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老中师生,现如今过得怎么样?
很高兴有人会提及60后的中师生,他们大多出身寒门,虽然没有经历过高考,但他们却是每个乡镇的超级学霸。在他们年轻时,考生想要考上重点高中很难,考上中等师范学校更难,因为中师的录取分数线比全市最好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要高一些。一个乡镇当中,有一两个初中毕业生能考入中等师范学校,那绝对是人杰地灵之地。在那个时候,一个村子里要是谁能考上中等师范院校,村民们会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或敲锣打鼓,或送一份小小的贺礼,或请电影放映队来放一场电影…来共同铭记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那场面绝对不亚于现在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
他们以优异的成绩选择上中师,除了为了解决一张饭票,也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首批初中上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毕业,自此之后,每一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有的甚至到了偏远山村,一人一校,几十元的微薄工资,有时还不能按月发放。他们安贫乐教,每月拿着不高的工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书,育好人。
岁月匆匆,转眼已过二三十年。 岁月在脸上留痕,心已苍老许多。 曾经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大家都已年届不惑,有同学的孩子已结婚,多数人的孩子已上大学,上高中,大家的话题就是工作、工资,孩子、老人、家庭。
如今的60后中师生,他们洗尽铅华,迎接即将到来的光荣退休,他们的历史使命也即将画上句号。岁月,早已在他们的额角刻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曾经步伐矫健的他们已经步履蹒跚。即便如此,但是还在发挥他们的“余热”,一天不退休,就一天为乡村教育“守巢”。如今的他们大部分人还工作在中小学,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用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奋斗,来修炼自己的人生谈起当年在中师就读的时光。
时光荏苒,青春不再,那些学历不高、工资不高但素质不差的中师生,不仅是小家的“顶梁柱”,更是乡村教育的“脊梁骨”。文章最后,向一代辛勤耕耘在乡村教育热土上的中师生致敬!
老中师不是一代,湖南78年开始到83年通过高考进入的是一代,以后便是初中毕业进入的,两者学历相同但实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我是农民的儿子,所以那年高考取到师范满村子为我高兴,父母亲戚都说“做老师好,朝朝代代都会要老师”。直到走进师范,看到到处挂的横幅“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小学教师”之类,心里才难免凉凉的。
工作的第一站是一个大山岭的半山腰上,四个小学低年级班四个老师,除了自己另外三个都是当地的民师。学校离家十多公里,进校的路多是梯田的田坎,少量的青石板路。学校干打垒的几间土坯平房,四处进风,抬头看到星星点点的透光,下雨天就到处漏水。喝的水是山下稻田中一口泥井,春季雨下多了泥井水混浊反而喝口水都困难。此时,才深知“家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
实话说,我们初高中并没学到多少东西。小学初中以学农为主,多数时间参加生产劳动。读初中那会早晨会割百把斤青草还附带为生产队放牛,下午放学后要包下家里的柴草兼带做好晚饭。但我们同龄的人基数大,当时120来人的生产小队同我一年出生的有13人。记得我高考当年县里先进行高考预考,约40%的高中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参加高考的录取比例仅3一5%,湖南大中专招生总量不足现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量的一半,这样算来当年能上线录取也是很不错的一类了。
我不说自己多才多艺,但自己当年高考100分的数学得96分,风琴口琴像模像样,水彩风景人物素描都拿得出手,作诗弄散文刚毕业就在县刊多有采用被吸收为县文联会员。但我工作的前几年还有高中同班同学抓紧读复习班,我被人支配得从这个山岭到那个山坳。
好在老中师们运气也有好的一面。那时合格学历的教师少,普九时我有专科学历就进了初中,高中扩招时我从省教院进修数学本科回顺理成章进入县一中任教数学。在工作的十二个年头脱了“孩子王”的皮。
老中师们大抵非四十年教龄不得退休。经历过低薪的80年代,60多元工资吃过3元多一斤的议价米。也经历过欠薪的90年代,领了本次工资下次再遇发工资又会是哪年哪月了。身份由国家干部到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再到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还时不时有人喊要敲掉铁饭碗。
老中师现在都快退休了,朋友:你的父母可否康健?你的孩子可否有个发展的平台成家了否?你的职称是高级还是中级?身体安好?!我想这一切都要看得淡,时代造就我们身处底层,我们只有认命!
年华渐逝,人已老去!老中师生们都已人到中年,甚至年过半百,但大部分依然奋斗在教学一线上。
我也是老中师生的一员,98年毕业,40岁了,中教一级。 我们这些中师生被后来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们戏称为“土八路”,说说我们这些土八路的生活:
从2000年之后,中师生不分配工作,所以,所谓当年的中师生,指的就是2000之前毕业的。所以,大部分年纪都在40岁以上,也有小一点的,但也35以上了。
总之都已人到中年,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正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去年,中师同学聚会,放眼一看,大家都已经老了,不再是记忆中的少年模样,男同学有了大肚子,女同学也有了白发和皱纹,瞬间就觉得时间真残酷。
当年的中师生大部分是女生。当年,我们班50多个人,8个男同学,到毕业的时候,这8个男同学都已“名草有主”了。其他各班也差不多这样,所以,当时就有一说法,上中师的男同学别的好处没有,就是容易找媳妇儿。 学校里,也不乏同行夫妻。
其实,夫妻都是教师,有诸多好处,从大的方面,人生观价值观相同,从小的方面来说,作息时间,生活圈子一样,还能在业务上互相帮助。
其他女教师的另一半是当地的公务员或者是医生,虽然挣钱不多,大部分生活都挺幸福的。
孩子大部分已经长大了,上大学上高中了,或者上初中了。个别的已经结婚生子了。 老师家的孩子成绩大部分还不错,我两个同学儿子高中都是重点高中全免,学习不是一般好,是特别好,但是这个不绝对,也有差的。
不管成绩怎么样,所有孩子在人品上德行上都不错,比较懂事有礼貌,这也是我们欣慰的地方。老师家的孩子,不能说都成才,但一定“成人”。
在工作上,很多都已经是学校的领导,独挡一面。虽然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有那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在一线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村学校的校长几乎都是当年的中师生。
不能以第一学历判断老中师生的水平,他们都是当年最优秀的人,有的已经退休;有的现在也是业务骨干或重要领导。
我教书30年了,提起老中师生,我心里是由衷佩服,我个人认为“包分配”的都可以算作老中师生。
1977恢复高考,许多人考上中师,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个时候,许多老师毕业以后出来就是学校的顶梁柱,尤其是有些人教高中,培养出很多大学生;而且他们还通过培训、通过函授提高水平,提升学历。也有许多人成了公务员,担任重要职务,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那个时候,农村家庭能够有一个考上中师,是村上甚至是乡镇的大事情,往往是一个村或一个乡镇的状元!
那个时候,一流学生初中毕业考中师中专。只要考上中师中专,就可以包分配,就吃皇粮国税,就有了铁饭碗;二流学生读高中考大学。
现在看来,上世纪90年初期的许多中师、中专生,都是清华北大的料(我就是80年代末期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曾经教过一个班,一二名读中师,当了初中老师;第三名读高中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现在已经是大学教授!
因此,“老中师生”是委屈的一代,默默无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中有些人已经退休,享受天伦之乐。更有有些人仍然在各个行业是主力军:有大学老师、高中、初中、小学老师,也有公务员,学校领导等等。
总体来看,“老中师生”素质高,工作勤奋努力,在各行各业都非常优秀!不能用所谓的“第一学历”来判断“老中师生”的水平!
很愿意回答您的提问。看到这个问题,就有一种本能的冲动,此刻的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
一是从建国后到1966年“文革”初的老中师生。
那时按教育制度规定,都是初中毕业考中师(建国初期小学毕业可以考初师)。虽然这代人的年龄段和所处的环境条件有一定差别,但仍然可以统称为第一代中师生。
这部分人大半已不在世,健在的也因其年龄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似乎成为现代社会遗忘的角落。
二是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到1985年左右,考入中等师范学校的中师生。
这部分人处在拨乱反正、教育秩序恢复、正规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科技人才的关键时期。
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多数是高中毕业之后又考入中等师范学校的(特别是77级~80级学生),其中不乏原来就在职的民办教师,可称为第二代中师生。历史似乎跟这代人开了一个很现实、而且很无奈的玩笑:为了一个非农、公职、铁饭碗的教师“标准件”,不惜翻新重铸!笔者便是其中之一。
三是1985年(大约)之后到中等师范学校撤销前,初中毕业考入中等师范学校的中师生。
其中也包括那些在中等师范学校办学一度举步维艰的后期,根据特殊政策,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入学的中师生。暂且把他们称之为第三代中师生,也是最后一代中师生。
这是就第二、三代中师生面对第一、二代中师生而言的。
标签: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