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师说教案一等奖

ysladmin 11 0

学生在放学后,有问题问老师,老师是否有义务回答?

作为老师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学生提出问题都要认真负责的回答,才是好老师。老师不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如果学生课堂上没有听懂,下来找老师请教,老师一定会认真回答的,因为老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在当老师时就经常教导学生,没有听懂的下课后一定要来问老师。非常喜欢有问题就问老师的学生,无论什么时间问都非常乐意以予讲解;同时也非常不喜欢不懂装懂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容易了解他是真懂还是假懂;一般来说不懂就问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要好一些,而不懂装懂的学生成绩肯定差一些;

作为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而言,绝对是毫无保留的想把自己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他。对自己的学生都要保留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也不配当老师。

师说教案,师说教案一等奖-第1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学生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只要学习上有疑问,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要养成勤问勤学的习惯才是好学生。

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大部分学生却是不懂装懂。现在的学生,课堂上没有听懂主动去问老师的很少,这其实也是老师最为光火的地方。

有人认为老师在课堂以外可以不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完全是对老师这个职业不了解。自己的学生成绩好了,老师也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在学校也说的起话。最重要的还是要坚守作为老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师说教案,师说教案一等奖-第2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生在放学后,有问题问老师,老师是否有义务回答?

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及其它方面如果遇到了困难,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解决,老师应该尽全力帮助同学们去解决。特别是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各种行为习惯问题,都应该去帮助孩子解决。这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师说》中讲得非常明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他们在思想上,行为习惯上出现偏差时,老师就应该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克服改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始终都能向着一个正确方向发展。以前我班上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叫小明,因缺少父亲的严格管教,非常任性,他不愿意做的事,任你怎么说他都不会理你的。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空中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他妈妈喊他帮助把晒在外面的稻谷收回来,小明他连理都不理的只顾自己在看电视。由于人手不够,稻谷被淋湿了。后来我知道了这件事后,多次找小明谈心,告诉他你已经是六年级的孩子了,又是一位小男子汉,你没有父亲,在家里你就是顶梁柱,应该积极的帮助你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妈妈的付担才行。多次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教育,这个孩子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在家里起到了一个男子汉的作用了。他妈妈非常的高兴。

师说教案,师说教案一等奖-第3张图片-星梦范文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应该积极的帮助孩子去解决。特别是一些学习后进的孩子,除鼓励他认真学习外,平时也应该利用空余时间给他开开小灶,帮助他们把没学好,没记牢的知识补起来,记记牢。

所以,同学们在生活上,学习上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找老师帮助解决。这是老师们应该尽的责任。


学生放学后,有问题问老师,老师是否有义务回答?这不但是有义务回答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责任的问题,还是人事间的情感问题。学生对老师的发问,这没有时间段,随问随答是教师应尽的义务,没有必要都是钱,凡事就说钱,那就人情淡了。学生对老师的发问,老师回答问题也是社会的责任,要有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社会不会进步,要为学生作榜样,推动社会的正能量发展。学生对老师的发问,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出了师生的情感。勤学好问是老师求之不得的,说明师生情感浓厚。学生有问,老师必答,也说明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作为老师应该尽义务、尽责任,不能事事都是钱,市场经济也有弊病,还是育人为先。

学生放学后问题,老师是否有义务解答。我认为没有义务但老师大都会解答。已放学,老师也下班了,规定的覆行职责的时间结束了。下班后的时间无疑属于老师自己的,哪有义务必须解答学生的提问。但据我对老师的了解,他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耐心的解答。因为老师大都希望并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学生成绩好也是老师的目标。你得到了老师的辅导得感谢感恩哦。

下学,下课期间,属于老师的私人空间,老师也是趁这个时候做点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当然不喜欢任何人打搅,如果特殊情况下,学生为了学习或者有道题的疑惑,请教老师一下,我想老师都会告诉学生的,前提是假如是礼拜天,老师在家里,如果学生不分时间地点,或者半夜三更,而盲目去咨询,影响老师的社交以及其他,这个时候我认为老师是可以拒绝回答问题了,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会出现的,老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孔子是否对学生“留了一手”?对今天做教师有何借鉴意义?

首先可以肯定,孔子对学生是毫无保留的。

第一:从他自身来看

《论语 述而篇第七》第二十四章: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丝毫隐瞒。我与你们相处的一言一行之中,就是我孔丘的学问啊。”

孔子教育学生是真正的言传身教,当然孔子随时随地都在学习,也随时随地在进行教学。不可否认孔子的学问广博而浩瀚,他虽然在农事的造诣上不如农夫,在渔猎的技术上不如渔民和猎手,但是凭借孔子“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教导自己的学生入门也是没问题的,前提是学生们愿意学。因为孔子是启发式的教育自己的学生,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论语 述而篇第七》第八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问伯鱼:“你有受到老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说不好话。’我就回去学《诗经》。”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礼记》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记》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就回去学《礼记》。我只了解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学《诗》的意义,知道了学《礼》的意义,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孔子对自己的儿子的教导与弟子们相同,也可以看出心胸坦荡、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后世师者树立了榜样。

《论语子张篇第十九》第二十四章: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不可诋毁的。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是日月,是无法逾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伤害呢?只显出他不自量力罢了。”

一位老师的优劣从他的学生口中也可以领略一二。

标签: 师说教案