥霍浪费。那这句“神仙难过二三月”是什么意思呢?
在旧时代,那个时候都是地主与贫农之间的一种雇佣关系。贫农给地主家种地,然后获得粮食。可惜,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所以粮食的产量一直都不高。更别说在碰到灾荒年代,粮食的收成是更低的。再加上地主的剥削,贫农所能够剩下来的粮食几乎是少得可怜的。所以,在古代,农民都是非常苦的,经常都是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
每年收粮的时候还好一些,还有些粮食可吃。但是,农民本来剩粮不多,再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的粮食更少。特别是到了二三月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是最为难挨的时候。因为在二三月,这个时候刚经历寒冬,野外是没有什么野生果子可吃的,而作为人们的主粮的小麦更是还没有抽穗,而水稻则还没有播种。如果是种植水稻的,不需要留种来准备做春耕的种子。所以,在二三月份的时候,因为粮食稀缺,这个时候是最为难熬的时候。为了生存,农民不得不到野外寻找野草、野菜、树皮来吃。在碰到灾荒或者是战争年代的时候更惨,估计树皮这些东西都难寻得到。没有吃的,人被饿死的机率也很高,所以,人们也用“神仙难过二三月”来形容以前农民要熬过这个二三月是有多么的难。
到了现在,二三月显然不再像以前那样难熬。现在粮食充足,蔬菜供应等也都有了大棚技术,各种新鲜的蔬菜应有尽有。这都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不过这句话到了现在也有更多的延伸,比如延伸到了各个行业,比如有餐饮行业的,也有中介行业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句话放到现在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到了二三月份的时候也是不行业生意惨淡的时候。
标签: 你好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