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后感,乌托邦读后感2000字

ysladmin 7 0

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自***《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诗。在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新中国面临成立后更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借此诗抒发出对美好前景的向往和追求,鼓舞更多中国人团结一致,努力建设新中国


很喜欢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仙李白当年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所作。大意是老朋友孟浩然在烟花三月从黄鹤楼到扬州远遊,作者在黄鹤楼目送遊船远行,直至遊船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看不见了,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在恣意漫流。

乌托邦读后感,乌托邦读后感2000字-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读这首诗就很喜欢,通篇话语直白,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和意境之中。孟浩然是李白非常赞赏的诗人,曾赠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交情之深厚。全篇只有28字,故人、就突出了是老朋友、好兄弟;西辞黄鹤楼、他们是在此分别、送别;那他们在黄鹤楼的过往、相聚的日日夜夜,该留下多少次的欢歌笑语,多少次的秉烛长谈,多少次的把酒临风,欢乐开怀!而今好朋友要远行,在春花浪漫的三月远遊扬州,在千般珍重,万般祝福之后,作者只能默默的目送他的遊船远去。通篇没有一字感触伤怀,心中何尝不是万般不舍和惦念!李白用他的方式送别老朋友,就是目送遊船至不见,而诗人对分别的感伤,对友情的珍惜,对友人远行的不舍,读来感人至深!

初读“烟花三月下扬州”,觉得真有意境,对扬州逐渐心驰神往,多次想到扬州一遊,可惜至今未能成行,但决心已定,扬州我会去的。

什么诗仙,诗圣,或是某位伟人的诗句,要么豪迈奔放,要么忧国忧民,或许大家都喜欢,但却不是自己写的,欣赏而已。[大笑][大笑]

乌托邦读后感,乌托邦读后感2000字-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人比较喜欢自己写的一首藏头诗“日月同辉”。

情景七绝一首[祈祷][玫瑰][祈祷]

[撒花]《日月同辉》[撒花]

乌托邦读后感,乌托邦读后感2000字-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日出东方泽九洲,月明华夏万民酬。

同心共铸金秋业,辉映中天誉满楼。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一九年国庆阅兵时,面对天安门前的壮观景象,有感于祖国的强大,有感于祖国的繁荣昌盛,笔者心潮澎湃,于是乎提笔写下这首日月同辉!

释义:红日出于东方而恩泽九洲大地,明媚的月光下华夏万民仰天地同酬,十四亿中华儿女同心协力共同铸就祖国的金秋大业,辉煌映照天宇,全世界人民的赞誉嵌满了天安门城楼。[撒花][玫瑰][撒花][玫瑰][撒花]


喜欢的诗句很多,若论最喜欢的还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出了自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只所以最喜欢这句诗,是因为它表现了体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一方面在叙述目前、现在的“我”尚在困境、人生的低谷。另一方面在表明,“我”一定会克服、战胜一切坎坷、曲折和困难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则直接阐明:到那时,“我”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抵达理想的彼岸。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王瀚《凉州词》中的名句,表现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豪迈,开朗,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读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壮心不已!虽然初读这首《凉州词》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但如今再次读起,依然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是当中一员,为守卫国土保家为民心甘情愿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一切!

文学能拯救灵魂么?能说明理由,不能也请辩论?

文学能拯救灵魂。因为文学是一种精神或灵魂上的享受,而且,文学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这也是文学能拯救灵魂的说法。好比鲁迅弃医从文,他见学医只能救人的躯体,但却不能救人的灵魂。为此,他弃医从文,决定用文学去拯救人们的灵魂。也就是说,他通过文学去改造国民的劣根性。

文学能拯救灵魂。在国外的***,很多都是作家通过文学去拯救人们的灵魂,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易仆生的《玩偶之家》等;这些文学作品,很多都运用人道主义的说法去创作,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救赎。总之,人们看了那些文学作品后,都有感而发,或对作出对人性或人生的思考。

文学能拯救灵魂,在世界文学史上,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能拯救人们的灵魂。像加缪的《局外人》、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综上所述,文学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可以拯救灵魂的。

不能。

题主说的灵魂,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算是拯救?

拯救,应该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的品行和思想由坏变好、由低向上升华的过程。

所谓的灵魂,应该就是思想吧。

问题来了,怎么样评价一个灵魂是好是坏?

人心隔肚皮,怎样才算拯救了呢?

这就需要设立标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以前讲三纲五常,严格按照三纲五常执行的人,便是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是好的。但是现在来看,这完全就是有违人伦,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在信奉地心说的时代,宣扬日心说的就是大逆不道,但是日心说其实也是不正确的,现在认为的“正确”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是比较官方的解释。

医学拯救肉体,文学拯救灵魂。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拯救当时千千万万的华老栓,千千万万的阿Q,千千万万的祥林嫂…也许拯救灵魂本该是宗教的事,但当“天使”与“魔鬼”同在,“天使”与“魔鬼”在转换时,宗教也无奈。而文学是“人学”,文学不担此任谁担此任?鲁迅正是看到这点,才弃医从文吧。

文学是否可以拯救灵魂,这不光要看“文学”这个“主体”的作用和效果如何?还要看不同环境下“受众”这个“客体”的认知观念和接受程度。也就是文学是否可以拯救灵魂受环境氛围的和认知态度的影响。

一、环境氛围

文学只是文化(包罗万象,体现在各个方面,可详见拙作有关阐述)范畴的一个极小方面,其影响力受不同时期的制度机制、文化氛围(即社会环境)等制约。理想状况下,文学也凝聚着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等,应该可以以其强大的穿透力拯救灵魂,但环境氛围的影响,就在现实中不一定可以做到。如屈原在楚国当时要合纵的制度方针下,文学水平再高,也起不到作用,辛弃疾在南宋投降议和的氛围下,“美芹十论”洋洋洒洒也不管用,曹雪芹《红楼梦》经典非凡,也难唤醒大清闭关锁国,鲁迅在乱世中高声呐喊,也只能哀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相反,比较开明的春秋、刘秀、***前期、宋仁宗以及朱佑樘等环境下,才可以诞生很多被认同的思想、文学,并改变人的认知而且被接受,让许多良好文化传统以及文学作品流传。因此,在不同环境下,文学是否可以拯救灵魂要看制度氛围。

二、认知态度

“诗向会者言”。人的认知、态度、素质因种种不同因素千差万别,若没有统一的社会文化思想导向和社会价值观引领,那么,仅靠文学拯救灵魂就比较困难,相反,人的认知程度和素质都很高时,则对于文学引领的认同接受度就高。如,在很多战乱年代,像晚清,老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再有很多文学大家,恐怕也难拯救其灵魂。

当然,无论如何,文学对灵魂的感染影响作用还是很大的,抗战时期许多激扬奋进的文学作品唤醒很多民众,激励仁人志士保家卫国、上阵杀敌——细品之下,也是人的认知在提升。

因此,文学对人的思想影响力是很大的,但要改变灵魂,还得要建立在环境氛围和受众者的认知态度之上,才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 乌托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