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情感态度目标作为数学课程目标之一的合理性是怎样的?
不合理。
数学是在过程中是灵活的,而结果是死板的,人的情感态度永远只是内心挣扎后的结果而已,人都死板了,社会不会进步。再者在义务教育里面,数学占绝对地位,然而,进了社会,用到高中以上数学的地方少之又少(除非是科学家,有几个科学家呢?)
情感态度不能数学化。就好比说一个人情商高,就是情感态度善于变化,如果死板了,那就是情商低,这个社会,情商智商缺一不可。
【这个问题很具有专业性,情感态度目标是三维目标之一,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与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我认为数学课程目标里面有情感目标也是可以的,合理!原因有三个】
首先,无论是什么科目,学生都是作为有感情的人而存在的,不是机器,学生也有感情,也有对事物的态度,如果教师的课学生有兴趣,或者说学生对数学课的探究态度很浓厚,这就更有利于实现数学的课程目标了,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可见,情感态度也很重要。
其次,数学课程如何实现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培养呢?关键还在于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你如何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如果将设计的很有意思,学生也爱听讲,那么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态度都是积极的,也是热爱学习;如果你是死教书的,书上什么就是什么,就是固定的讲授,学生不喜欢,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得不到培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最后,是合理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学习只有有兴趣并且积极的投入,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老师上课要有教学目标,以前经常说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任何学科都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数学学科当然不例外。所以数学学科要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合理了,不但合理而且很有必要。
现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留学生许可馨事件其实就是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方面出了问题。没有爱国情怀,更别谈什么责任和义务了。
那数学学科的教学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呢?
比如数学的解题。一道题,你左思右想,各种方法,费劲心神,还要解决计算问题,当你终于把题目做出来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喜悦感。这其实就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敢于面对的勇气。
如果一个学生碰到一道难题,就叹气,就放弃,那生活中怎么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所以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其实无形中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敢于解决的勇气与决心。
比如数学的发展史。数学家追求真理的信念,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家为了一个公式,或者为了证明某个结论,会坚持研究好多年。这种探寻真理的信念,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到。
数学的发展史,还可以是很好的爱国主义素材。比如前一段讲到算法案例。就讲到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就讲到秦九韶算法。秦九韶算法到现在还是多项式计算里比较先进的算法。讲课过程我就告诉学生,在古代,我国的数学发展很多是先于西方国家的。我们有很好的科学传统。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民族自豪骄傲。
还有数字从整数到分数,到有理数,无理数,虚数。
图形从三角形到四边形,多边形。从平面到空间。
计算从简单的加减乘除,但微积分运算。
标签: 有理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